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31425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科技大学李伟版高等数学第五章定积分习题解答(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51(A)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如果函数仅在区间上有界,它在上未必可积,要使其可积,它在上必须连续;(2)如果积分()存在,那么;(3)性质5也常称为积分不等式,利用它(包括推论)结合第三章的有关知识,可以估计积分的值、判定积分的符号,也可证明关于定积分的某些不等式;(4)定积分的中值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利用它能去掉积分号,同时该“中值”还是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平均值.答:(1)前者正确如狄利克雷函数在区间(其中)上有界,但是它在区间上不可积,事实上:将任意分成个小区间,(其中)记第个小区间长度为,先在上取为有理数,则,再在上取为无理数,则,对于的不同取法黎曼和

2、的极限不同,所以在区间上不可积;后者不正确,参见定理1.2(2)正确事实上:由于在区间上可积,则对的任意分法,的任意取法,都有,现在对区间等分,去在小区间的右分点,则,并且等价于,所以(3)正确它是证明关于定积分不等式的基础,参见例题1.3、1.4、1.5等(4)正确它可以起到去掉积分号的作用;也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值,但是由于位置不好确定,一般不用它来计算平均值,而是直接计算.2自由落体下落的速度,用定积分表示前10秒物体下落的距离. 解:根据定积分引入的实例,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所以3一物体在力作用下,沿轴从点移动到点,用定积分表示力所做的功.解:将位移区间任意分成个小区间,

3、(其中)记第个小区间长度为,在上任取一点,用近似代替物体从移动到时所受的力,则物体从移动到时所做的功近似为,于是,记,则(假定极限存在).4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下列积分值:(1); (2).解:(1)如图,上半圆的面积,根据定积分几何意义,所以, (2)如图,面积,根据定积分几何意义,所以,5若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1) 当为奇函数时,;(2) 当为偶函数时,. 解:(1)如图1,当是奇函数时,由对称性,面积,根据定积分几何意义,. (2)如图2,当是偶函数时,由对称性,面积,根据定积分几何意义,.6比较下列各组定积分的大小:(1)与; (2)与;(3)与;(4)与.解:

4、(1)因为在区间上,所以,即 (2)因为在区间上,所以,即 (3)因为在区间上,所以,即 (4)因为在区间上,所以,即7估计下列定积分的值:(1); (2);(3); (4).解:(1)设,在区间上显然有,又,于是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而区间长度,根据,得 (2)设,由于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增加,于是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而区间长度,根据,得 (3)设,则,在区间上,于是函数 在区间上单调减少,所以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而区间长度,根据,得 (4)设,则,有,在区间内得驻点,又,所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而区间长度,根据,得8证明下列不等式:(1); (2).证明:

5、(1)在区间上显然有,所以. (2)设,在区间上,于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增加,从而,即在区间上,所以.习题51(B)1右图给出了做直线运动的某质点在0到9s内的速度图象,求它在这段时间间隔内所走的路程.解:质点在0到9s内所走的有效路程为阴影面积的 代数和,即(单位); 质点在0到9s内所实际走的路程为阴影面积的和,即(单位)2用定积分中值定理求下列极限:(1); (2) 解:(1)由定积分中值定理,(其中),于是 (2)由定积分中值定理,(其中),由,有等价于,于是3若函数在区间()上连续,且不恒等于,证明证明:设,由题目条件知,在区间上函数连续且又不恒等于零,于是有,使得,由连续函数的性质,

6、在区间内恒有,设区间(),所以,即,再由定积分的线性性,得4证明下列不等式: (1);(2)(其中是正整数).证明:(1)设,则,由,在区间内得驻点,又,于是函数在区间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从而,因为 ,所以 (2)在区间上显然有,且等号不恒成立,而函数、 都连续,根据本节习题(B)3,有,而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得,所以习题52(A)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在定理2.1的证明中,被积函数连续的条件是不可缺少的;(2)若连续、可导,则的导数等于被积函数在上限处的值;(3)在连续、及可导时,通过将化成两个变上限定积分,可求得;(4)使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首先要找到被积函数

