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23772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帮小金鱼换水。【活动目的】1、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等方式来理解虹吸原理,尝试利用虹吸原理帮鱼缸换水。2、尝试根据猜测和理论填写记录表,学习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3、乐意参与实验,对虹吸原理产生兴趣。【活动准备】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鱼缸,针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老师拿好吸管两头,放进鱼缸里,开场往下流水)师:小朋友,我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呼吸,那小金鱼是怎么在水里是怎么呼吸的呢?师:小金鱼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二、视频停顿小金鱼生活在很脏的水里师:看这画面上的小金鱼怎么了?水很脏,需要换水师:那你有什么方法帮小金鱼换水,可

2、以让小金鱼不从鱼缸里出来?幼儿讲述。老师小结: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那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么帮小金鱼换水的?幼儿观看视频,老师捏住吸管两头,一头先放进鱼缸里,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水开场流动。三、探究让吸管满水的方法。师: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换水的?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师:为什么视频中的老师和你用同样的材料,她可以让鱼缸的水流下来,你不可以呢?小结:让我们老师的吸管中有什么机密。观看视频,老师捏住吸管之后,放开一头,里面有水流出来。师:老师的吸管里又什么机密啊?小结:原来老师的吸管里有水啊!那有水的吸管就能给鱼缸换水吗?让我来试一试。老师示范,我先捏住吸管的两头,不能让水流

3、出来啊,要不然可能会失败,一头放进鱼缸里,一定要让它进入水里之后才能放手,另一头对准接水的容器之后就可以放手,看看,我成功了吗?师: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让你的吸管满水,而且没有空气?师:老师这里有几种材料,猜猜看,什么材料可以让吸管满水没有空气,什么不可以?猜好之后把你的猜测结果记在记录表上。幼儿填写记录表。师:谁来说说你的猜测结果,假如你觉得它可以,你准备怎么做?师:你们的想法会不会成功呢?我们一起到后面去试一试,试一试之前,我有几个操作要求,记录表放回凳子后面,4个小朋友一组,每种材料都要试一下,尽量不要让你的水漏在桌子上,因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节约用水,试完之后,要回来把你的记录表填写完

4、好,你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开场行动吧!四、幼儿操作。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实验结果。师:结果已经出来了,看来用针筒来给吸管吸满水是最可行的,那么怎样正确的让你的吸管吸满水,而没有空气呢?这个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那我也要请张老师来帮我一下。两位老师示范:首先,一位小朋友,吸管两头手中拿,对对齐,另一位小朋友,小针筒,手中拿,吸满水,渐渐对准吸管口,轻轻按下小针筒,小眼睛,看看好,吸管满水针筒就停顿,两手捏住吸管头,小心别让水流走。然后就是我们刚刚看的视频,一头放进鱼缸里,到了水里之后,手再放开,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手再放开,水开场流动。师:这个方法学会了吗?那你们可以和视

5、频中的老师一样合作给小金鱼换水吗?幼儿给金鱼缸换水,老师巡回指导。五、老师总结,讲述虹吸原理师:小金鱼说,谢谢你们帮它们换水,刚刚我们做的这个换水实验运用了一种科学原理,叫虹吸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对水的压力把水从高的容器导入到低的容器里,所以你们知道刚刚为什么要把鱼缸放在高一点的小椅子上了吧!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用到了这个虹吸原理。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制作冰花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冰是由水变来的。学习说: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2.认识冰的特征,对冰的变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活动资准备:1.老师熟悉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块冰,制作好的冰花。2.按小组准备空果冻盒

6、(或让幼儿带来)、颜料水、彩色碎纸、棉线。3.幼儿读本人手一册。活动过程:建议一、导入活动:观察连线游戏。1.师生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我们为什么要穿厚衣服呢?2.老师_多媒体第一页。(1)师:小朋友,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呢,我们来玩连线游戏吧!(2)师生一起讨论问题,玩连线游戏,_尝试对不对,一起做出判断。二、多媒体观察游戏。1.老师_多媒体第二页。(1)师::小朋友,请你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呢?(2)师生一起讨论观察,说说是什么,冰的样子跟水有什么不同?2.感受活动-冷冷的冰。(1)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冰块,让幼儿来看看摸摸,说说有什么感觉?(2)引导幼儿用词语来描绘:硬硬的、凉凉的、光滑的。3.老

