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69784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Economic aspect经济纵横?a name=baidusnap96?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绩效分析李 建(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摘要】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是国家颁布的第二部汽车产业的政策性72003年的猛增我们分析有两点因素:一是国家即将在2004年法归文件,颁布于2004年5月二十一日,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本文试图出台的产业政策的提前效应。二是2002年我国的轿车拥有总量还处在一个基数比较低的水平。这两点因素直接导致2003从此政策颁布几年来对我国汽车产业中的私有汽车市场,行业集中度,年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再看轿车市场的占有率,国际竞争力三个

2、方面的影响来研判此产业政策的政策绩效。并提出几点轿车市场的占有率从2002年的34.32%,到2003年的44.33%,建议,以便产业政策以后发挥更好的政策作用。再到2004年的45.88%最后是2006年的52.59%。从数据上看可【关键词】汽车产业政策;集中度;贸易竞争力以肯定我国汽车市场正在逐步走向以轿车生产为主格局,而且2006年的数据告诉我们这个目标已经得到的实现,经过分引言析我认为其主要因素是我国的产业政策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汽车工业是我国终点扶持的产业,建国以来国家对汽车行用。原因有以下两点:业大力投资,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汽车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表1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并于

3、“七五”时期把汽车产业作为支全年汽车轿车占整 属性轿车销量同比增加同比增长柱产业予以发展。所谓支柱产业就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销量(万体比重年份(万辆)(万辆)(%)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辆)(%)其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发02327.15112.3740.3750.434.32展的经历表明汽车要想成为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03439.08197.0074.475.2844.33用,就必须以轿车生产为主。自从我国汽车工业诞生以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其发04507.05232.6535.6518.0945.88展迅速。在汽车工

4、业内无论是企业数量,工业产值,还是产销05570.80278.7446.0919.8148.83量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我国汽车制造工业具有规模以上的企业就有5439家,资产8642.57亿元,全行06727.97382.9104.1636.8952.59业03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值9421.98亿元。产销方面我国也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创新高,全年生产各种汽车443.37万辆,销售439.08万辆,在世界的排名分别为第四位和第三位,并达到了轿车,客车和货第一,国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国家激励汽车生产车分别占全部汽车的销售量45%,27%,28%

5、的产品结构。虽然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其支持的手段主要是税收的优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产品结构(相比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结惠,包括符合政策标准的可以减税,用于科研建设的投资可以构还有一定差距),市场集中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弱,自产再税前列支。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减轻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经济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正是在存在众多的问题的情况下,负担,刺激了企业的研发的动力。我国于2004年5月21号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以下简第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称产业政策)。产

6、业政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确定信用贷款安全的前提策,包括汽车消费,技术政策,结构调整,产品开发等,目的下允许消费者以所购买的汽车作为抵押获得汽车消费贷款。目是促进汽车消费,加大自主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从2004年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以及部分非银行机构(包括汽车工业的至今已经快四年了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工业产生什么影响,其财务公司和汽车经销商)正积极开展这项业务。我国是人口政策的效果是否明显?本文将对比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进行大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很多消费者有购车的欲望,但是评价。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只分析对产业政策对私人消无奈眼下手中所持有的货

7、币不足,无法购买心中理想的汽车。费,市场集中度,自主创新的政策效应。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使这部分消费者具有了他们目前还不具有的购车能力,让他们可以提前享用原本买不起的轿车。因此汽车一、汽车产业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完善对汽车的消费起到了很快很好的效果,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2.产业政策对汽车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效应分析1.产业政策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绩效分析本文为了方便分析我做出假设:轿车全部被私人消费。这市场集中度在产业组织理论中通常被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意味着私人消费市场的占有量可以用轿车的消费占有比例进行首要因素。它是指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生产要素投入或产出被替代。少数大企业控制程度。反映

8、大的是特定产业或市场的集中度,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历表明汽车工业要想对国民经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由于市场是由买方和卖方济起到带动作用,成为支柱产业,就必须以轿车生产为主。我组成,所以市场集中度可以分为买房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但国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是买方集中的现象不常见,所以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卖方集根据经济学理论中的需求理论,需求决定供给,需求结构同样中度。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度,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决定了供给结构。因此只要消费者的购买主体需求是轿车,那尔赫希曼指数,熵指数。到基于数据的有限性,本文只对市就决定了汽车的生产以轿车为主。为了体

