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18133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重点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两份汇编二附答案解析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魅B力C黄D冈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2a2+a3=3a5B(3xy)2(xy)=3xyC(2b2)3=8b5D2x3x5=6x6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周长为30cm,则它的另两边长分别为()A6cm,18cmB12cm,12cmC6cm,12cmD6cm,18cm或12cm,12cm4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Ax=2Bx2Cx2Dx25长为

2、10,7,5,3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6已知ab=3,ab=2,则a2ab+b2的值为()A9B13C11D87已知=5,则分式的值为()A1B5CD8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A3B4.5C6D7.5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因式分解3x3+12x2+12x=10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0.00000000034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计算(2m2n2)23m2n3的结果是12若分式的值为0,

3、则x=13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AB=BD,则B的度数为14计算20165122016492,结果是15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cm16如图,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P与BA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垂足为点P,若BAC=84,则BDC=三、解答题(共72分)17计算下列各题:(1)(2)3+0()2(2)(x2+y2)(xy)22y(xy)4y18解方程: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20如图,点E,C在BF上,BE

4、=CF,AB=DF,B=F求证:A=D21如图所示,ABC的顶点分别为A(2,3),B(4,1),C(1,2)(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写出A1、B1、C1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22甲、乙两个工程队计划参与一项工程建设,甲队单独施工30天完成该项工程的,这时乙队加入,两队还需同时施工15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1)若乙队单独施工,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2)若甲队参与该项工程施工的时间不超过36天,则乙队至少施工多少天才能完成该项工程?23如图,RtABC中,ACB=90,AC=BC,点D在斜边AB上,且AD=AC,过点B作BECD交直线CD于点E(1)求

5、BCD的度数;(2)求证:CD=2BE24如图,CA=CB,CD=CE,ACB=DCE=,AD、BE相交于点M,连接CM(1)求证:BE=AD;(2)用含的式子表示AMB的度数;(3)当=90时,取AD,BE的中点分别为点P、Q,连接CP,CQ,PQ,如图,判断CPQ的形状,并加以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四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魅B力C黄D冈【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魅”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力”不是轴对

6、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黄”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2a2+a3=3a5B(3xy)2(xy)=3xyC(2b2)3=8b5D2x3x5=6x6【考点】整式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a2与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B、应为(3xy)2(xy)=9x2y2xy=9xy,故本选项错误;C、应为(2b2)3=23(b2)3=8b6,故本

7、选项错误;D、2x3x5=6x6,正确故选D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cm,周长为30cm,则它的另两边长分别为()A6cm,18cmB12cm,12cmC6cm,12cmD6cm,18cm或12cm,12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三角形的一边长6cm,分别从6cm是底边长与6cm为腰长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三角形的一边长6cm,若6cm是底边长,则腰长为:(306)2=12(cm),6cm,12cm,12cm能组成三角形,此时其它两边长分别为12cm,12cm;若6cm为腰长,则底边长为:306

8、6=18(cm),6+61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舍去其它两边长分别为12cm,12cm故选B4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Ax=2Bx2Cx2Dx2【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母不为零分式有意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分式有意义,得x+20,解得x2,故选:D5长为10,7,5,3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三角形,选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解答】解:选其中3根组成一个三角形,不同的选法有3cm,5cm,7cm;3cm,5cm,10cm;5cm,7cm,10cm;3cm,7cm,1

9、0cm;能够组成三角形的只有:3cm,5cm,7cm;5cm,7cm,10cm;共2种故选B6已知ab=3,ab=2,则a2ab+b2的值为()A9B13C11D8【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2=a22ab+b2,32=a2+b222a2+b2=9+4=13,原式=132=11故选(C)7已知=5,则分式的值为()A1B5CD【考点】分式的值【分析】已知等式左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变形,整理后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 =5,即xy=5xy,则原式=1,故选A8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

10、过点D作DEBC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A3B4.5C6D7.5【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BC,可求得CDE=30,则可求得CD的长,又由BD平分ABC交AC于点D,由三线合一的知识,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C=60,AB=BC=AC,DEBC,CDE=30,EC=1.5,CD=2EC=3,BD平分ABC交AC于点D,AD=CD=3,AB=AC=AD+CD=6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因式分解3x3+12x2+12x=3x(x+2)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11、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3x,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3x3+12x2+12x=3x(x2+4x+4)=3x(x+2)2故答案为:3x(x+2)210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0.00000000034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41010【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 000 000 034=3.41010,故答案为:3.4101011计算(2m2n2

12、)23m2n3的结果是【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负整数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而结合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答案【解答】解:(2m2n2)23m2n3=4m4n43m2n3=12m2n1=故答案为:12若分式的值为0,则x=1【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的值等于0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1=0,且x10,解得:x=1故答案是:113如图,在ABC中,AB=AC,且D为BC上一点,CD=AD,AB=BD,则B的度数为3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AB=AC可得B=C,CD=DA可得ADB=2C=2B,B

13、A=BD,可得BDA=BAD=2B,在ABD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解答】解:AB=AC,B=C,CD=DA,C=DAC,BA=BD,BDA=BAD=2C=2B,又B+BAD+BDA=180,5B=180,B=36,故答案为:3614计算20165122016492,结果是403200【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20165122016492=2016=2016(51+49)(5149)=20161002=403200;故答案为:40320015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9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由折叠中对应边相等可知,DE=CD,BE=BC,可求AE=ABBE=ABBC,则AED的周长为AD+DE+AE=AC+AE【解答】解:DE=CD,BE=BC=7cm,AE=AB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