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30391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2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专题2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别离与计数教案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别离与计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挑选微生物的实验原理,对别离不同微生物能纯熟配制不同的选择培养基 2.分析p 研究思路的形成过程,为本节课的细菌挑选提供思路启迪 3.掌握微生物培养过程的无菌操作 二、教学重点 1.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 2.实验流程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 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

2、氨和CO2 ,这是因为细菌能合成脲酶 。 2.在体外将DNA大量复制的扩增技术被称为DNA多聚酶链式反响,该技术的自动化需要用到一种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我们应该从哪去寻找这种酶呢?到高温环境中去找,聪明的科学家从热泉中找到了一种耐热细菌Taq,从中挑选出了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是因为:热泉的高温条件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 ,那么这个过程是否可以给我们一种思路,这种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如何别离出来? 二内容讲解 1.实验根底知识点讲解 1.1实验室中微生物得挑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 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

3、选择作用。所以通过配制选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等选择目的微生物。 1.2据教材22页左上角的培养基配方答复以下问题: 考虑1在该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的是 葡萄糖 ,提供氮的的是 尿素 ,琼脂的作用是 凝固剂 。 考虑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 具有 选择作用。其选择机制是 只有可以以尿素作为氮的微生物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 1.3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稀释涂布平板法 。除此之外,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1.4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培养基外表生长的一个菌落,来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就能推

4、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展计数。 考虑3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的计算方法是 平均菌落数涂布的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 。 考虑4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 正确的选择稀释度 。 考虑5教材22页案例一,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良吗?假如需要,如何改良? 第 二 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都需要改良:第一位同学需设置重复实验组;第二位同学统计的三个菌落数相差太大,说明操作有误,需重新实验。 1.5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低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

5、,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 菌落数 来表示。 1.6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7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被测试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 一样 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实验组。 考虑6教材22页案例二,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 方案1:其他同学用A同学的土样进展实验。 方案2:A同学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实验设计 21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方案、材料用具、施行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22 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距地表38cm的近中性土壤中,

6、约7090为细菌。 23 别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其目的是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细菌稀释度为104、105、106,放线菌稀释度为103、104、105,真菌稀释度为102、103、104。 24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的培养温度。细菌一般在3037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2528培养57d,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25 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养时间缺乏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点评:菌种中有些菌体增殖快,有些菌体增值慢,所以培养时间要充足,

7、使得每个菌体都能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菌落。 26菌落的特征包括 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 等方面。 考虑8土壤微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等。 27 实验过程 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 2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10 g。将称好的土样倒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进展。 4实验时要对培养皿作好标记。注明培养基类型、培养时间、稀释度、培养物等。 5为了进步效率,在操作时更加有条不紊,应当事先规划时间。 考虑9在研究未知微生物时务必标准操作,以防被致病微生物感染,实验后

8、一定要洗手。 3结果分析p 与评价 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响中,细菌合成的 脲酶 将尿素分解成了 氨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 增强 ,PH 升高 。因此,在以 尿素 为唯一氮的培养基中参加 酚红 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假如PH升高,指示剂将变 红 ,说明该细菌可以 分解尿素 。 七、板书设计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别离与计数 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挑选原理 3、菌落数目的统计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4、设置对照实验应注意的问题和原那么 5、实验设计流程 6、对尿素分解菌得进一步鉴定:在以尿素为唯一氮的培养基中参加酚红指示剂进展培养,假设指示剂变红,那么该细菌能分解尿素。 八、作业布置: 同步解析与测评学考练上相应章节习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从尿素在农业上的重要应用引入,介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类型,进而说明这种细菌的作用是可以合成分解尿素的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络消费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尿素以及分解尿素的细菌形成一定的认识。对于实验中的对照原那么以及生物实验时所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标准,可以通过实验练习进展纯熟掌握。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