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505187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施市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l 1总论1.1、 项目名称:恩施市沙地乡中心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3、 项目建设地点:沙地乡中心小学校园西南端1.4、 项目业主及法定代表人:1.4.1 项目业主:恩施市沙地乡中心小学1.4.2 法定代表人:朱晓林1.5、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为:学生食堂拟建规模为: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9.5平方米;1.6、项目建设期:6个月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7.1项目估算总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84.00万元1.7.2资金筹措该项目资金筹措及来源为国家学校安全工程项目专项资金84.00万元

2、人民币。1.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8.1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1.8.2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1.8.3恩施市“十一五”发展规划1.8.4恩施州及周边市场行情。1.8.5产品原材料、土建工程原辅材料物价指标执行同类地区物价标准。1.8.6业主提供的项目基础资料。1.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的范围1.9.1项目建设单位简介1.9.2拟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9.3市场分析及拟建规模1.9.4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1.9.5工程技术、设备方案及公用工程1.9.6环境保护分析1.9.7节能、安全、卫生及消防方案1.9.8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分析l 2.项目背景和

3、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1项目背景2.1.1上个世纪,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拉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以走向教育公平的理想境界。教育公平分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质量公平三个层次,同时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往往由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第二,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均衡发展还应包括学习条件的均等,即在教学内容、教育经费、教育设备、

4、师资水平等方面有相对均等的条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都能获得再教育机会或成功的机会。.1.2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失衡主要体现在教育区域差别、教育城乡差别以及教育校际差别。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矛盾仍十分突出,表现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义务教育资源上,区域差异不仅存在严重的“马太效应”,而且分配仍然很不均衡、很不合理,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横向比较存在显著差距,并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距,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差距又导致了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在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5、,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和程度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加大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把教育资源公平地投放于社会。 但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财政能力,还不具备实现教育均等化的能力。如果把教育均等化当做一种“需求”的话,教育均等化的需求又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从总体上看,它几乎覆盖教育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这种整体反映出来的巨大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实力难以全面满足的,或更确切地说,是无法全面满足的。同时,自从教育开始诞生的那天直到现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要实现这种“稀缺资源”的倍增,其所需的外部资源投入又是相当巨大

6、的,而外部资源也处于“相对稀缺”。那么,在这种资源双重稀缺的情况下,实现教育由一种“稀缺资源”向“充裕资源”的伟大转变,真正达到按需分配,仍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所需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当前无法预计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政策的指导来向教育均等化方向发展,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由于教育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育质量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化离不开教育条件的均衡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全国中小学建设标准。而要想尽快缩小这种校际间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从构建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建设标准入手

7、。2.1.3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2006年我国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该机制要求从2006年起,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但是中小学建设经费问题仍然面对短缺现象。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与布局调整等专项资金每年以几十亿的规模进行专项的转移支付。但这些资金一般都

8、是在补前期发展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中小学长期处于超负荷、低水平维持中的欠账,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建设费投入不足的矛盾。我国中小学建设投入陷入困境,源于缺乏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建设标准,现行的教育财政体制的安排并不合理,各级政府财政能力和应当承担的中小学建设投入责任呈倒挂现象。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能力强,但基本不承担中小学建设的事权责任,而县乡财政能力薄弱,却承担了大部分中小学建设的事权,这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责任的层次下放加重了落后地区和基层财政的负担。而与此同时,中央财政也没能及时对落后地区和基层给予应有保障,从而导致了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建设经费不足,难以达到应有的建设标准。财权与

9、事权不对称,其核心在于不同层级政府对中小学建设经费投入规模责任以及相应的保障机制缺乏规范且具体的制度基础。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最终通过投入不足而集中反映出来,并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第一,中小学建设经费投入主体关系模糊,责任不清。第二,应急性的专项转移支付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无法形成长效、规范的经费保障。第三,东、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的普遍困难与结构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投入不足的矛盾。第四,中小学建设标准体系不健全,财政投入无法完全通过统计指标反映出来,导致在评价经费投入问题时出现严重分歧。2.1.4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食堂是在校学生就餐的主要场所。近几年来,随着加

