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520710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47(附答案带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 应用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1)联机检索。 联机检索是利用终端设备,通过电信线路直 接与计算机对话的一种检索。读者根据系统的 显示,可反复修改检索要求,逐个获得查找结果。 (2) 光盘检索。 光盘检索是利用计算机直接检索储存在光 盘上的数据。光盘的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低, 携带方便,索引简便、快捷。 (3) 计算机网络检索。 计算机网络检索是将许多计算机检索系统 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巨大的计算机检索网 络。在各个终端,可以按照

2、检索者的提示,快速 从文档中提取符合要求的文献,用显示、保存或 打印的方式,提供给检索者。2. 问答题: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本题解析:(1)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 为了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帮助其理解,必须丰富学生的经验和感性材料。有人发现概念 的形成与有关经验的丰富程度是相关的。 (2)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理解是以旧知识、旧经验为基础的。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认识和 理解目前的事物。如小学生学习乘法总是从同 数连加人手,因为有关加法的知识是学习乘法的 基础。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能帮助学生对新知 识的理解。 (3) 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思维

3、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 的思考来寻求了解,发现要点,获得知识。知识 的掌握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因 此,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前 提条件。 (4) 扩大关键特征。 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 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扩大有 关特征(定义的特征)的方法,促进概念的学习。 扩大关键特征可采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 电影、幻灯等手段,使关键特征明显化,从而使获 得的概念精确化。3. 问答题: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答案: 本题解析:(1)说

4、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2) 说服教育法的具体方式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3) 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4. 问答题: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答案: 本题解析: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 著,集中体现了韩愈尊师重道的思想。师说也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 具有新意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 必有师”。 韩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论点,直接否定 了“生而知之”

5、。韩愈得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 的论点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者必有师”这个观点有了充分牢靠的理论依据。师 说在认识论上倾向唯物主义,人非生而知 之”,因而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学习一定要有教 师指导,教师是社会必要。 (2)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韩愈总结了以往教师工作的经验,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规定的教师工作的 三项任务,都有它特定的时代内容。三项最主要 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都要贯串 “传道,为“传道”服务。韩愈在历史上首先提 出教师的基本任务,其文字表达比较概括和明 确,有主有次,一经提出,流传为共知的名言,也 为以后的教师所接受。

6、(3)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 “学无常师”。韩愈针对时风,认为教师教学的主 要任务在“传道”,学生求学的任务主要在学 道”,能否当教师也就以“道”为标准来衡量。谁 先闻道,谁就有条件给人传道,在实际上起教师 的作用。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地位的贵 贱,凡有道就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社会上有“道”的人不少,皆可以为师,求学的范 围就不应受到限制,而应当“学无常师”。 (4) 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年龄有差别,而闻道则不以年龄大小定先后,学术业务也可能各有专长。“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弟子如果有专 长,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向有专长的弟子 学习,教师与弟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是理所当 然的事。5. 问答题:参数估计在统计推断中如何实现?答案: 本题解析:在统计推断中参数估计可以通过点 估计和区间估计来实现。 (1) 点估计是用单值估计参数。例如,设一 批产品的废品率为O。为估计O,从这批产品中 随机地抽出n个作检查,以X记其中的废品个 数,用X/n估计O,这就是一个点估计。 (2) 区间估计是在测量量表上确定一个包括 参数可靠估计值的区间(即置信区间)。即是依 据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 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作为总体分布的未知参 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

8、范围的估计。6. 问答题:简述唐代学制的特点。答案: 本题解析:(1)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 建学制体系。第一,中央设国子监总辖各学;第 二,地方学校包括州府、县两级,作为统一学制在 全国推行;第三,专业学校成为定型,律、书、算、 医学得到发展;第四,学校形式多样化;第五,学 校的各项制度、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各项措施日趋 健全;第六,官学系统的封建等级性加强;第七, 经学的传授从文字到讲解更严格要求统一和标 准化。 (2) 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选才与育 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 机关和附庸,而科举成为支配学校教育的重要 力量。 (3) 通过留学生和遣唐使”加强了国际

