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61569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诊断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一 溶血性贫血的筛查实验(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1. 参考值:v50mg/l2. 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时明显增高,血管外溶血不变,自免和溶血性贫血轻度增高(二)含铁血黄素尿试验1. 原理:含铁血黄素和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普鲁士蓝反应。尿沉渣镜下深蓝色物质2. 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可见,常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溶血初期阴性3. 正常值:阴性二、红细胞膜缺陷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1. 正常值: 0.42%-0.46%/0.28%-0.34%2. 临床意义:(1)增高: 0.5%/0.38%: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

2、血性贫血,遗传 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2)减低:海洋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阻塞性黄疸等。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1. 原理: G6DP 正常时可以完成2. 参考值: 75%,高铁血红蛋白 0.3-1.3g/l3. 临床意义: G6PD 缺陷,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减低。见于蚕豆病和伯安奎类药物溶血。(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1. 原理:高铁血红蛋白增高生成2. 参考值: 100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10:150-100急慢性白血病,增生 性贫血增生活跃20:120-50正常骨髓象,增生性 贫血增生减低50: 15-10再障增生极度减低200:15再障(2)粒系:0.4-

3、0.6,原V百分之二;早V百分之五;中晚各百分之十五,杆状多于分页, 酸五碱一3)红系:0.2,原一早五中晚十。三、细胞化学染色(一) 过氧化物酶染色(MPO)1. 目的:鉴别急粒和急淋2. 参考范围:粒系:强阳性(是碱性粒细胞阴性,原粒细胞阴性) 单核系:弱阳性 淋巴系:阴性3. 临床意义:鉴别急淋和急粒,一般仅计数幼稚细胞(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1. 原理: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中。2. 参考值:10%-40%3. 临床意义:鉴别诊断( 1) 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增高,病毒感染正常或降低( 2) 慢粒:明显减低( 3) 类白血病反应:极度增高,与慢

4、粒鉴别的重要指标( 4) 急粒:降低( 5 ) 急淋:增高( 6 ) 急单核:正常或增高( 7 ) 再障:增高( 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降低,和再障区别( 9 ) 其他血液病( 10 ) 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增高(三) 酯酶染色1. 特异性酯酶染色1.1粒细胞酯酶(AS-D NCE)(1) 原理:氯化醋酸 AS-D 萘酚酯酶主要存在粒细胞中,原粒细胞阴性。早幼粒细胞强 阳性,之后又减弱( 2) 临床意义:急粒强阳性,急淋阴性,急粒-单核部分阳性部分阴性1.2 a-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单核细胞酯酶)a-NBE1.3 酯酶双染:粒-单核系白血病诊断2.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a -NAE

5、)鉴别诊断必须做 NaF 抑制试验:急粒:原粒弱阳性,不被抑制,原单阳性,被抑制(四) 糖原染色(PAS反应)1. 原理:过碘酸能将血细胞中的糖原氧化生成醛基,醛基和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2. 临床意义:( 1) 强阳性:红血病、红白血病。( 2) 阳性:部分贫血,急淋、急单( 3) 弱阳性或阴性:急粒(五) 铁染色1. 原理:普鲁士蓝反应2. 参考值:外+,内 20%90%3. 临床意义:(1) 缺铁性贫血鉴别:外铁消耗完(2)铁粒幼细胞、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障等:外铁增加(3)环状铁粒幼细胞15%,铁粒幼细胞贫血四、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详见PPT五、常见血液病血液学特征第四

6、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第二节 血管壁检测一、出血时间(BT)测定1. 原理:将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2. 参考值:(6.92.1) min,超过9为异常3. 临床意义:( 1 )延长:1 )血小板明显减少2)严重缺乏某些凝血因子3)血管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4)药物影响( 2)缩短:临床价值有限,多为误差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1. 原理:在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的琼脂糖凝胶板中加入一定量受检血浆,电泳,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火箭样沉淀峰,高度和受检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正相关2. 参考