9、现产业政策对我国私场集中度衡量指标中的行业集中度进行研究。人消费的影响,我们选取了2002年到2006年的经济数据作为参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考,通过政策实施前后私人市场的变化来说明产业政策的政策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的前几位企业的有个数值X(可效应。如表1: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2至2006年的全年汽车销量,轿车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其计算公式:销量都稳步提高,而且除了03年外轿车增长的速度格外明显nNCRXiXi外,其余各年都达到稳步增长的目的,从04年的35.65%一直n= / i=1i=1上升到06

10、年的36.89%,而且上升的速度也在逐年增加,经计CR算可以得到,2005年比2004的同比增长高出1.72个百分点,式中:n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行业集中度; 而2006年比6?2 6?其中n值可以根据计算的需要确定,通常为4或8。的绩效做出评判。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数据为了更能说明产业政策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从1999年到2006作为分析基础,来考察汽车产业政策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经年的数据作为参考。通过整合得到以下结果,如表4。过计算得到我国2002年到2006年的市场集中度。如表2。表4表2年份进口金额(万美元)出口金额(万美元)贸易竞争指数 集中度

11、CRCR4值(%)8值(%)1999258018118727-0.369720年份200256.377.172000404750247854-0.240420200357.375.602001470326271227-0.268490200458.379.602002659985335890-0.325440200556.378.4020031483964802462-0.297960200654.276.80200415154001014200-0.198134资料来源:20022006年数值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计算所得2005154339216770280.041496CRCR通过对我国汽

12、车行业发20022006年五年间的4、8计2006212741028909610.152151算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2004年达到一个CR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相关各年整理所得峰值,接着从2004年以后一直下滑到2006年,4、CR8的值从58.3、79.60下降到54.2、76.80,分别下降了7.03%、3.51%。由表4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的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从1999而且分别下滑到了2002水平之下。同比分别下降了2.1、0.372004年均为负值,虽然期间上下有所浮动,但是总体上是上升个百分点。的,且2003年到2004年的一年间贸易竞争指数上升了0.099826

13、。贝恩是最早使用产业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上升幅度是较以前是最大的。2005出现了划时代的扭转,贸进行分析的学者。他依据产业前四位和前八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易竞争指数由负值变为正值达到了0.041496,较2004年上升了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如下0.156638,将近2004年贸易竞争指数的一倍。2006年更是达到了分类,如表3。0.152151,较2005年又增长了0.110655。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表3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产业政策的实施。通过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很容易的知道,要想提集中度CRCR4值(%)8值(%)高贸易竞争指数就必须扩大净出口

14、量,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通市场结构过扩大出口,缩小进口,或者两者同时发生,又或者出口的增CR寡占型854_长快于进口的增长。表4告诉我们是最后者。产生这种局面的CRCR寡占型75485或858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经过分析产品的出口结构我们知道出口的增加一方面得CRCR寡占型5047575885益于一系列自主创新牌整车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零部CRCR寡占型3545045875件的生产出口。在整车方面我们仍以2005年为例,2005年总CRCR寡占型30435或40845共实现整车出口16.43万辆,创汇15.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4%和153.0%

15、;整车产品单价由2004年的4805美元升至9193CRCR竞争型430或840美元。包括奇瑞,吉利,长城,一汽在内的多家企业均推出了参考这个分类,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市场集中新车型,迎合了国外消费者的购买要求。在国际汽车市场上找度有所变化,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类型从2002年到2006年始终没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且在汽车的性价比方面有比较强的优势,有变化,依然是寡占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取得这样的成绩从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汽车产业市场是典我认为取决于产业政策的政策导向。政策中提出自主创新,而型的寡占市场结构,具有规模经济和进入壁垒特征。因此产业且培育一批有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进入国际汽车市组织形式应该向寡占型发展,而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结构虽场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可以看出产业政然没变,但是市场集中度却从2004年开始下滑,并且有进一步策对我国汽车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政策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