9、交流。7. 判断题: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错误。 (1)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原则。 (2)学记认为,学了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了然后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然后能够反省自求;知 道困惑,然后能够自强不懈。所以说,学记的“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与其自身的学相互促进。后世用“教 学相长”来概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促进,但已不是学记本义。8. 问答题:简述王充的学习观。答案: 本题解析:王充的学习观主要包括: (1) 学知与闻见。王充认为所谓“圣人” 的独见之明,独听之聪”,都是建立在一 定的经验

10、凭据的基础上。“闻见”是圣人积累经验知识的一个基本手段,他们一方面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接受间接知识。 (2) 思考与求是。王充强调以心原物” 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立论成 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 (3) “问难与“距师”。王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对于古人,如果他们的言论与事实不符或前后自相矛盾要敢于提出质疑,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为了使学生深

11、人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创造可以充分激发思维的学习情境。9. 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美国许多中小学面临着师资不足的困境,有报告表明,美国中小学教师中,有五分之一的 人工作三年就离开了讲台,有近半数的人五年后跳槽。造成中小学“教师荒”的主要原因是待 遇太低。在美国,刚走出校门的教师一般被安排到问题较多的学校和班级任教。由于经验不足, 他们必然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心血。然而这些年轻教师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据美国 教师联盟统计,2000年美国教师年均收入是41820美元,而教龄一年的新教师的平均收入是27989 美元。答案: 本题解析:以上材料考的是教育

12、功能实现的条件问题。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对象来看,可分 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来看,可分为正向的教育功能和负向的教育功能;从作 用的呈现形式来看,可分为显性的教育功能和隐性的教育功能。但是不论教育具有什么功能, 这些功能的释放是需要条件的。从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的内化到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可以说 是一个简单的教育功能关系已经形成。但是,教育功能的结果除了直接发生功能作用外,更多 的是以凝固的形态储存起来,这表现为人才和文化产品。当这些人才和文化产品作用于社会系 统时,对社会各个结构的改造和发展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不属于教 育功能的形成过程,使教育功能结果的释放。教育

13、功能的释放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产品输入, 二是产品利用。教育生成的产品,包括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是这些教 育产品走向社会,有相应的岗位和机会,这才有发挥作用的可能。即便是产品进入到社会,寻 求到了岗位和机会,接下来还有一个利用的问题,这是教育功能释放的第二个环节,如果社会 没有为人才力量的发挥提供相应的条件、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样会阻碍人才身上所蕴藏 的知识的发挥的。如资料中提到的美国中小学教师虽然出现“教师荒”现象,但是仍有五分之 一的人工作三年就离开了讲台,有近半数的人工作5年就跳槽。针对教育功能释放问题,政府应 该进行两方面的改革,第一方面改革是针对教育产品的输入问

14、题,政府要建立公正、有效的教 师准入制度,使优秀的应届师范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进入到教师队伍中;第二方面改革是针对教 育产品的利用问题,政府要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丰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使教师能 够在教学岗位上安心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10. 问答题:简析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答案: 本题解析: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论体系中, “劳作学校”理论既是公民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 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1905年,凯兴 斯泰纳在汉堡所作的小学校的改造的讲演 中,首次使用“劳作学校”这一名称,主张为实现公民教育的目的,必须将德国的国民学校由“书 本学校”改造成“劳作学校”,并强调公民教育、 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 的关系,它们是“三位一体”的。 他的“劳作教育”理论被称作“国家主义的 劳作教育”论或“公民教育的劳作学校”论。他 强调的是要造就对国家有用的人,而不仅仅是注 重个人的发展。与当时一般的新教育和进步教 育者相比,凯兴斯泰纳更为重视的是教育的社会 功效。作为劳作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凯兴斯泰 纳教育理论不仅在德国,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 学校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