7、在积分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然后求该原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增量答:(1)正确定理的证明中两次用到连续性,一次是使用定积分中值定理时,再一次是最后求极限时(2)不正确应该是,即被积函数在上限处的值与上限处函数的导数之积(3)正确将函数改写为,再根据(2)求导(4)正确这就是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其中是在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但是要注意被积函数的连续性,对分段函数(或分区间连续函数)要分区间求2计算下列定积分:(1); (2); (3); (4);(5); (6);(7); (8); (9); (10)(11); (12);(13); (14),其中解:(1) (2) (3) (4) (5)(6) (7)

8、 (8) (9)(10) (11) (12) (13) (14)3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 (2);(3); (4).解:(1) (2) (3) (4)4求下列极限: (1); (2); (3); (4).解:(1) (2) (3) (4)习题52(B)1 求变力沿数轴从点到点所做的功.解:根据习题5-1(A)3, 2设函数由方程,求.解:方程两边同时对求导,有,解得3若函数连续,设,求.解:,根据乘积求导法则,4证明: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证明:函数在内有定义,由得唯一驻点,又,于是是函数的唯一极小值点,从而也是最小值点,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5若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在内可导,且,设,

9、证明:在区间内.证明: (方法1)由定积分中值定理, (其中),由,有函数单调减少,而,得, 所以在区间内证明. (方法2)因为,所以(), 由,有函数单调减少,而,于是,得,所以在区间内证明. (方法3)设,则, 于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减少,所以.6若函数可导,且,求极限.解: (注:由于未必连续,因此极限不能再用洛必达法则)7设函数在闭区间连续,且,证明方程在开区间有且仅有一个实根.证明:设,根据已知,函数在闭区间连续,又 ,由于连续函数,则,从而,由零点定理得方程在开区间至少有一个实根.而,单调增加,于是方程至多有一个实根,即方程在开区间至多有一个实根. 综上,证明方程在开区间有且仅有一个

10、实根.8若函数求函数在内的表达式解:当时,;当时,;当时,所以,习题53(A)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在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中,要求被积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函数在以为端点的区间上有连续的导数,以保证在或上可积;(2)对定积分进行换元时,需要注意的是换元的同时要换积分限,这时还要特别注意换元后积分的下限要小于上限;(3)定积分也有与不定积分类似的凑微分法与三角代换法等换元法,具体采取哪种换元法,其依据与不定积分是相同的;(4)在利用奇、偶函数的积分性质时,不仅要注意被积函数的奇偶性,而且还要注意积分区间关于坐标原点必须是对称的.答:(1)正确此时在或上是连续的,因此它可积.(2)不

11、正确如,则,其中下限大,上限小;对积分作换元,原积分下限对应的值在换元后积分的下限上,原积分上限对应的值在换元后积分的上限上. (3)正确.(4)正确但是还需注意函数是可积的2计算下列定积分:(1); (2);(3); (4);(5); (6); (7); (8);(9); (10)(11); (12);(13); (14); (15); (16).解:(1)令,则,于是 (2)令,则,于是(3)令,则,于是 (4)令,则,于是 (5)令,则,于是(6)令,则,于是 (7)令,则,于是 (8) (9) (10)(11) (12) (13) (14) (15) (16)3计算下列定积分:(1);

12、 (2);(3); (4);(5); (6);(7); (8). 解:(1) (2) (3) (4)(5) (6) (7)因为 , 有,所以 (8)对积分,令,则,于是,所以,4试选择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定积分:(1) ; (2) ;(3) ; (4).解:(1)因为是奇函数,所以 (2)设,于是是奇函数,所以 (3)因为是偶函数,所以 (4)因为是为周期的奇函数,所以5若函数连续,证明下列定积分等式:(1); (2).(3);(4) .证明:(1)令,则 (2)令,则 (3)令,则 (4)令,则习题53(B)1计算下列定积分:(1); (2); (3), 其中(4), 其中.解:(1)令,则,于是 .(2)令,则,于是 或:令,则,于是 (3)令,则 (4) 对积分,令,则,所以2设,证明并计算.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