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书结尾用词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646854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议书结尾用词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建议书结尾用词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建议书结尾用词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建议书结尾用词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建议书结尾用词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议书结尾用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议书结尾用词(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议书结尾用词篇一:给鲁迅的建议书关于鲁迅作品课堂教学的反思及建议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实施。本文试图就笔者在教学中反思,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鲁迅;教学分析;反思;建议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内容从反映少年时代的趣事,逐渐上升至青年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以及中年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思索。可见鲁迅作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思考,以期在教学实践中

2、获得成功。一、反思得与失(一)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得与失1学生的“得”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转折期,非常需要正能量的熏陶、引导。鲁迅的个人品质和独立特行的写作精神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雪一文中作者通过诗一般的语言对朔方的雪的描述,就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鲁迅的刚毅顽强。可以说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学生多少会受其影响,而使得自己的人格、品质的发展有意无意地向鲁迅靠拢。 同时,在鲁迅的作品中,学生读出了鲁迅的童心,也读到了自己的已逝的童年,这就使得学生在感情上和作品产生了共鸣。比如社戏中孩子们月夜行船看社戏,归途中偷豆吃豆的情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以及百草园中关于美女蛇的故事,

3、都深深感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可以说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学生们认识了富有生活情趣的鲁迅。写作方面,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鲁迅在遣词用句方面的造诣,体会到了他在构思技巧方面的用心以及文章立意方面的精巧设计。这对学生的写作一定会产生影响的,比如故乡中鲁迅对“我”回忆中的那个美丽的故乡的描述就让我们惊异于他对色彩的运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三者的组合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具有神异色彩的故乡。从中学生感受到了鲁迅用词的精当和绝妙,这对于学生平时在写作中的遣词造句也有着很大的作用。2学生的“失”当今的学生在阅读生活中,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学生无法沉下心来仔细阅读鲁迅的作品;无

4、法深入研究鲁迅。他们更喜欢漫画、游戏,或其它娱乐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另外,当代的学生对鲁迅所处的时代很陌生,他们和鲁迅之间有隔着一条鸿沟。正因为这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更显困难了。比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国民思想麻木的深沉忧虑,以及迫切希望改造国民的这份深情,学生理解起来都是比较困难的。和平年代的孩子怎会体会到这个层面上的意义呢?再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听老师的解读也是不求甚解的,他们中或有同学依赖教材全解,囫囵吞枣地记一点单一的主题或个别句子的含义;更有甚者索性关闭心门,拒绝学习。总之他们的学习是僵化的,庸俗的。最后,写作时,学生也很少会借

5、鉴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及特色。虽则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曾被动地了解到鲁迅在写作方面的独特之处,但每学期的教材中毕竟只有到一到两篇文章可供学习, 他们受的影响, 更多的是来自于其它读物。因此,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所占的比重虽然大,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显得无关痛痒,可有可无,没有也罢。(二)教师的得与失1教师的“得”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鲁迅作品的教学更需要教师在学生、教材编者、文本这三者之间穿针引线 , 因为鲁迅的作品有时确实显得晦涩难懂,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

6、就无法和文本对话了。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教师提高了自身把握教材的能力,他们想方设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尽力做到鲁迅作品与现代学生生活之间的相融相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在教授鲁迅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受到了精神的洗礼。鲁迅的求真、求实,忧国忧民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教师。在他的伟大精神的感召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向巨人看齐,以高标准要求自己。2教师的“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失误之处,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对鲁迅作品认识片面,认为捧着教参就能解读作品了,教学方式也一成不变。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是最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素材

7、,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构建鲁迅文学作品的教学体系。但由于初中语文教师方方面面的工作,难有闲暇时间专门针对鲁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这就导致教师平时的教学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却不是为了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中走形式,不走心。过多地局限于语言的教学层面,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始终围绕个别字的妙处、比喻等修辞的作用、重点句子的理解上,而不是从整体上进行感情地渗透,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最终搞得自己筋疲力尽,学生也兴趣索然。二、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建议(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鲁迅作品的过程中, 教师应