7、值:LAURELL 免疫火箭电泳法:94.1%32.5%; ELISA: 70%-150%3. 临床意义:(1)降低:血管性血友病(vWD),诊断分型指标之一( 2)升高: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肾小球疾病、大手术后、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骨髓增生症等第三节 血小板检测一、血块收缩试验1. 原理:检测析出血清容积反应血小板血块收缩能力2. 参考值:血块收缩率: 65.8%11.0%;血块收缩时间: 2 小时开始收缩,18-24 小时完全收缩3. 临床意义:( 1)减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等(2)升

8、高: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XIII缺陷二、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试验1. 原理:三、血小板黏附试验1. 原理:计数血液通过含一定量玻璃珠柱前后血小板数的差,计算出黏附后的血小板占总数 的百分比2. 参考值:62.5%8.6%3.临床意义:(1)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2)减低:血管性血友病,巨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异常蛋白 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第四节 凝血因子测定一、凝血时间测定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三、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第四章 排泄物等检测第一节 尿检(见手稿)第二节 脑脊液检查(见手稿)第三节 粪便检测一、

9、标本采集自然排出法1. 常规检查标本:(1)干燥洁净容器,新鲜标本,无尿液(3)取脓血部分检查(4)在没有粪便又必须检查可以肛门指诊2. 寄生虫(1)初筛三送三检(2)阿米巴等原虫要三十分钟内送检保温3隐血试验:素食三天,禁服维生素C二、理学检查(一)量 100-300g/次 / 日(二)颜色与性状1. 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和痔疮等2. 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稀薄粘稠漆黑发亮3. 白陶土:胆管阻塞4. 脓性和脓血便:肠道下段病变。阿米巴血为主,细菌脓为主5. 米泔样:霍乱6. 粘液便:小肠炎症混合在粪便中,大肠炎症覆盖在表面,各种炎症痢疾7. 稀糊状或水样: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绿色

10、,小儿肠炎。大量黄绿色稀汁有膜状物, 假膜性肠炎。洗肉水样,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红豆汤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8. 细条样:直肠狭窄,直肠癌。9. 乳凝块(蛋花样):乳儿消化不良(三)气味1肉食者臭,素食者轻2 恶臭: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和直肠溃烂。3 血腥臭:阿米巴肠炎4 酸臭:糖类或脂肪消化不良(四)寄生虫体(五)结石:胆胰胃肠石三、化学检查粪便隐血试验(FOBT)1. 参考值:阴性2. 原理:含铁血红素催化过氧化物分解显色3. 临床意义:鉴别诊断消化道出血(1) 间歇性阳性:消化性溃疡(2)持续性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3)常为阳性:急性胃粘膜病变、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钩

11、虫病和流行性 出血热等四、显微镜检查(一) 细胞1. 红细胞:下消化道出血和直肠病变阿米巴痢疾红细胞多于白细胞,菌痢白细胞多于 红细胞2. 白细胞:各种炎症,小肠炎小于 153. 巨噬细胞:菌痢和溃疡性结肠炎4. 肿瘤细胞(二) 食物残渣1. 淀粉颗粒:腹泻者,慢性胰腺炎等。2. 脂肪小滴: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肠蠕动亢进等3. 结缔组织:胃蛋白酶缺乏(三)寄生虫和寄生虫卵第五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一、分类和发生机制(一) 漏出液(非炎症性积液)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2. 毛细血管内流涕静压增高3. 淋巴管阻塞4. 多浆膜腔积液(二) 渗出液(炎症性积液,大分子从破溃血管壁溢出)1. 感染性2. 非感染性:外伤、化学性刺激、肿瘤等3. 单一浆膜腔积液二、一般性状检查(一) 颜色1. 漏出液:淡黄色2. 渗出液:随病情不同而不同(1)红色:血性:肿瘤什么的(2) 淡黄色:化脓菌感染(3)绿色:绿脓杆菌感染(4)乳白色:淋巴管阻塞(二) 透明度1. 漏出液清晰透明2. 渗出液不同程度浑浊(三)比重1. 漏出液1.0802. 渗出液1.080(四)凝固性1. 漏出液一般不凝固2. 渗出液容易凝固或可以自行凝固三、化学检查(一)黏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