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美丽的黄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504191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唱歌 美丽的黄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唱歌 美丽的黄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唱歌 美丽的黄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唱歌 美丽的黄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唱歌 美丽的黄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唱歌 美丽的黄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歌 美丽的黄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唱歌美丽的黄昏 教学基本信息 : 课题:美丽的黄昏 学科:音乐 学段:第一学期 年级:小学三年级 相关领域: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歌唱,表演,创造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 教学内容: 1. 用 1,2,3 等几个简单的音实行旋律创编, 同时结合图画实行简易的轮唱练习,并模拟钟声创设情景。 2. 学唱歌美丽的黄慧。,通过轮唱及音色的处理,变现歌曲优雅、休闲的意境美。 教学目标: 1. 过程与方法:从简易创编引入,结合手势、图形谱展开轮唱训练,并为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打好基础。 2. 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通过和谐的二部轮唱表现歌曲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歌曲的情调意

2、境出发,激励学生积极创造,参与实践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三拍子二部轮唱歌曲、全曲只有三个乐句,一、二句优美流畅,构成美妙的三度和声,第三句连续的“ do ”音实行描写了“叮咚”的钟声,实际是主音的持续,在二度的轮唱过程中形成了美妙的二部合唱曲,表现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休闲的感受。 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二部轮唱肯定是个难点,于是我从课一开始就实行简易的轮唱,再结合图形谱变化着来实行轮唱和声音处理,引出黄昏,钟声的音乐,直接进入歌曲的主题美丽的黄昏,美妙的钟声,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演唱形式大概是怎么回事。再

3、从歌曲的情调意境出发,通过读歌词,唱歌词,重点解决二部轮唱这个难点,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积极鼓励学生实行实践试验。整个教学过程注重音乐审美的本身,重视学生音乐实践的愉悦。 教学重点: 二声部唱与合唱训练 教学难点: 二声部和谐,音准、音色的充值及音乐情绪表现。 教学准备: 音响、图形谱、钢琴、碰铃 教学过程: 一、教学音程 (一)“一起出发”学习合唱。 1. 学唱第一组“山坡” 1,3 师:大家好,学歌前我们先做个情景游戏。马上要进入我们的情境了,清晨,我们早早的起床,踏着朝露,和太阳公公一起出发,周围安静极了,我们去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爬山。看,我这儿有两座山,我们先一起爬爬着两

4、座山吧。 3 4|5 |5 4|3 | 1 2|3 |3 2|1 | 师:好听极了,一起爬太吃力了,我们现在分两个组一起爬,你们组( a )爬上面这座高山,你们爬下面这座矮山,好让我们分别先站在自己的山脚下。这个组,你们的山脚代表这个音 u (老师弹 1 ),记住你们的音。下一组 u ( 3 )。(老师手势,老师的手持续你们就一直爬,老师收住了你们就停下脚步,看哪个组整齐) 2. 学唱第二组,第三组, 2,4 ; 3,5 师:大家向上爬吧,来到了什么音?第一组是什么音?第二组呢? 看老师手势唱 2,4 ; 3,5 3 三个高音连起来唱 师:我们把前面第一个音连起来唱,小山的同学唱 123 ,高

5、山的同学唱 345 ,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教师指挥)上山下山。 (注: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唱合唱的时候要轻,听到自己的声部和别人的声部,有和面的感觉,很和谐) ( 二 ) “你追我赶”卡农轮唱。 1. 老师与学生“爬山” 师:刚才我们爬得是几座山啊?(两座)好,下面我们来爬一座山,看看这座山很窄很陡,老师先找一个同学活力示范一下: 123|345|543|321|1 | 师:很好,下面我们的两个组要分别爬,这样,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爬得吧,你们来做一个组,唱这段旋律,老师做一组,注意听,看看老师是怎么爬得? 生:一组开始爬上山腰,另一组开始爬,同时,前面哪个组继续爬,爬到山顶。循环。 2.

6、学习两组“爬山” 师:对了,我来领略,我先爬,你们到什么时候进入?生:山腰。师:好,看看我们配合的怎么样。 123|345|543|321|1 | 0_|123|345|543|321|1_| 师:很好,老师记得,上次课,我们在唱草原上的时候,老师指导了大家一种新的唱法,是什么?(卡农轮唱)刚才老师是不是就是用轮唱的方法来唱的?好,下面我们自己来试试。 预案: 师:我们第一次爬山,是两座不同的山,我们同时爬,构成的唱法是?(生:二部轮唱)刚才我们分别爬得山,构成的唱法是?(生:轮唱)很好,我们把唱歌的两种形式都做到了。 二、引出美丽的黄昏欣赏学唱 1. 欣赏歌曲 师:同学们你追我赶爬的满身是汗

