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36109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5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珠泉》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珍珠泉》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珍珠泉》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珠泉》教学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珠泉教学设计 珍珠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用“资料袋”导入新课:请阅读“资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国有些什么神奇的泉。2、在我省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温泉,这是我省的一大旅游资源。比如:昆明市安宁的温泉富含矿物质,有调理身心,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誉为“天下第一汤”;在腾冲县的火山群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热气升腾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称为“热海”。我省不少地方还有一些被誉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

2、昆明市黑龙潭的“珍珠泉”,安宁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图片,学生欣赏)3、在课文中,“我”的家乡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板书课题:珍珠泉)设计旨意:通过阅读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感性认识,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准备。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缘故、绽放、干涸”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教师范读课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小组交流:(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你喜欢课文中

3、的那一段,把这段念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设计旨意:通过读、听、议,既使学生从整体上知道课文写一件什么事,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再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观察方法整体感知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应紧扣单元主题,凭借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表达的写作方法。可安排下面3个教学环节:1、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作者按游览过程写了“远看珍珠泉近看珍珠泉珍珠泉美名的由来我在珍珠泉边的遐想”四个部分。)2、根据课文写作脉络,深入阅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观察方法。(1)远看珍珠泉所在的山包有些什么特点?(小山包像个绿色的大绒团。那里树密、草绿、花多。

4、)(2)近看珍珠泉有些什么特点?(泉水绿、清、深。)课文怎样描写泉水“绿”、“清”、“深”的程度?(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清得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泉水很深,水泡从潭底上升到水面要很长时间。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3)“珍珠泉”的美名是怎样来的?(丛潭底冒出的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因此,人们叫它“珍珠泉”。)(4)“我”被珍珠的美景所陶醉,遐想联翩。“我”在这美景中产生了什么遐想?(“我”看着由潭底升起的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水泡,联想到它是“许多快乐的孩子,

5、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看到挑水人桶里漏下的水滴,联想到挑水人“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泼洒了多少珍珠。”)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到“我”对“珍珠泉”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3、从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观察景物的方法?(应抓住重点细心观察,不仅要看清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方位,而且要听清它发出的声音,闻出它的气味,还要展开恰当的联想。)设计旨意:紧扣单元主题,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在分层次的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观察方法。珍珠泉教学设计2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教师在黑板上写“泉”:同学们,这是什么字?它是什么意思呢?拿出字典查一查。教师:对,“泉”是

6、指“从地下流出的水”。、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字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就描写了清澈的泉水,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可是,课题中还有两个字: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二、初读课文,自主质疑、请同学们再次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三、抓住主线,探索交流、珍珠通常晶莹剔透,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下面请大家同学们采取自己

7、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后在小组上交流。、全班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泉水清绿,如晶莹的珍珠。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这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水泡给人怎样的感觉?从哪里感觉它像珍珠?学生感情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全班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一嘟噜一嘟噜”、“扑哧一笑”,还有第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最喜欢的

8、什么样的“珍珠”?把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四、升华体验,延伸拓展、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流露在字里行间,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吗?如果学生回答有难度,让学生通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来体会。在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后,再读这一段。、其实,作家吴然还写过一篇类似的_叫歌溪,老师已经提前发给各个小组。请大家仔细读一读,与这篇_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珍珠泉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教学难点:学习作者

9、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教学用具:媒体资源: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播放珍珠泉教学演示课件中关于泉水的图片及视频结合教学。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二)范读课文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自由读,给_分段。_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降24自然段)。第三段(第56自然段)。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读第二段。(1)

10、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读第三段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_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11、”,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珍珠泉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教学重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泉水,对于没有亲眼见过泉水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可以让他们收集有关泉水的

12、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教师可准备有关泉水的课件或一些图片资料。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2你见过泉水吗?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3师播放泉水图象,读资料袋,了解泉水,引入故乡珍珠泉。二、导语引入自学课文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和伙伴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3学

13、生分组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自学。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2读书检查自学情况: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2)潭水是什么样的?(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说一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交流总结:(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2)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体会作

14、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4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四、拓展学习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珍珠泉教学设计5【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