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举措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64539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维新的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明治维新的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的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治维新的举措(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明治维新的举措学习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学习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知识结构: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严重阻碍。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打破了日本社会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遭到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反对。5、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6、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施政纲领:五条誓文;1

2、、五条誓文: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2、政体书:三、维新内容;(一)政治上:1、目的:建立新体制,巩固新政权,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2、主要内容: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3)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3、意义:(1)加强了,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为扫清了道路。(3)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相对于幕府时期的等级身份制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二)经济上: 是指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其基本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 程,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1、目的:大力

3、进行经济改革,发展资本主义。2、主要内容:(1) 大力创办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 ,动用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3) 实行,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近代企业。(4)评价:这些政策使国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 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期的人为手段。(三)军事上:1、目的:2、主要内容:(1)建立常备军:宣布实行,仿照欧洲建立。(2) 培养军事人才:注重对本国,设立了专门的。(3) 改革军事机构:逐渐形 、等军事机构。(4) 扶植,建立兵工厂和造船厂。(5) 建立制度,初期的日本警察完全由充任。3、意义:(1) 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

4、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2) 日本开始竭力推行,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四) 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1、目的:振兴现代教育、教化国民,实现日本的近代化。2、主要内容:1) 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1 )措施: 建立,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 颁布学制,明确普及初等教育的方针,参照欧美教育制度,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 设立,培养合格师资。 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 2)意义: 普及小学教育使得到提高; 的发展培养出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3) 缺陷:在教育改革中,明治政府大肆宣扬天皇的权威,要求人民无条件地服从天皇的 命令。2) 推行军

5、国主义教育: 1890年,天皇下达的教育敕语。3) 宣传资本主义思想:“明六社”提倡和,进行教育。4)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实行“断发”;移植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欧 化运动。3、意义:(1) 教育改革促进和推动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 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 改造了旧文化,建立了新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符合世界潮流的日本近代文化)。重点难点解析: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1、目的:巩固明治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振兴。2、性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6、革。(不彻底)3 、进步性:(1) 对日本: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资本主 义强国。 政治: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建立起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经济:改变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文化: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2) 对亚洲: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国家各国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鼓舞了人民 的信心。4、局限性:(1) 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2) 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内部条件: (1)背

7、景: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2)准备过程:倒幕派实力较强。有自己的武装,得到天皇和西南四强藩的支持。(3)内容:制定和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4)西学的传播与影响 2、外部条件:日本又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 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 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课后作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4年,当他(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再次来到日本时日本人被迫让步,于 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并于1856年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在 西方世界并

8、没有引起极大的关注。但对日本来说, 它们却是其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反映日本社会发展状况的有关图片图1最早的民营 机器纺织厂1876年 80 85 90 95 00 05 10 (明治八年)(明治三十三年)图2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历史的巨大分界线”是指什么 ?为此,日本有识之士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8分)(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 日本政府为实现“脱亚入欧”(即脱离落后的亚洲 进入先进的欧洲)的目标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12 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俄国财政大臣塞奇维特伯爵在写给沙皇

9、的信中说:“国际竞争并不等待我们。如 果我们不采取有力的、决定性的措施以便使我们能在以后数十年间满足俄国以及处于我们的 影响之下或者应该在我们的影响之下的亚洲国家的需要,那么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外 国工业就会突破我们的关税壁垒,在我们的祖国和以上提到的亚洲国家中立足,并深深地扎 根于我们的经济。我们的经济上的落后也可能会导致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材料二日本政府派使团出访欧美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俄国、日本近代改革所受的共同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是什么?分别列举导致 俄国和日本进行近代变革的具体外部原因。 (8 分)(2)日本派使团出访欧美的目的是什么?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 二

10、者近代化改革的局限性对各自以后的长远发展有何消极影响?(8 分)参考答案 1:(1)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措施:推翻幕府统治,建 立明治政府,实行改革。(2)措施: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改 革学制,实行义务教育;实行君主立宪,确立近代天皇政治体制。作用:推动了日本的近代化进程(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了富国强兵,摆 脱了民族危机。参考答案 2:(1)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或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外部原因:俄国:克 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的危机;日本:西方列强强迫其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 重。(2) 目的: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影响:加快了日本的近代化步伐,使日本摆脱了民 族压迫,成为亚洲强国。(3) 俄国:农奴制残余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造成俄国的落后。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造成农业的落后,制约了工 业的发展,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二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