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491429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1、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根本职能就是经济监视,事业单位由于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相应地履行一局部政府职能,而且现代事业单位由于业务形式多样化,管理级次多级化,使管理当局不可能事无巨细地控制单位整个经济活动,这就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内部审计监视机制,监视各经济责任的承当者是否按既定的目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预算等要求,认真履行其承当的经济责任,并揭露违法违规、损失浪费现象以及内部管理中的弊端,以促进事业单位加强管理,进步经济效益。2、效劳职能。审计人员制定相应的审查方案,对整个单位进展系统全面审查,包括财政收支、经济效益以及社会评价等。及时解决发现的问

2、题,协助单位有关指导做好单位内部管理职能,更好的为单位效劳。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最重要的审计部门,其工作开展需要单位人员辅助,然而由于其他部门人员因个人利益排挤审计工作,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此情况之下,就要审计人员充分做好审计宣传工作,调动各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审计工作可以正常完成。二、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审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准确性进展盘查,对财政、财务收支账目进展核对,标准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行为。催促事业单位沿着合法化轨道开展。评价事业单位审计结果的目的是为了让有关部门有按照材料,可以更全面理解到事业单位有关责任。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制度开展,越来越多的事

3、业单位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决策权;所以事业单位有了主要“负责人之后,多少会顾及到其自身利益,为了单位决策准确合法,就要更加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要求(一)对财政资金和经济活动的审计。事业单位为了快速进步单位经济效益,大局部会利用国家资金进展投资工作,然而用国家资产进展投资产生的效益和事业单位经营战略也是严密关联的,所以事业单位的审计范围也要涵盖到单位的收支和财务资金状况。首先要检查单位现有经营状况,全面掌握好单位实际情况,对单位作出的资金活动予以分析,讨论其是否符合事业单位目前开展状况。(二)强化内部监视,进步工作质量。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不能单单依靠审计工作,还要加强各部门互相

4、监视,加强内部管理部门建立工作。尤其是审计部门对事业单位产生的决策要严格监视。严格把控事业单位负债情况和财政资金利用情况。审计部门人员要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审计力量,进步审计质量,保证事业单位各部门整体开展。(三)强化部门工作人员责任感。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具有一定复杂性,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工作质量,要加强对审计人员思想方面建立工作,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专业化审计程度是必备的根本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对审计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积极投身于审计工作。定期承受专业培训,学习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整体进步审计程度。四、事业单位审计工作难点(一)审计目的不明确。对事业单位来说审计部门是监视事业单位内部经济

5、活动的一个部门,审计部门产生在业单位也要效劳于事业单位。然而随着改革深化影响,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查工作逐渐脱离本单位进展工作。比方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有内部审查制度,但是不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导致审查毫无目的可言。(二)制度不完善,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国家公布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中,除了一些行业部门制定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却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内部详细审计准那么和施行细那么,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施行详细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没有法律的强迫性,故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常会遭到被执行部门的

6、抵抗,使其难以落实。(三)审查方法不够创新,内容单一。很多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范围只局限于财务收支方面,而审计方法也一般是在问题发生之后进展事后审计。这就违犯了审计工作为了事前预防财政问题的初衷。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事业单位本来的审计手法已经不太适应社会开展要求。(四)审计人员专业性差。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有非常高的整体素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决定了审计工作质量,也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公开公正性。由于一局部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程度的局限性,在阻碍审计工作开展同时,也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审计人员过多且只限于形式,根本不能有效开展审计工作。(五)审计工作施行困

7、难。在施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局部部门会有一些心理障碍,不愿意承受审计,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审计范围也受到约束,使审计工作无法开展。部门工作人员观念陈旧,认为事业单位消费职能不强,不会产生严重的财政资金问题,审计部门职能也就是账务登记等无关紧要工作对审计工作职能产生严重偏向,所以给审计工作开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五、有策略的开展审计工作(一)充分认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平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担当着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监视,有着其他部门难以取代的地位和作

8、用。审计部门是保障事业单位持续安康开展的关键,做好审计工作不仅保障事业单位利益,也保护国家财产平安。(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标准。对于局部事业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等情况,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和职能,建立健全内部审查机制,为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三)进步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审计人员是审计开展审计工作的主题,事业单位应注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为进步审计工作质量提供根本保证。除了根本的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具备职业敏感性,就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觉到审计工作关键点,具有综合分析才能,做好审计工作。六、结语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作为控制单位运行的关键,随着社会开展对审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各事业单位已经在不断进步审计程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很多缺乏。针对本文以上对事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及重点难点分析,提出简要解决方法,希望给有关审计人员提供参考,进步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度,为事业单位长远开展提供保障。 周淑香单位:吉林省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管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