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46925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摩尔体积的水与一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

2、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衬质势:1/22由于衬质 (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 )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xx: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水,温,湿)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 表示。蒸腾系数:植物每

3、制造 1g 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 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永久萎蔫:2/22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的萎蔫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

4、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植物的最大需水期:指植物生活周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小孔扩散 xx: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 ,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的规律。气孔蒸腾速率符合小孔扩散律。水孔蛋白:存在在生物膜上的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水通道蛋白亦称水通道蛋白。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是:钾、钙、镁、硫、磷、氮、碳、氢、氧等九种元素。微量元素:3/22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约占植

5、物体干重的、600.0010.001%的元素,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七种元素,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极微,稍多既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矿质营养: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理酸性盐:对于( NH4)2SO4一类盐,植物吸收 NH4较 SO4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液变酸,故称这种盐类为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对于 NaNO3一类盐,植物吸收 NO3较 Na快而多,选择吸收的结果使溶液变碱,因而称为生理碱性盐。生理中性盐:对于 NH4NO3一类的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 NO3与阳离子 NH4的量很相近,不改变周围介质的 pH 值,因而,

6、称之为生理中性盐。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离子载体:是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复杂分子,它具有改变膜透性,促进离子过膜运输的作用。4/22如缬氨霉素、四大环物等。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的过程。离子的主动吸收:又称主动运输,是指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离子的被动吸收:是指由于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是不消耗代谢能量的吸收过程,故

7、又称为非代谢吸收。固氮酶:固氮微生物中具有还原分子氮为氨态氮功能的酶。该酶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组成,两种蛋白质同时存在才能起固氮酶的作用。根外营养:植物除了根部吸收矿质元素外,地上部分主要是叶面部分吸收矿质营养的过程。离子拮抗: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可消除单盐毒害现象,这种离子间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为离子拮抗。养分临界期:作物对养分的缺乏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叫养分临界期。再利用元素:5/22某些元素进入地上部分后,仍呈离子状态,例如钾,有些则形成不稳定化合物,不断分解,释放出的离子(如氮、磷)又转移到其它需要的器官中去。这些元素就称为再利用元素或称为对与循环的元素。 K,N,Mg,P.诱

8、导酶:又叫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但如将其在硝酸盐溶液中培养,体内即可生成此酶。生物固氮: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质外体:植物体内原生质以外的部分,是离子可自由扩散的区域,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部分,因此又叫外部空间或自由空间。共质体:指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各细胞间的原生质通过胞间连丝互相串连着,故称共质体,又称内部空间。物质在共质体内的运输会受到原生质结构的阻碍。转运细胞: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转运调节作用的特化细胞,细胞

9、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折叠片层,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溶质内外转运的面积,能有效促进囊泡的吞并,加速物质的分泌或吸收。质子泵:6/22细胞质膜上的 ATP水解酶,其功能是在分解 ATP的同时,将细胞内的 H+泵出膜外,使细胞质的 ph 值升高,同时导致质膜超级化,形成跨膜的质子动力势,有利于细胞外侧的阳离子进过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 CO2和 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 O2 的过程。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类囊体上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至少包括光能转换色素分子,原初电子受体和原初电子供体,其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光合速率

10、:指光照条件下,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 CO2的量(或释放 O2 的量)。原初反应:指植物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是光合作用最早的步骤,反应速度极快,通常与温度无关。光合电子传递链:在光合作用中,由传氢体和传电子体组成的传递氢和电子的系统或途径。PQ 穿梭:在光合作用电子传递过程中,由质体醌在接合电子的同时,接合基质中的质子,并将质子转运到类囊体腔的过程。同化力:在光反应中生成的 ATP和 NADPH可以在暗反应中同化二氧化碳为有机物质,故称 ATP和 NADPH为同化力。7/22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荧光现象:指叶绿素溶液照光后会发射出暗红色荧光的

11、现象。磷光现象:照光的叶绿素溶液,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光饱和现象:在一定范围的内,植物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的增加逐渐变慢,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光饱和现象。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加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指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 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占

12、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CO2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 CO2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光合速率不再继续增加时的 CO2浓度称为 CO2饱和点。8/22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分子。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 ADP转化为 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光系统:由叶绿体色素和色素蛋白质组成的可以完成光化学转换的光合反应系统,称为光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有 PSI和 PSII两个光系统。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 685nm 时,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