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23673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九课劝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单元 第九课 劝学1一、双基夯实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狐假(借助,利用)虎威/不假(借助)思索B冰,水为(做,凝成)之/行将为(被)人所并/为(为了)之奈何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专心致(尽,极)志/闲情逸致(兴致,情趣)D劝(劝勉,鼓励)学/劝(用道理打动人)导/劝(劝说,阻止)架【答案】B(“为之奈何”的“为”当“对付”讲,是动词)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不复挺(直)者声非加疾(快)知(同“智”)明C绝江河(渡)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

2、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答案】C(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斯天下之民至焉C朝济而夕设版焉D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A(“焉”:兼词,于此)4下列加点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A BC D【答案】A(其中夹杂着妻子与儿女长江祭祀用的猪、牛、羊古今相同借助、凭借)5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不可以已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非能

3、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C(均表对原因的推断,A已:停止;罢了。B绝:横渡;隔绝的。D而:却;就,顺承。)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以为轮,其曲中规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答案】D(A.“生”通“性”;B.“”通“煣”;C.“知”通“智”)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答案】C(A.“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4、B.“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D.“水”:名词作动词,游水)8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1)青出于蓝(2)冰寒于水(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以为轮(6)金就砺则利(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1)(3)(5)(7) B(1)(2)(5)(6)C(2)(4)(7)(8) D(3)(5)(6)(8)【答案】B二、文本精品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912题。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蓝色的染料B木直中绳 墨线C虽有槁暴 晒干D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答案】A(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

5、染料。)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A青:靛青,颜色深;B为:冻结成,做成;C然:这样;D望:远看,希望。)1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为轮,其曲中规。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C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D问其人,本长安倡女。【答案】CD(A代词,它的;B代词,那里的;CD都是代词,那。)1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2自然段开头的两个比喻,说明学习能使人提高和发展。B“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经过人工改造,客观事物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同理,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

6、日参省乎己”。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D“假舆马”“假舟楫”等比喻,说明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弥补不足。人的资质本来差距很大,但通过学习可以补齐。【答案】D(最后一句不对。“君子生非异也”说明人的资质差距不大。)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也;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身面向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共立河岸,友曰:“能越

7、此乎?”丁一士应声耸身而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丁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田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自题诗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敢因恃尔心无虑,便向崎岖步不平。”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节选自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注】过厅:过道,厅堂可以通行的地方。田侯:即田功,字松岩,纪晓岚的朋友。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

8、的一项是()A足甫及岸甫:刚刚B敢因恃尔心无虑 敢:岂敢C不虞岸已将圮 虞:担忧D便向崎岖步不平 便:立刻【答案】C(虞:预料。)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B恃财者终以财败不赂者以赂者丧C田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答案】B(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A项,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点出地点状语,从/介词,点出施动者,表被动;D项,“者”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翻译为“的人”/语气助词,放在时间名词之后,作状语,起舒缓语

9、气作用。)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丁一士见河不宽而恃己擅纵,意外丧生,说明他缺乏预见灾难和临危应变的能力。B本文先记叙后议论,中心是一个“恃”字。有所擅长,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味有恃无恐却往往会引来悲惨的结局。C田侯自题诗于劳山杖上是想用自己登山的亲身经历来勉励世人:即使前路崎岖,只要心中没有顾虑,坦然面对,也会走出困境,步向平坦人生路途。D月夕花晨,伴我前行,如此良辰美景在纪晓岚看来是“可贵而佩”的。【答案】B ( A项“缺乏预见灾难的能力”的说法有点过头;C项田侯的自题诗用意是想告诫世人:在路途平坦的时候也要提防暗藏的危险;D项纪晓岚“可贵而佩者矣”的是田侯居

10、安思危的意识。)16断句和译句。(1)用斜线“/”给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素 不 习 水 但 从 波 心 跃 起 数 尺 能 直 上 而 不 能 旁 近 岸 仍 坠 水 中 如 是 者 四 力 尽 竟 溺 焉(2)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友招使还,应声又至。_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_【答案】(1)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跃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者四/力尽竟溺焉(2)朋友向他招手,(示意)让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又回来了。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参考译文:我们村里,有一位叫做丁一士的人,身手矫健,力气很大,加上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和轻功,两三丈

11、高的建筑物,他可以纵身而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他可以翩然而过。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我曾经请求见识一下他的技艺。他便叫我站在过厅当中,我的脸朝向前门,他一跃就站在了前门外面,恰好和我面对面。当我转身面向后门时,却见他早已站在了后门外面,和我对面而立了。这样反复转了七、八回。大概他只需稍稍纵身一跃,就能轻易飞越屋顶。后来,丁一士路过杜林镇,遇见了一位朋友,朋友便请他到桥边一家酒店饮酒。两人饮得尽兴,便一齐站在河边观看风景。他的这位朋友说:“你能越过这条河吗?”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便已到了河的对岸。朋友向他招手,示意他回来。丁一士随着声音纵身一跃又跳回来了。但是,他的脚刚刚碰到岸边,没想到河岸早

12、已坍塌,靠近水站立的地方已有了裂纹,丁一士没有看见,错误地踏在上面,河岸顿时崩塌二尺多宽,丁一士随之掉进河里,顺着河流往下漂。他素来不识水性,只能在波涛之中跃起几尺高,能往上跳起却又不能跃到河的对岸。这样反复几次,力气终于用尽,最后淹死在波涛之中。大概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还要大的。倚仗钱财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钱财而失败;倚仗权势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权势而失败;倚仗智谋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智谋而失败;倚仗气力的人,最终一定会因为气力而失败。(一个人如果)有所倚仗,就胆敢涉险,这是常理啊。田侯在滦阳买了一根劳山拐杖,自己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说:“月夕花晨,伴我前行,路上遇到平坦的地方也要提

13、防倾斜,怎么能够因为有所倚仗你就心里没有顾虑,马上朝着崎岖的地方走去呢?最终只会走向险地。”这真是亲身经历过才能说出来的话,值得(我们)珍惜并且佩服啊!四、高考热点17将后面的四组短语按照语意连贯的要求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只填序号)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_。_。_。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般美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山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

14、曲线江面弥望着一抹抹深深的碧色,让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答案】(由山写到水,由宏观写到微观)18用一句话为下面的一段文字写出一个恰当的开头。_。比如,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适应能力特别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崇尚忠孝节义的人特别讲诚信,不仅自己不搞坑蒙拐骗,也痛恨他人言而无信、制假售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特别体谅国家,体谅别人,往往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为国家、为企业分担责任;平时尊老爱幼的人大都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致富之后不忘乡里邻里,能带领大家一同致富。这样,投资者放心了,行商者舒心了,打工者安心了,经济就能得到发展。【答案】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19请仿照下面示例,再写两个句子,使之和例句构成排比句。要求结构相同,修辞一致。例句: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