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54476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稻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种植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 稻一、水稻的生物学基础(一)水稻的生长发育1、水稻的一生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 水稻的一生.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抽穗成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1)营养生长期。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生殖生长期.穗、花、籽粒(生殖器官)2、种子发芽(1)种子构造: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2)种子生活力:一是种子成熟度。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

2、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二是种子休眠期.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三是种子寿命。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3)种子发芽过程: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3、根的生长水稻的根系: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4、叶的生长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水稻一生叶主茎的

3、叶片数已定。主茎第13片叶是在幼苗期生长的,最后3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生长。5、叶片功能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叶片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水稻1-3片叶只有10多天,而剑叶功能期可达50-60天。6、水稻分蘖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掌握分蘖规律,可以促进分蘖的发生和成穗,保证足穗,达到高产稳产.7、水稻分蘖规律(1)分蘖发生的节位:无论主茎或分蘖茎,都有很多节,每个节上都有一个腋芽。茎基部的腋芽长成分蘖.分蘖发生的节位,叫分蘖位。在低节位上长出的分蘖,叫低位蘖,反之则叫高位蘖。(2)凡是由主茎上直接

4、发生的分蘖叫一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再发生的分蘖叫二次分蘖。依次类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一次分蘖最多,大多数有效;二次分蘖较少,部分有效;三次分蘖极少,大都无效.(3)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凡能抽穗结实5粒以上的,称为有效分蘖,否则就是无效分蘖。生产上为了准确掌握分蘖期,合理利用分蘖,必须掌握成穗规律。水稻生长在3叶期以前,养分由主茎供给,称异养阶段。水稻生长在4叶时,具有独立的根系,称自养阶段.拔节以后对小分蘖的营养供应不足,就称为无效分蘖。分蘖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特性,是个体正常生长的表现,一般带分蘖植株的穗部性状比不带分蘖的要好。但是分蘖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分蘖过多,使个体和群体的矛盾激化,无效分

5、蘖增多,很难高产。如果分蘖过少,基本苗不足,有效稻穗数减少,产量降低.生产实践证明:促发低位蘖,控制高位蘖和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是合理利用分蘖的关键。8、水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幼穗分化分为8个时期:(1)苞分化期:稻穗开始分化时,茎端生长点出现第一苞原基,用肉眼看不见,所以称一期“看不见。(2)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完毕时,在苞的着生处出现白色的苞毛,所以称二期“白毛现”。(3)幼穗长度约1。5毫米,并仍有浓密的苞毛所覆盖,称三期“毛丛丛.(4)幼穗长至4-10毫米,幼穗外部形态初步形成,肉眼可见幼穗和颖花的雏形,称四期“粒粒现”.(5)幼穗长约4cm,肉眼能看清颖壳时,称五

6、期“颖壳分”。(6)穗长长至10cm,颖花也增至谷粒长度的一半,称六期“谷半长。(7)穗长生长停止,颜色开始变绿,称七期“穗变绿。(8)稻穗分化全部完成,即将抽穗,称八期“穗将伸”。(二)水稻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1、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2)可变性.是由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改变。2、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原因(1)感温性。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水稻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使品种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温性。(2)感光性。短日照可使生育期缩短,长日照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感光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

7、在最适宜的短日、高温条件下,也要经过一个必不可少的最短营养生长期,才开始幼穗分化,进入生殖生长,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性。3、早、中、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1)晚稻的光温反应特性。晚稻品种具有基本营养生长性弱,而感光性、感温性都强的特点。一季晚稻无论播种迟早,温度多高,都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抽穗。(2)早稻的光温反应特性。早稻的发育期长短主要受温度高低的影响,具有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特性.(3)中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中稻品种在反应特性上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在不同的季节栽培,生育期表现比较稳定。4、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栽培方面.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是搞好品种搭配、播期安排及制

8、定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2)引种方面.从外地引种必须考虑品种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3)育种方面。一是对亲本光、温反应鉴定,为杂交育种提供较理想的亲本材料,从而育成适合生产上需要的杂交种.二是根据不同亲本的“三性”特点进行光温处理或错开播期,使杂交亲本同时开花,便于人工杂交。三是可以对杂交种采取异地加代,加速育种进程。(三)水稻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1、秧田期田间管理(1)芽期的管理.从播种到第一片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芽期的管理主要是促使芽谷迅速扎根立针,防止倒芽、烂芽。采取抢晴天播种,排水晒田等方法.(2)幼苗期管理。自一叶展开至3叶期为幼苗期。秧苗生长到3叶期种子贮存的养分以全部

9、耗尽,转为独立营养,称为断奶期。水稻秧苗到三叶期,谷粒内的营养物质全部耗尽,营养来源转为全部需要自己吸收和制造,此前应施速效肥供应养分。要分别在1叶1心和2叶一心期分两次提早施好“断奶肥”,可每次亩施3到4公斤尿素;在2.5至3叶期施好促蘖肥,亩施4至5公斤尿素;只有提前施才能及时利用,到三叶期施就晚了,已经是促蘖肥了,起不到补充断乳肥的作用。“断奶肥是指水稻秧苗离乳期的追肥。它直接关系到秧苗能否正常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通常水稻种子胚乳中贮藏的淀粉要到三叶期才能耗尽,因而有些人认为“断奶肥”就应该在兰叶期施用二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研究证明厂断奶肥应提早到一叶一心期施用,而不是三叶期.原

