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85079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变学习方式 成为学习主人我喜欢昆虫教学案例武昌区棋盘街小学 李娟一、背景分析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鄂教版第五册我喜欢昆虫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改变以往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自主的学习需要。二、案例描述片段一:师:从哪些具体的语句让我们感受到安妮对昆虫的喜欢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的27自然段。首先来学习第二自然段。1、 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PPT:自学提示(一):指名生1读自学提示(1) 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

2、段,找出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的词句。请用铅笔划上“”。(2) 自学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2、 全班汇报交流:生1: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师:还有哪些同学找到这个句子?来,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2:我发现了一个顿号,一个逗号。师:你发现了标点的变化,接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生3:我发现了大的小的是反义词师:真不错,你还发现了反义词这个规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大的、小的,一个顿号,一个逗号,这是有关大小的一类,长的、短的,又一个顿号,一个逗号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多呀!谁能读出顿号、逗号

3、的区别?生4读句子师:来,请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读的?(范读)来请你再来试一试!生4再读句子 3、师:安妮喜欢的昆虫只有这些种类吗?(不是)你是从哪发现的?()师:展开你们的想象说一说省略的内容。除了大的、小的,还会有什么样的?生1:有毒的、没毒的,师:你们简直太厉害了!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种类!看来,安妮喜欢的昆虫真的很多呢!谁能把省略号读出来?生5读句子师:来,请听听老师怎么读的?师范读此句(读完)还是请你读一读!生5再读此句子。 4、师:你们还从哪体会到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生1:从“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师边说边点击(PPT只要都)师: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安妮对昆虫的喜爱?生2读句子师:还有谁

4、想读这句话?生3读句子师: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5、师:你们知道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生:围绕“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这句话来写的。师: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生纷纷举起小手)好!一起说!生齐说: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师:这段话就是围绕“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这句话来写的。通常我们把放在自然段开头的这个句子叫做总起句,放在自然段结尾的这个句子叫做总结句。这一段开头既有总起句,结尾又有总结句,像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我们把它称为:总-分-总的结构。师:来,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结构!6、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你能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兴趣

5、爱好写一写吗?生交流:生1:我真的是喜欢运动。不管是跑步、跳绳、打球、游泳只要是运动,我都喜欢。7、总结学法:回顾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这一段?(读、找、说、读)片段二:1、师:现在就用刚才的方法,自学课文的37自然段。PPT:自学提示(二):(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么做的?找到相关句子用铅笔划上“”。(2)自学完后和小伙伴们自由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2、师:刚才,同学们都在那读着、找着,划着,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吧!(1)生交流第三自然段生1:安妮是这样做的:“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像蚱蜢的外皮,知了的

6、硬壳。”师:她还喜欢收集昆虫蜕下来的皮,连这都收集。看来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呢!谁来来读一读!生2读句子(将“蚱蜢”读的较重)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2:因为安妮收集“蚱蜢”的皮,所以她很喜欢昆虫。师:你体会的很好!我听出来了安妮是多么的喜欢昆虫!这个自然段还有谁来补充?生3:安妮是这样做的:安妮喜欢收集昆虫,当然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师:哎呀!她收集的昆虫都是“死了的”?(师故意夸张语气)谁能读好这个句子?生4读句子(生将“死了的”读得较重)师:你为什把“死了的”读的这样重啊?生4:我从这里感受到安妮很不忍心伤害昆虫。师接:是啊!可见,她是多么的喜欢昆虫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个自然

7、段!(齐读)(2)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什么呢?交流第四自然段:生1:她是这样做的:安妮非常爱护昆虫,她常常给蚂蚁让路。就连在梦中,她也忘不了昆虫。她常梦见自己像甲壳虫一样,倒挂在天花板上行走,还学蜜蜂跳“8”字舞。”PPT出示第四段:师:这可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安妮,你还会梦见什么呢?来,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按你的进梦境之中吧。(视频昆虫世界)师:安妮,安妮,你能告诉我,你梦见了什么吗?生2: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呢!)生3: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蜘蛛正和其它蜘蛛在打斗呢!师:来,谁来读一读?指名配乐朗读(3)师:安妮很喜欢昆虫,她还做了些

8、什么呢?生交流第五自然段:生1:晚上,她会点亮所有的灯,把整个房间照得亮亮的,再把窗子打开,让夜游的虫子进来。有一天晚上,飞进来两只白网灯蛾,两只黑点白灯蛾,她简直乐坏了。PPT出示第五段:师:哦,她对待昆虫真的像对待(手指向屏幕 好朋友),好朋友一样,请你读一读!生1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安妮正打开窗迎接那夜游的虫子呢!还有谁愿意读?请你读读吧! 生2读这段话师:你特别强调了“乐坏了”,安妮真的是很喜欢昆虫呢!4、师:当妈妈反对安妮这样做的时候,安妮又是怎么说的呢?请看6、7自然段,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吧!师:从这段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安妮还想长大了做昆虫专家。师:是啊!安

9、妮不仅喜欢昆虫,还将把对昆虫的爱延续到自己将来事业当中,还想长大了做昆虫学家,爱它们一辈子。5、师:同学们,此时你特别想对安妮说些什么呢?PPT出示: 安妮,我想对你说:你-生1:安妮,我想对你说:你为了自己的梦想,执着的努力的孩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概括的了解了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又走进课文的2-7自然段,通过读一读读课文、找一找找关键的词句、说一说,再读好,这样的学习方法,具体的体会到,安妮真的喜欢昆虫。来!大家一起再读课题:“我喜欢昆虫”。三、案例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贯彻与实施。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先

10、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学中我努力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自主的学习需要。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我喜欢昆虫中的做法。一天二十四小时,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时间最多也只有六个小时左右,更多的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己去求,去获取,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方法,学生是找不到知识的真谛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找捷径目标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南。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其次是教给学生怎样围绕目标去学习的;再次,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多考虑学生的不

11、同需要和水平。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一定的成绩,人人都有成就感,这样就能逐步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学我喜欢昆虫片段一中,我设计了课内学习单,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学习。生占据了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克服了小组学习中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普遍存在着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的问题。(二)、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选择方法的能力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求知。片段二中学习单的出示,清晰的为学生指明了自主学习的方向,根据提示孩子们一步步地开展自主学习,先

12、自由读书,接着拿出铅笔圈点勾画,然后和同桌相互交流。在这样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合作意识。(三)、注重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学习结果的自我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上完一篇课文的终点是让学生自主反思,自我总结后,才算真正上完这篇课文。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另一方面,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片段中出示的课内检测单,让学生当堂进行仿写训练,将课后检测提前调整到教学过程之中,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从“理解”上升为“掌握”,并进一步从“掌握”上升到“应用”从而形成技能。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将自己从传统的“苦学”“苦抓”中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变“苦学”为“乐学”,最终才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