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14522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3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一、基本思路: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二、目标与要求: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三、主要内容:1、班

2、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3、)。6、“问题学生”的转化。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1)班级工作常规(2)主题班会2、难点: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五、措施与方法: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

4、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六、部分课程说明(一)困难学生的转化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二)

5、班团活动的组织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三)班主任常规工作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

6、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七、工作安排:1、课时安排参考:(1)班级工作常规15课时(2)主题班会6课时(3)实践活动指导6课时2、阶段重点建议:(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2)第二学期指导重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3、培训指导工作日程安排表(略)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二)一基本思路: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二目标与要求: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

7、级管理。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三主要内容: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

8、价等)。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问题学生”的转化。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四重点与难点:重点:(_)班级工作常规(_)主题班会难点: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五措施与方法: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拓宽指导的途径。指

9、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六部分课程说明(一)困难学生的转化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

10、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教学建议: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二)班团活动的组织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教学建议: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三)班主任常规工作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

11、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教学建议: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七工作安排:课时安排参考:(_)班级工作常规课时(_)主题班会课时(_)实践活动指导课时阶段重点建议:(_)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_)第二学期指导重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培训指导工作日程安排表(略)初中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计划(三)一、基本思路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二、目标与要求: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2、指

12、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三、主要内容: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

13、(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6、“问题学生”的转化。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1)班级工作常规(2)主题班会2、难点: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五、措施与方法: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

14、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六、部分课程说明(一)困难学生的转化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

15、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二)班团活动的组织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三)班主任常规工作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