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18389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历史论文】浅谈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论文摘要: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 价值的文物;而近几年才引起国人重视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 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文化 遗产的不同特性以及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的关系分 析,得出结论,文化遗产亟需与当代设计挂钩以此来 谋求二者发展

2、的光明大道。只有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 丰富文化遗产资源的传统化样式;以当代的设计语言 转化文化元素,以当代的设计创意产业转化传统文化 产业;以当代的品牌设计转化传统生产,文化遗产才 能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当代设计才能更加丰富有内 涵。关键词:文化遗产 当代设计 地域性 民族性传 承发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的古物收藏,形成一定章法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十九 世纪的法国。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接触国际上的有关思 潮和文献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有关学者在 文化遗产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做了不少研究,相关的实 践工作也都有所展开。基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

3、的历史瑰宝文化 遗产成为我们当务之急应该考虑的。遗产是生活的内容和元素,也是生活的参与者和 塑造者:保护遗产不应仅仅局限在 风貌”而应使遗 产在其价值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在当代生活中发挥积 极作用。当代设计作为媒介,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平 台。一、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 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财富依 存。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而近几年才引起国人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 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二、当代设计当代设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

4、设计,指上个世纪30年代包豪斯运动以来,从欧美扩展到全世界的 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动 画设计等。近几十年,当代设计发展迅速1、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最根本的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确定 的规范关系,建筑就是人际关系的空间模式。一切建 筑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 原则、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尺度。尤其在东西方建筑的比较中,以中国建筑为代表 的东方建筑都是以近人的尺度营造建筑外观、空间和 环境。即使是高大壮丽的宫殿,寺庙,也不是超乎寻 常的夸大尺度,而是有所节制,把握适度的扩大。而 西方的高大的哥特式建筑或罗马穹顶的教堂,都疯狂 地追求高直的空间和宏大的穹窿,无视了

5、人与空间的 亲和力。2、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宽广的内涵,除了包括为美化 环境而设计的 艺术品外,还应包括 偶发艺术” 地 景艺术”以及建筑界所称的 景观艺术”等。也就是说人 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构成的要素。.三、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一)、文化遗产的不同特性1、世界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性的象征代表,它是世界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地域性是文化遗产在空间上所呈现出来的根本特 征,是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属性。可以说,每 一处文化遗产都与一定地域的文化紧密相关,都必然 反映某一地区的影响,是某一地域标示性的符号。不

6、 同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烙印,世界上的每 一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造就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不 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性 的因素沉淀于该民族的精神与行为之中,并形成丰富 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全球范围内 广泛深入的交流、碰撞和重构,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 优秀的传统文化日益消失,这其中,一些推动与倡导 世界成为一体的发达国家是始作俑者。从工业革命到被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到信息时代, 这种高速的发展在为我们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 得

7、人们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设计艺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也日益走向趋同。笔者认为仅某一文化一枝独秀的结果是不理性的 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可怕的,人们应该开始关注文化本 土化问题以及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关注不同民 族的历史生命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国际社会也在 20世纪后半期逐渐形成了 各国的文化遗产乃是全人 类共同文化财富”的理念,逐步达成了 保持文化的多 样性,挽救正在消亡的各民族文化,就如同保护濒临灭 绝的稀有种属一样,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永续,意义特 别重大”的共识。3、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特性。文化遗产之所以能成为遗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原因就是其拥有一定特质的文化特

8、征,即某种意义上 的教化功能。传统文化遗产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 涵,如威尼斯宪章指出的,文化遗产 饱含着从过 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 证。”传统文化遗产是民族或群体文化的基础部分,蕴 含着该民族或群体最深的传统的文化根源,反映了他 们的生活、生存方式,以及该民族或群体特有的思维 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体现出某一民族或群 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踪迹。因此,传统文化遗 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宝贵的文 化资源。不同民族或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模式,共同 丰富、充实和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强化了传 统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二)、文化遗产与当代设计发展的

9、同向性1、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之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文化 传承。设计也是如此,德国的设计冷峻、严谨,北欧 的设计温馨、雅致,富有人性化,而中国为代表的东 方设计典雅、大方有韵味。2、本土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也是时 尚的”文化遗产与设计本土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向。不管是文化遗产还是当代设计,都只有以它的本 土性和个性特色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3、创新性:创新永远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 任 何事物都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命力。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传承如此,当代设计更是如此。所以创新是二者未 来发展的共同必然趋势。(三)、文化遗产亟需与当代设