10、强农村基础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舍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及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小学食堂建设和管理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死角。为了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中小学教育的稳步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得知,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腹地,位于长江南岸清江中游,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是我国中部与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被国家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1998年被列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5年被中国社会科学

11、院评为“2005年度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等城市50强”。恩施属于湖北省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全州乃至州边地区正逐渐成为龙头, 恩施市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在川鄂湘黔都有良好的口碑和形像,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展的需要,学校食堂建设相对滞后,设施配套不到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小学食堂硬件设施大部分没有配套,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不配套的现状与学生集中式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食堂往往在学校是最旧、最破的建筑,餐厅简陋或没有餐厅。冷藏食品柜、消毒柜欠缺,员工更衣间无洗手消毒设施,工艺流程不

12、规范,生产设施老化;粗加工房与库房、炊事员休息室混在一起的现象不在少数,在一所学校的库房里,不足平方米的木柜上储存着食用油、粉面,木柜下面则布满了鼠粪。有些学校条件相当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了硬件设施滞后,滞后的硬件设施又给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留下了隐患。导致卫生管理存在漏洞,学生健康受到威胁。一是多数学校食堂没有按规定领取卫生许可证,没有自觉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查,这就给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带来了隐患;二是一些学校食品质量不高,对学生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学校食堂相当部分是承包经营,承包者受利益驱使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甚至大量经营假冒伪劣食品。有些学校的食用油、商店

13、销售的食品,没有产品名称,没有出厂地址,没有生产日期;三是食堂服务质量不高,学生生活受到影响, 大部分学校食堂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特别是分席管理的食堂,每餐只有一菜一汤,学生没有选择余地,只能被动接受。少数学校以封闭式管理为由限制学生就餐地点,部分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欠佳有鉴于此,应积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学校食堂设施的建设,不仅是学校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各学校也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使食堂设施尽快配套,以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学校进行改造或新建,要把食堂配套设施

14、一并规划,同步建设。继续推动各地农村中小学食堂、饮水设施改善纳入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彻底杜绝农村中小学因经费投入不足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为农村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2.2恩施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恩施自治州位于鄂西南边陲,东临湖北省宜昌市、武汉市,南毗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长江三峡,西与重庆市黔江地区接壤。州府所在地位于恩施市区,距省府武汉市648公里,至重庆市454公里,离长江三峡195公里,与湖南省张家界相距347公里。恩施自治州地处我国第二阶梯东缘,属云贵高原东部延伸部分。境内有四大山脉,即武陵山脉、巫山山脉、大娄山山脉、大巴山山脉。州内最高海

15、拔为3032米,最低海拔的66.8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占29.4%,8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区占43.6%,8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占27.0%。境内地表切割深,沟壑纵横,山体破碎,地形地貌复杂,大河、小溪成树枝状展布,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有“见山不走山”的丘原,有“两山咫尺行半天”的深谷,伏流、溶洞、冲、槽、漏斗、石林等常见。整个地势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较低,阶梯状地貌发育。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州境大面积隆起成山,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间河谷断陷盆地。境内除东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山地外,普遍展布着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l200l

16、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5级面积不等的夷平面,并存在l级河谷阶地,呈明显层状地貌。地表相对抬升,河流向下深切。横贯巴东的长江切穿巫山,形成雄壮的巫峡;清江、酉水、娄水、唐崖河、郁江等河流及其支流,多沿断裂发育,地表切割深,形成程度不等的深切曲流。全州地表深度(相对高度)平均为8128米。州域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迟秋早,雾多湿重,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小气候特征极为突出。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3/100米。海拔3001800米地域的年平均温度在7.817.4之间,长江河谷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区超过18,18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则低于7.8摄时度。州境南北纬度相差两度多,但气温平均差异不明显。全州年日照11601600小时,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