7、师_多媒体第三页。(1)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用冰块制作的冰灯吧!(2)_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冰灯,听画外音的介绍说明:小朋友快来看啊,这美丽的冰灯你知道是用什么堆砌成的吗?对了,是冰雕艺术家用大大的冰块雕刻成的。看看这匹高头大马,晶莹剔透,好似要跑起来了。这是用冰块雕刻的房子,里面装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一闪一闪,你觉得好看吗?如今小朋友知道了吧,冬天不仅有雪,还有冰灯可以让我们欣赏呢,有时机,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看美丽的冰灯吧!三、观察实验活动。1.欣赏冰花。(1)老师出示制作好的冰花请幼儿欣赏。(2)请个别幼儿来描绘冰花的样子-颜色、形状、摸上去的感觉。2.老师_多媒体第四页。(1)师

8、:冬天来了,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一个美丽的冰花吧!(2)_制作步骤(下一组)理解制作过程:先准备好各种果冻盒、线绳、颜料水、彩色碎纸。将颜料水倒入果冻盒里。上面撒一些彩色碎纸。将线绳的一端放入盒中,然后将果冻盒放入冰箱冷冻。看冰花做好啦,漂亮吗?3.幼儿操作活动。(1)老师示范如何制作冰花:将碎纸放入空果冻盒内。在盒中倒入颜料水,将棉线一头放入水中,一头留在盒外。将果冻盒放入冰箱内,假如是北方的冬天可直接放在户外结冻。(2)老师将操作材料按小组分到幼儿手上,幼儿开场制作,老师巡回做个别指导。(3)老师将幼儿制作好的冰花收在一起(盒子或盘子里)放到幼儿园的冰箱。四、完毕活动。老师小结,收好操作材料

9、。活动拓展延伸1.可以利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容器制作冰花。2.将制作好的冰花拿入房间内或放在温暖的地方,观察冰变水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中班科学领域教案认识大树【活动目的】1、初步分享与树相处的经历。2、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理解他们的作用。3、知道四季树木的变化。【重点难点】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理解他们的作用。【活动准备】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分别装盒子里水彩笔。【活动过程】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大树的各个局部。1、出示神秘的盒子,激发幼儿兴趣。2、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来感知,猜猜是什么?先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再摸一摸是什么感觉。3、翻开盒子看看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这些

10、是什么,在哪里见过?4、小结:这些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就是大树。二、理解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分别有什么作用。1、请个别幼儿凭自己的经历向大家介绍。2、老师小结:树叶是植物进展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树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树枝可以支撑树叶,还可以运送养料。树根从泥土中吸收水分和养料。花传粉后可以结果。果实成熟后有种子。三、请幼儿讲一讲,回忆与树有关的经历。哪里有树?你和大树做过哪些游戏?大树一年四季都一样吗?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活动延伸】到户外看看大树,找找大树的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 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比拟粗细活动目的

11、:1、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和比拟物体的粗细,理解粗细是具有相对性。2、尝试给5个以内物体按粗细进展正逆排序。活动准备:1、筷子、木棒、铅笔、彩笔、记号笔、蜡笔。2、粗细不同的吸管假设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3、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粗细不同的物体)活动过程:一、 开场局部 谈话引入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孙悟空有一个很厉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变粗也可以变细。二、根本局部1、老师出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请幼儿说一说(1)哪个粗?(2)哪个细?(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2、老师通过变变变的游戏出示不同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3、游戏变变变 老师说变粗时幼儿两手做出粗的样子,

12、(教案.出自:.)师说变细时幼儿两手做出细的样子,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三、活动完毕比拟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拟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1、观察实物,区别粗细。(1)老师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导幼儿观察哪根粗,哪根细。(2)分别出示铅笔、蜡笔和记号笔,幼儿比拟粗细。(3)出示三支笔让幼儿比拟最粗和最细。老师小结:判断哪一种物体是粗还是细,一定要通过两样以上的物体进展比拟,才能区别它们的粗细。2、摸一摸,比一比。(1)老师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细不同的物品。(2)做游戏奇妙的口袋。游戏规那么:老师出示一支水彩笔,请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比水彩笔更粗的

13、物品,每个幼儿一次摸出一样的物品。3、幼儿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细的。老师小结:手臂细,大腿粗;小腿细,大腿粗;手指头细,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细等。4、尝试用5种以内的物体按正逆顺序排序。(1)出示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引导幼儿用吸管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出来。(老师巡回检查)(2)老师出示4个粗细不同的纸筒,请个别幼儿按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集体检验)(3)发操作材料,让幼儿把5棵树从粗到细和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老师巡回检查)(4)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儿排对,老师给予鼓励。5、老师小结:在给物体排序时,假如是按从粗到细的顺序排序,就

14、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拟继续排。假如是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序,就要把最细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来比拟继续排。这样就能准确的排出物体的粗细。中班科学领域教案拱形蛋壳【活动目的】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一样、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假设干。2、老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

15、作感知。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一样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二、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 的分散现象。3、老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三、知识迁移,理解薄壳构造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