10、因有三:水稻种子发芽生根后就能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不是到三叶期“断奶,,后才吸收.一叶一心期,秧根一般已生长到2一3厘米,虽很细弱,但已能够吸收养分;稻种的胚乳中所贮藏的养分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只占10左右。这些蛋白质大约在种子发芽后的7一8天就已经或接近水解完毕,如果不及时补给氮素澳吐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一叶一心视施甩“断奶肥”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当时氮素的亏缺,而且可以增加秧苗的光合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进而增强秧苗的杭逆能力,使秧苗顺利渡过断奶期.” “断奶期勺恿常施用速效化肥麟坛袭量,以免发生烧苗现象。 “送嫁肥”是指水稻拔秧移栽前施用的肥料,也叫“起身肥”。有些农户缺乏对施用送嫁

11、肥作用的了解,随意提早或推迟施用,结果影响插后早发(3)成苗期管理。自三叶至移栽前,称为成苗期。在稀播的情况下,分蘖开始,对养分吸收增多。管理办法:一是浅水勤灌,二是施送嫁肥。2、大田苗期田间管理(1)寸水返青,浅水分蘖。水稻移栽时,根部受到损伤,吸水力弱,抗逆性差,因此移栽后要灌深水,直播水稻田要灌浅水,分蘖阶段为了根系发达,早发分蘖,苗株健壮,浅水勤灌或适当露田.(2)早施分蘖肥.早、中稻分蘖期短,如绿肥和白田早稻有效分蘖期只有79天,三熟早稻田有效分蘖期更短,仅只45天;中稻也只有1015天,因此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早追分蘖肥,促使叶色变浓,出现第一黑,这是争取早发多蘖,增加穗数的重要措

12、施。所谓水稻“三黄三黑”是指运用肥水管理措施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叶色三次浓(黑)、淡(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秆壮、穗大、粒饱,并获得高产。 叶色的浓淡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水平。叶色“黑”,说明较多的光合产物与氮素结合形成蛋白质以供器官生长建成,进行所谓扩大型代谢。叶色“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行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而不过旺. 第一次黄黑变化发生在分蘖期.由于施用追肥,加上底肥的肥效,使秧苗生长旺盛,出现第一次“黑”。分蘖达到高产所需要的苗数后,开始晒田,出现第一次“黄”。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扎根、壮苗,黑得不够则分蘖

13、迟缓,成穗不足。过黑不黄则叶片过大、组织柔嫩、分蘖不够健壮。所以,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的群体骨架. 第二次黄黑变化发生在节间开始形成到幼穗分化前,即在圆秆前。晒田结束后开始复水,此时田间无效分蘖死亡,健壮的大分蘖迅速生长.叶色再度转绿出现第二次“黑”。但是晒田的时间较长,晒天期间复水落干,持续晒田期间叶色再度变淡,出现第二次“黄。 二黑二黄是为了使大分蘖长粗,促进壮株大穗,防止后期倒伏。其中二黑旨在促进光合作用,不出现二黑则植株茎秆细瘦,叶功能下降、穗短粒少。相反,如二黑过头不出现二黄,则茎叶生长过于繁茂,碳水化合物贮存少,不利于茎节发育;同时,由于窜高,披叶,光照条件不好,易引发病虫害

14、和后期倒伏。 第三次黄黑变化发生在穗发育期间。复水后根据田间苗情施用穗肥,促进幼穗分化,促长大穗、多粒、大粒。施用虽非后,叶色再次转浓,出现第三次“黑”。到抽穗前35天叶色褪淡,出现第三次“黄”。掌握好这次叶色交替变化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获得高产.三黑不黑则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减少,影响幼穗发育,难以实现穗大粒饱;反之,三黑过头,不出现三黄,则植株体内含氮水平过高,不利于灌浆,贪青晚熟、粒重降 低,同样难获高产。 “三黄三黑”理论是江苏老农陈永康在进行一季晚粳生产中提出的,在西南方稻区对于指导一季中稻,特别是中晚熟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早熟品种,一般只出现“二黄二黑,晒

15、田开始后,叶色褪淡,到幼穗分化复水后就坚持浅水灌溉,直至蜡熟断水。没有第三次发黄发黑。3、水稻僵苗及其防治水稻僵苗又称发僵、坐蔸。主要发生在水稻返青分蘖阶段,一般早、中稻比晚稻严重.主要介绍中毒发僵、缺素发僵、冷害发僵和泡土发僵等类型。(1)中毒发僵。由于土壤有毒物质影响,根系中毒变黑,丧失生理机能,秧苗迟迟不返青,即使返青也不分蘖,甚至死苗现象,称中毒发僵.(2)缺素发僵。植株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稻株发僵的现象,成为缺素发僵。水稻缺素发僵类型主要有缺磷发僵、缺钾发僵和缺锌发僵等。缺氮。jpg缺钙.jpg缺钾.jpg缺磷.gif缺硫。jpg缺镁。jpg缺锰。jpg缺铁。jpg缺锌.jpg。a

16、、缺磷发僵:秧苗在返青期后逐步发病.病株生长迟缓,分蘖发生迟或不分蘖,株型簇立,叶色灰绿或暗绿,叶鞘长,叶片相对变短。b、缺钾发僵:秧苗在返青后开始发病,移栽一个月后为发病的高峰期,病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分蘖少,上部叶片挺直,叶片挺直似丛生状,下部叶叶尖出现赤褐色条斑点,远看像火烧过一样。c、缺锌发僵。在秧苗移栽后23周发生,秧苗心叶基部中脉失绿褪色,甚至整个心叶呈白条状,下部叶片有锈斑,叶尖干枯,叶脉发脆易折断,植株变矮,分蘖发生少.4、秧苗发僵的防治措施(1)秧苗中毒发僵的根本办法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排水条件,提高耕作质量,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对发病田块,要及时排水露田,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消除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