10、计挂钩 文化遗产是现代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巨大资源和宝贵财富,是已经形成,经过长时间的锤炼、磨合, 集中了某一地域某一时代某一文化精神的精华产物, 也是得到了人类和社会认可的历史瑰宝。设计是一个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向前 的发展过程,设计要发展,必须有所借鉴有所承载, 通俗一点来说需要有所养分。文化遗产恰好能充当营 养丰富的养料。所以,当代社会,文化遗产亟需与当 代设计挂钩以此来谋求二者发展的光明大道。只有以当代设计观念转化丰富文化遗产资源的传 统化样式;以当代的设计语言转化文化元素,以当代 的设计创意产业转化传统文化产业;以当代的品牌设 计转化传统生产。文化遗产才能得到

11、更好保护与传承, 当代设计才能更加丰富有内涵。(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以美国西雅图煤气厂为例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这是全球第一个以资源回收 方式改造的公园。这个1906年为提炼煤气而建的厂 区,1950年由于开始供应天然气而被废弃了,1970年景观设计大师查理德?海格巧手独创,将锈迹斑斑的 工业设备化成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让煤气厂公园成 了西雅图最负盛名的公园之一,这里是眺望西雅图中 央区优美天际线的最佳之地,可以让人体会距离所带 来的美感,也让人明白西雅图何以被称为 翡翠之城”煤气厂公园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厂设备全 部拆除,把受污染的泥土挖去并运来干净的土壤,种 上树林、草地,

12、建成如画的自然式公园,但这将花费 巨大。啥格决定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 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 抹去。经过有选择的删减后,剩下的工业设备被作为 巨大的雕塑和工业遗迹而被保留了下来。东部一些机 器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被覆 盖在简单的坡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将工 业设施和厂房改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的 做法,使原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的工厂保持了其 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工业废弃物被用作公园一 部分的做法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建筑成本,还实现了资 源的再利用。美,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定 律,更不会局限于特定的形式。传

13、统的美学观点认为 废弃的工业景观是丑陋的,没有价值。而美国景观设 计师查理德?每格在对西雅图煤气厂遗址进行改造时, 用创新的眼光对待它,在他眼中,铁锈的肌理像是历 史留下的印迹,珍贵而富于魅力,因此对它进行了选 择性的保留,形成了独特的美。在这片工业废弃地上, 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等不再是破 败消极的、肮脏丑陋的,相反,它们体现着人类工业 智慧的美,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最真实的美,是 这块土地遗留给人们的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 纪念意义。以中国风的设计风格为例所谓中国风格,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具有 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一种传统艺术流。中国风的设计 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式,

14、无疑是一种好的设计策略, 设计语言,设计表达。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各种传统技艺、各种民俗活动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是几千年来人与自然磨合,通过人民的智慧传承、 沉淀下来的精髓。 天人合一 ” “庸之美”这些民族的 传统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格设计的文化基础。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借笔墨抒情,化物为意, 以和谐、静虚为美,追求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风格并不是简单的中国元素的堆砌,而是对传统 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相结合,以现代 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设计作品,不仅 能让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其思想精髓得益发扬光 大,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设计的

15、语言要素。它具有两 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深情 演绎;一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当代 设计。通过对传统与当代文化的提炼,对传统、典雅 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靳埭强的设计就是传统文 化与当代设计结合的很好范例。他是运用了中国传统 的水墨画,加上一些中国传统的元素,结合现代设计 的手法而成的传统却不古板,现代却颇有中国特色的 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当然,这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 产与当代设计巧妙结合。四、结语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人类共同所 拥有的无价之宝。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被认为 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以设计提炼文化遗产 中的精髓,把握其中的精神实

16、质,将文化遗产更好地 传承并发扬更是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推波助澜。今天, 历史文化遗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从 人民群众到社会个人,从国家政府到新闻媒介,社会 遗产的意识正在飞速高涨。对于与遗产有关的 活”本 身构成遗产内容的物质环境和规划设计正日益引起人 们的重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面对社会文化错综复 杂的今天,保护好千百年来祖先遗留下来的瑰宝,传 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表达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和尊重,融入当代的研究与制造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设计中创造优秀的作品。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