8、该跳出摆脱桎梏,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就有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将酒店设为人物主要的活动场景?我觉得这就是学生在对文本解读后产生的思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读出自己的感悟,将鲁迅作品的思想和文学性进行内化。(二)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原作钱理群先生说:“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只要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老师怎么讲的,教学参考书上怎么分析的,都不重要了,甚至是应该忘记了的,这就是过河拆桥”。2 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鲁

9、迅作品本身,关注学生自我阅读体验和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我们教材中的社戏就是节选的,并非原题小说的全文,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读一读全文,学生定然会产生与先前不一样的阅读感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了阅读鲁迅作品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师先行,有效引领教师是学生与作品对话的纽带,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到位了,对鲁迅作品理解得透彻了,才能引学生到解读文本的正道上。可以这么说,鲁迅作品的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功底是不是扎实。试问不懂鲁迅,甚至不喜欢鲁迅的语文教师,怎么能带动学生一起有效地学习鲁迅的作品呢 ?相反如

10、果教师能先行一步,广泛搜集背景材料,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讲篇二:关于阅读的建议书关于阅读的建议书亲爱的漂流书屋图书馆长阿姨: 您好!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农家漂流书屋开办以来,我通过阅读,知识面更广了,也明白了读书的益处。在此,我要向馆长阿姨提出一个建议:让更多好看、有益的书流进烈圣村漂流书屋。以下书籍,是我在年级调查,同学们爱看的书,通过资料汇整得来的。科普类:1、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2 、世界上最有趣的科学书3、“雨树溶溶系列”(共十二本):混乱的物态刑侦探案光波旅行记空中勇士海盗遭遇记搜救行动土豆钟和太阳能汽车焰火声音的奥妙古怪机器大观园神奇的磁力挑战极限

11、运动4、“科学探索者”系列(共十七本):地球上的水从细菌到植物物质的构成环境科学电与磁化学反应声与光细胞与遗传人体生理卫生天文学动物运动、力与能量 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科学探究法庭科学5、“布瓜系列”(共三本):大自然的答案我知道健康的答案我知道身体的答案我知道6、万物简史7、令孩子惊奇的72 个科学异想8、科学的旅程儿童文学类:1、“小屁孩日记系列”(共 12 本) 小屁孩日记 1 鬼屋创意 小屁孩日记 2谁“动” 了“千年奶酪” 小屁孩日记3好孩子不撒谎小屁孩日记4偷鸡不成蚀把米小屁孩日记5午餐零食大盗小屁孩日记6可怕的炮兵学校小屁孩日记7从天而降的巨债小屁孩日记8“头盖骨摇晃机”

12、的幸存者小屁孩日记9老妈不在家小屁孩日记10“屁股照片”风波小屁孩日记11好孩子 坏孩子小屁孩日记12雪上加霜 2、“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共15 本)伍美珍外号像颗怪味豆做好学生有点累我的同桌是班长单翼天使不孤单青蛙王子副班长永远的超级四班老天会爱笨小孩我们班的狗仔队 巧克力味的暑假六四班的追星族没有秘密长不大生命流泪的样子青蛙军团爱地球穿越天空的心灵猪仔头温暖之旅3、“同桌冤家系列”伍美珍爸爸我要钱走进花儿街考试真疯狂都是周记惹的祸亲爱的实习老师我是搞晕大使班花也辛苦天下我最跩4、“非常班级系列” 伍美珍 女生领地的捣蛋鬼男生都是挨整的命考试的 10 种悲惨结果贪吃虫碰到告状鬼 瓜子脸女霸王 super star同桌绿豆班的那些事儿月亮亲吻地球 臭袜子赢比赛秘密心情便利贴袋鼠斗圆规咖啡味的七七班5、“阳光姐姐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