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18035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大连模拟)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下图所示)向中国供气。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叙述,符合管道运输特点的是()A.占地少,灵活便捷B.成本高,效益好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2.中俄天然气合作对于中国的意义表现在()A.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B.消除环境污染C.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D.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解析】1选D,2选C。第1题,管道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性差,投资大,运转成本低,连续性强,运输流体安全可靠,故选D。第2题,强调对中国的影响,排除A、D,可减轻环境污染不可能消除污染,排除B,可促进我国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故选C。(2012安徽文综)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3、4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19910.1010.120.148.151

3、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3.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B.C.D.4.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解析】3选B,4选D。第3题,以正选法为例:项,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不正确;项,根据图中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州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正确;项,根据

4、图中的纬度可知,该州北部纬度较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中部和南部纬度较低,光热充足,适合作物的生长,正确;项,根据图中居民点的分布可知,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正确。第4题,运作“水银行”的目的是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说明在“不需要调剂”时,就没有水的交易;该州中部和南部地区聚落密集、农业用地集中,不论是节水技术的改进,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价过高,均不会出现水的“0”交易,只有中部和南部水资源充足时才会出现水的“0”交易。【知识拓展】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加州调水工程是一项宏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渠道南北绵延千余千米,纵贯加州,其输水能力各渠段不同,设计最大渠段输水

5、流量达509m3/s,年调水总量达140余亿m3,为加州南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现已发展灌溉面积133多万hm2,使加州南部成为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出口基地,并保证了以洛杉矶为中心的1 700多万人口的生活和工业等用水。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5、6题。5.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B.C.D.6.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B.C.D.【解析】5选C,6选D。第5题,我国中部地带能源较多,其能源自给率很高,对应曲线;我国东部地带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发展较快,耗能多,

6、能源自给率很低,需要从外地大量调入能源,对应曲线;我国西部地带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能源开发力度加大,其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应曲线。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带为我国东部地带,根据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了解不难选出答案。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79题。7.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B.C.D.8.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

7、,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9.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解析】7选B,8选D,9选D。第7题,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第8题,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工程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不能自流;该工程主要沿河分布、耕地占用较多;该工程跨纬度5左右,线路长度500千米左右;该输水线路沿河构筑,以平原地形为主。第9题,该工程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因而有利

8、于减小洪水危害。【加固训练】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回答(1)、(2)题。(1)丹江口地区较北京()A.进入雨季晚B.年降水量少C.下渗作用弱D.水资源丰富(2)大量调水后,汉江的丹江口下游()A.水体污染减轻B.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C.航运能力提高D.河流对河道侵蚀作用增强【解析】(1)选D,(2)选B。第(1)题,丹江口地区在长江流域,与地处华北平原的北京相比,进入雨季早、年降水量多、下渗多、水资源丰富。第(2)题,大量调水后,会使汉江的丹江口下游水量减少,致使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读Z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

9、量最大的河流B.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11.关于图中N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电B.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C.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D.火电【解析】10选D,11选B。第10题,图中Z河流为珠江,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注入南海。第11题,图中N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该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降水丰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同时贵州、云南一带煤炭资源较丰富,因而输出的电力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5

10、延安模拟)2013年9月29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隧道工程隘岭隧道贯通。至此,西气东输17座隧道全部贯通。读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26分)(1)为什么将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大部分干线与西气东输二线线路并行修建?(2)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三线有何优势?【解析】第(1)题,管线并行修建有利于节省工程投资;同时也是解决区域能源紧张的重要举措。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三线的气源地更广,覆盖面更广,功效将更明显。答案:(1)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多个省区市的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2)气源地广,气源更加充足;覆盖面更广,效益优势更加明显。13.(能力挑

11、战题)读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30分)(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中线方案的调水地主要在丹江口水库,该处海拔高于调入地区,基本可实现自流供水;同时汉江的水质较好。第(2)题,东线工程经过黄淮海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产生过程从潜水位上升、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第(3)题,对调出区可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对调入区可从缓解能源紧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分

12、析。答案:(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2)黄淮海平原。产生过程: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东线北上江水的水位,东线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又因为该段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短暂雨季外的其他时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或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