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15816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密封线学校姓名密封线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函授考试旅游管理专科旅游心理学考试试卷B 2011级福州榕西职专 教学点(中职校)学生 学号 本试卷共有五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题分2015103223100得分得分一、 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旅游者在入住酒店以前大都经历了旅途的长途跋涉,所以希望很快地办完入住手续进入房间休息,解除旅途疲劳。这体现了旅游者在前厅( )的心理。A、求尊重B、求安全C、求快捷D、求方便 2、( )是旅游行业的“软件”,与旅游硬件设施有机结

2、合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A、旅游服务B、旅游交通C、旅游娱乐设施D、旅游景区3、把青蛙投进沸水,它会立即蹦出。但是,当把它放进常温水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就不会觉得烫,也不会作出激烈的反应,这就是感觉的( )的缘故。A、相互作用B、适应性C、对比性D、理解性4、著名的(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A、法国B、德国C、美国D、英国5、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6、在态度的结构中,( )是最稳定的因素。 A、认知B、情感C、意向D、客观对象7、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A、人的心理B

3、、个性心理倾向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8、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哪种自我状态之中?( )A、父母自我状态B、儿童自我状态C、青年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9、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旅游者情绪、情感的特殊性。( )A、兴奋性高B、波动性大C、感染性强 D、感受性强 10、( )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A、审美感知B、审美想象C、审美理解D、审美情感 11、想要正确地处理旅游者的投诉,首先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能( )。A、正确认识投诉事件本身及投诉者B、真心诚意地解决问题C、不可与旅游者争辩D、维护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12、按照群体在成员心

4、目中的地位来划分,可以将群体分为( )。A、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C、松散群体和集体D、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13、“十一”、“春节”黄金周等假期的调整和延长会促使人们选择外出旅游,主要是通过( ),使人们潜意识中隐藏着旅游意识,从而表现出旅游兴趣。A、暗示B、模仿C、服从D、从众14、当我们去某景区景点时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景点介绍中往往运用古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或评价,这就是一种借( )来影响旅游者的方式。A、信息力量B、榜样力量C、强制力量D、专家力量 15、旅游者希望得到最好的服务,又希望便宜省钱,即旅游者存在( )。A、性格角色冲突B、个体内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C、个体外不同

5、角色之间的冲突D、角色內冲突 16、家庭群体对于旅游者的影响表现在家庭形态与( )。A、家庭生命周期B、家庭成员构成C、家庭文化D、家庭收入 17、下列选项中( )不是客我交往的特殊性表现。A、兼顾性B、同一性C、短暂性D、不对等性 18、导游对行程中的旅游者的心理影响不包括( )。A、消除旅游者的迷茫不安B、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C、激发旅游者的兴趣D、影响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19、礼仪的基本原则是( )。A、“约束自己,尊重他人”B、“为他人着想”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B、自觉

6、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C、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D、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得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称为_。它主要包括机体觉、运动觉和_三类。2、人的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_、紧张性、_、周期性和选择性。3、_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它是动机的_,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4、_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5、_又称为“刺激反应理论”,代表人物有_和斯金纳。6、态度的_由态度的强度和对象的属性决定。7、根据巴甫洛夫对神经系统特点的研究,结合古希腊医生_对气质

7、的分类,可以将气质划分为四种典型类型:多血质、胆汁质、_、抑郁质。8、在日常生活和具体活动中,人们的情感体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_、激情和热情。9、朱光潜的谈美和_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形成。10、_是旅游者行为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重要的参考群体。得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家庭生命周期2、旅游动机3、参考群体4、知觉的理解性5、审美“距离说”得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1、什么是旅游心理学?(2分)它的研究任务有哪些?(5分)2、如何培养对旅游者察言观色的能力?(10分)3、如何使旅游者态度转变?(5分) 4、对

8、旅客投诉的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个过程?(10分)得分五、案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1、一位客人来到总台,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向服务员提出房价七折的要求。按酒店规定,只向住店六次以上的常客提供七折优惠。这位客人声称自己也曾多次住店,服务员马上在电脑上查找核对,结果没有发现这位客人的名字,当服务员把调查结果当众说出时,这位客人顿时恼怒起来。此时正值入住登记高峰期,由于他的恼怒、叫喊,引来了许多不明事由好奇的目光。问题:(1)服务员应如何处理类似事件?(12分)(2)处理类似事件应特注意什么问题?(3分)2、一位很有身份的西欧女士来华访问,下榻于北方一家豪华大酒店。酒店以VIP(重要客人)的规格

9、隆重接待。这位女士很满意。陪同入房的总经理见西欧女士兴致很高,为了表达酒店对她的心意,主动提出送她一件中国旗袍,她欣然同意,并随即让酒店裁缝量了尺寸。总经理很高兴能送给尊敬的西欧女士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礼品。几天后,总经理将做好的鲜艳、漂亮的丝绸旗袍送来时,不料这位洋女士却面露愠色,勉强收下。几天后女士离店了,她把这件珍贵的旗袍当作垃圾扔在酒店客房的角落里。总经理大惑不解,经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客人在酒店餐厅里看见女服务员多穿旗袍,而在市区大街小巷,时髦女士却无一人穿旗袍,因此她误认为那是侍女特定的服装款式,故生怒气,将旗袍丢弃。总经理听说后啼笑皆非,为自己当初想出这么一个“高明”点子懊悔不已。问题

10、:请你评析是那个洋女士不讲情理,还是酒店不对?(8分)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函授考试旅游管理教育专科旅游心理学B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A 3、B 4、C 5、B6、B 7、D 8、B 9、D 10、D11、A 12、A 13、A 14、D 15、D16、A 17、B 18、A 19、B 2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内部感觉,平衡觉2、对象性,层次性3、兴趣,重要表现形式4、感知环境5、行为学习理论,巴普洛夫6、偏爱7、希波克拉底,黏液质8、心境9、文艺心理学10、家庭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

11、小题2分,共10分)1、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家庭的发展过程,即一个家庭从诞生开始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直至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指以需要为出发点的,维持和推动旅游者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实质动力,是激励人们采取一定行动的动力源泉。3、参考群体参考群体是指对个人的评价、期望或行为具有重大相关的事实或想象中的个人或群体。它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因此因人而异。4、知觉的理解性个体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解释并把它放进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更深刻的感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5、审美“距离说”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于

12、20世纪初提出“距离说”。布洛认为,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作出审美反应。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1、什么是旅游心理学?(2分)它的研究任务有哪些?(5分)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人群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中相关人群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发展旅游心理学的理论体系;2)研究旅游者心理活动及其规律;3)研究服务心理;4)研究旅游企业员工心理;5)研究旅游管理心理。2、如何培养对旅游者察言观色的能力?(10分)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1分)良好的观察力的基本培养途径是练习。主要有四种培养观察力的方式:1)比较异同,对不同特征的旅游者进行对比,找出他们的异同点;2)全面把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忽略细节;3)细致入微的观察;4)善于通过总结和学习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要点4分,展开5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旅游者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等,进行“察言观色”,进而对他们进行定位。对旅游者“察言观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衣冠服饰;2)体形、肤色、面部轮廓、发色、发型;3)随身物品;4)语言特点;5)表情和眼神;6)肢体语言;7)生活习惯。(4分)3、如何使旅游者态度转变?(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