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理应急预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4719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监理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监理应急预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目的1三、环境保护监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四、环境保护监理的一般要求4五、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监理6六、路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理要点7七、路面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理要点10八、桥涵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要点13九、隧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监理要点14十、发生环境保护紧急事件须知事项20十一、大气污染事故的监理应急预案21十二、水污染的监理应急预案24十三、噪声污染的监理应急预案25十四、固体废物处理应急预案28 / 一、工程概况本监理项目分为一个标段,其中施工一标段:1桥梁工程:8座桥梁全长共计3278.27m(单幅)。桩基531根,总长11609m;预应力钢筋混凝

2、土现浇连续箱梁共计25联2635.7延米长;30m长预制小箱梁72片边、中梁;25m长预制空心板梁22片。2隧道工程:3座共计长度4225m(单洞);东绕城路1号隧道为连拱式隧道,全长325米;东绕城路2号隧道为别离式隧道,隧道左线、右线各长545米;西绕城隧道为别离式隧道,隧道左线长1265米、右线长1220米。施工二标段: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涵洞工程、挡墙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河道与水闸改造工程、线外工程地方小路改造、天葬台罩棚工程。二、编制目的有效预防、与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或区域环境污染

3、事故,指导和规X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利益和人民群众身体与生命安全。为防止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某某市环城路北段市政工程环保监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三、环境保护监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1、环境保护监理的组织机构框图环保监理组长 总监理工程师:辜运锋环保监理副组长环保监理工程师:韩兵路基、路面环保监理组员 韩兵、伍楚邻隧道环保监理组员 石小刚、陶轲桥梁环保监理组员 李呈垚、邹洪 2、各环保监理人员主要职责 1环保监理组长总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全面负责并保证按合同要求规X地

4、开展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理工作。 审定本项目的环保工作管理规定。 主持编写环保监理应急预案,审查各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指导环保监理人员工作,监视考核监理人员工作情况。 审查、签署环境保护监理月报,通报环保监理情况,主持编制工程竣工后的环保监理报告等。 根据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发生破坏环境事故的处理。 根据需要召开环保监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改良工作。 对环保监理工程师提出的环保工程停工要求作进一步的现场调研,对危与环境保护的事件,通知项目业主,按程序要求下发停工令和复工令。 审批涉与到环保工程的变更设计,并向相关单位提出意见。 2环保监理副组长环保监理工

5、程师的主要职责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本项目的环保、水保等专业监理任务。 组织编制环保监理应急预案。 指导项目环保专业监理业务,与时解决和处理环保监理中发现的问题。 组织对工程监理人员环保培训、学习。 组织项目环保专题会议,检查督促决议的执行。检查各监理组环保监理工作情况,审核各监理组与承包单位上报的环保文件;参加环保事故的处理;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或普遍性环保问题,下发环境保护监理通知书,经检查整改合格后,签发环境保护整改验收单。 审核承包单位编制的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参加环保工程的变更设计审查。 掌握承包单位施工动态,按规定审查、签署并汇编环境保护监理月报与工程竣工后的环保监理报告、环保

6、总结等;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指导项目环保监理工作。 根据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向环保监理组长总监理工程师与相关单位提出环保建议和意见。 完成总监理工程师监安排的其它工作。 3环保监理组员的主要职责在环保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现场安全监理工作。巡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情况;发现违章,马上予以制止并立即向环保监理工程师汇报。担任旁站监理工作的同时,做好环保监理工作。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监理记录中环保内容的记录。四、环境保护监理的一般要求 1、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按设计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有关要求制订了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审查合格后方可同意工程开工。 2、监理工程师在巡视

7、、旁站中,应随时检查施工单位制订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有:是否落实了施工环境保护责任人。是否在施工人员进展环保教育。施工场地的布设是否符合相关环保要求。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是否健全。 施工现场含临时便道、拌和站、预制场等和料场等是否洒水防尘。是否按有关要求采取降噪措施。材料堆场设置环境的合理性即采取措施减少运输漏洒情况。施工废水、渣土、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是否合理。是否按照批准在拟定的取弃土场取弃土,取土完毕后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排水防护和植被恢复措施。 3、如发现施工中存在违反有关环保规定、未按合同要求落实环保措施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应书面指令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签发工程暂停

8、令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与时报告项目业主。 4、施工中发现文物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依法保护现场,并报告有关部门和项目业主。 5、要求施工单位依法取得砍伐许可证后方可按照砍伐许可证的面积、株数、树种进展砍伐,并注意保护野生动物、植物。 6、施工环境保护一般按照如下工作程序进展:根据施工环保监理目标,建立施工环保监理机构。依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环评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编制施工环保监理规划。按照施工环保监理规划、工程建设进度、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编制环保监理应急预案。 依据编制的施工环保监理规划和应急预案,开展施工期环保监理。工程交工后编写施工环保监理总结报告,整理档案资料。参与工程竣工环保

9、验收。7、环保监理工作程序如如如下图:五、施工准备阶段环境保护监理1、生活服务区施工单位的生活区选址根本上应采取避让的措施,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尽可能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并规定: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X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2、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土流失与扬尘等污染。1要求施工单位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按照合同要

10、求建设在征地界以内,并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如此。对于因地形限制等原因建于征地线以外的,施工完毕后均应进展复耕,恢复其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2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与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夜间在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3、临时材料堆放场地、搅拌场地和预制场临时材料堆放场地与拌和场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边界,并砌筑围墙,以便控制对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假设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防止,如此在施工完毕后,必须恢复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场地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

11、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并要求:1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2冲洗砂石料的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展沉淀后排放,局部废水澄清后可用于建筑工地洒水防尘。六、路基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监理要点1、地表清理与结构物拆除环境保护监理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与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表层土壤的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主要监理要点如下:1督

12、促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X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2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局部可作为肥料外,施工单位应与时清运。3施工单位应对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不能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4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X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

13、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2、路基开挖环境保护监理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与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弃渣问题在此也会比拟突出,弃渣场假设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施工中主要监理要点如下: 1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明确开挖X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根据环评报告书的结论对弃渣场进展认定,明确弃渣场的X围。弃渣应在指定X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展堆置。 2预防表层土流失。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

14、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3督促施工单位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支挡措施,防止其流入水体。公路边的临时零星弃渣,应在公路封闭前处理完毕,以免公路全封闭后,难以清理。 4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5土石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降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与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与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展绿化或还耕。 6在雨水充沛地区,督促施工单位与时设置排水沟与截水沟,防止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8督促施工单位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与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确需放炮作业的,应加以阻挡,防护,以防碎石冲击,并减小振动对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