7、了。不知不觉。我们的太阳公公伸了一个懒腰,听听?太阳怎么了?(师弹 321 ) 生:下山了 师:为什么? 生:音乐下行 师:下山的太阳叫什么? 生:夕阳,黄昏。 师:夕阳圆圆的,橘红色,宛如一张充满笑容的娃娃脸,在天空中开始缓缓下滑,她得余光给小城披上了一件霞衣,听,远处的钟声慢慢敲响,(老师做嘘)美丽的黄昏来了。(放音乐表演,老师唱) (音乐中)师:大家觉得小城的黄昏美么?(美)用最美的歌声告诉老师。大家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哼唱。 师:这是来自欧美的一首曲子,描绘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大家觉得这首曲子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安逸,舒服,美 师: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体会这种悠闲,雅致

8、的感觉吧。 预案:如果有 ppt ,可以边放黄昏图片,边欣赏音乐,创造意境 2. 学习歌曲 ( 1 )看书(谱例)学生跟老师唱音,时刻强调声音要轻。(跟着琴声唱音,仅前两段) ( 2 )大家感觉,一,二两乐句旋律有什么特点?(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节奏一样) ( 3 )我们用 u 唱,感受音的旋律的变化老师伴奏,注意唱歌的位置。(看看老师给音乐旋律线条)略 ( 4 )师:黄昏太美了,刚才老师最后一个音,像什么?生:钟声。什么样的钟?(哐。哐。)生:大钟。师:对了,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唱第三段) ( 5 )我们钟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有啊?(寺庙,教堂)实心还是空心的?(我们的嘴也要成空

9、心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声?(回音)对了,我们唱的也要有回音的感觉。 ( 6 )再看,老师的钟声是不是越来越小了?为什么?(消失了)对了,我们也要做出这样的感觉。 ( 7 )连起来唱一遍。(起立唱) ( 8 )我们加入歌词一起赞美黄昏吧,注意提醒坐姿。 3. 加入卡农轮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曲子,听听看,他们的演唱与我们有什么不同?(放欣赏)(生:轮唱) 师:刚才我们已经在爬上的时候练习了,那我们来挑战一下黄昏的轮唱。和刚才类似,老师先做个示范,由你们开始唱,你们听听,这首曲子又是怎么轮唱的。(生。) 师:很好,那我们还按刚才的组,我们做一次,要注意聆听自己和他人的声音。 师:我们怎么才能一

10、起结束呢?听老师再来示范一下。(生:当第一组唱到最后两个叮咚是第二组也一起唱)(谱例) 师:很好,我们来演绎一遍。 4. 加入钟声的伴奏(“叮咚”伴奏,也可用碰铃) 师:真是太美了,我们看到,第三段钟声敲响了,你们听这是什么钟声?( 3 1_ )生:小铃铛,小钟声。老师现在要选出几个同学,做我们的小钟声,从音乐一开始到结尾做我们的第三个声部(选一排学生) |3 |1 |3 |1 |. (仅在第二段出现) 师:我们一起来一遍,轮唱加小钟。(看老师的手势,时刻集中注意力,看着老师的指挥) 师:黄昏真是太美了,我们的歌声更美,我们最后来表演一下这个曲子,伴奏总共三段,看老师的板书,第一段我们齐唱,第

11、二段小钟声出来了,随着小钟声第三段我们轮唱。记住了,小钟声从第二段出来到结束。我们总共三个声部,老师做打击乐的声部,我们一起来歌唱美丽的黄昏吧。 预案:也可选一个同学在钟声响起的地方敲碰铃,按原本节奏敲。 三、总结 师:合唱式很美的,加上不同的和声效果,我们的歌曲会很有味道。在演唱上还有很多种唱法,等着同学们去学习,大自然还有很多种美景等着同学们去欣赏,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了,同学们再见。 四,教学反思: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简易而富有效果的二部轮唱歌曲,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通过教学,体会颇深: (1) 有序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美丽的黄昏这一课,教材上只有一首歌曲

12、和用六个音进行编曲创作的一个练习,资料十分匮乏。如果按传统方法上课,虽然很轻松,但无疑是枯燥的,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不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孤立地一块一块教给学生,而是要改变以往以知识为线索的线型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发问题,风景欣赏,实践感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一步步走进音乐。 (2) 因为学生是刚接触双声部的歌曲,并且歌曲中得轮唱有一定的和声要求,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中就能做得尽善尽美。音乐具有弥漫性,音乐的弥漫性也体现在它的消化与吸收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明确了双声部的进行,同时会主动地去表现歌曲意境。但如果要唱到娴熟,完全准确,我想那将需要一个有计划的,长期的过程。所以我给这课的定位是:抛砖引玉,承上启下。 (3) 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本身的素质其实并不高,对于三拍子的节奏感也并不是很强,当第三声进入的时候,两个声部很容易相互的带跑音调,我觉得在这个部分我的引导有所欠缺。 (4) 本节课力求通过创设情境和多种感受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没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表现力,但很遗憾,课堂上参与举手,大胆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想法的学生还不很多,这可能跟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缺乏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