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域和水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86710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流域和水系(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什么是流域和水系?答:流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因地下水分水线不易确定,习惯上将地表水的集水区称为流域。河道干流的流域是由所属各级支流的流域所组成。流域面积的确定,可根据地形图勾出流域分水线,然后求出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河流的流域面积可以计算到河流的任一河段,如水文站控制断面,水库坝址或任一支流的汇合口处。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或水系。2、河流的分段及其特点是什么?答:每条河流一般都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等五个分段。(1)河源。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2)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它的

2、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3)中游。中游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4)下游。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到处可见,河曲发育。(5)河口。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比较严重。3、水尺与水位指的是什么?答:水尺是直接观读江河、湖泊、水库、灌渠水位的标尺。水尺的历史悠久,直至现代仍在广泛使用。河流或者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离某一基面零点以上的高程称为水位。水位的单位是米,一般要求记至小数2位,即0.

3、01。以水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可绘出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水位过程线。4、变化曲线基面是指什么?答、变化曲线基面是指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在水文资料中涉及的基面有:绝对基面、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四种。 (1)绝对基面。是将某一海滨地点平均海水面的高程定义为零的水准基面。我国各地沿用的水准高程基面有大连、大沽、黄海、废黄河口、吴淞、珠江等基面。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为中国第一个国家高程系统,从而结束了过去高程系统繁杂的局面。但由于计算这个基面所依据的青岛验潮站的资料系列(1950年1956年)较短等原因,中国测绘主管部门决定重新计算黄海

4、平均海面,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并用精密水准测量接测位于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得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和1956年黄海高程的关系为: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已于1987年5月开始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同时废止。 (2)假定基面。为计算测站水位或高程而暂时假定的水准基面。常在水文测站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而一时不具备接测条件的情况下使用。 (3)测站基面。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假定的固定基面。一般选为低于历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点以下0.51.0。 (4)冻结基面。也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

5、种固定基面。一般测站将第一次使用的基面冻结下来,作为冻结基面。5、流速是指什么?答、流速是指水流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渠道和河道里的水流各点的流速是不相同的,靠近河(渠)底、河边处的流速较小,河中心近水面处的流速最大,为了计算简便,通常用横断面平均流速来表示该断面水流的速度。6、径流与径流量是指什么?答、流域地表面的降水,如雨、雪等,沿流域的不同路径向河流、湖泊和海洋汇集的水流叫径流。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的径流量。径流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径流量是陆地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7、流量的表示方法及其度量单位是什么?答:(1)流量Q 。指单位

6、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各个时刻的流量是指该时刻的瞬时流量,此外还有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等。 (2)径流总量W。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以所计算时段的时间乘以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就得径流总量W,即W=Q。它的单位是立方米(m)。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流量为纵坐标点绘出来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线和横座标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径流量。 (3)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则径流深R

7、(mm)由下式计算:R=Q / (1000A)(4)径流模数M。一定时段内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流量称为径流模数M。它的常用单位为m3/(skm2),计算公式为:M=(5)径流系数。为一定时段内降水所产生的径流量与该时段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计。8、径流的形成过程如何?答、从降雨到达地面至水流汇集、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为了在概念上有一定的认识,可把它概化为两个阶段,即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 1.产流阶段。当降雨满足了植物截留、洼地蓄水和表层土壤储存后,后续降雨强度又超过下渗强度,其超过下渗强度的雨量,降到地面以后,开始沿地表坡面流动

8、,称为坡面漫流,是产流的开始。如果雨量继续增大,漫流的范围也就增大,形成全面漫流,这种超渗雨沿坡面流动注入河槽,称为坡面径流。地面漫流的过程,即为产流阶段。 2.汇流阶段。降雨产生的径流,汇集到附近河网后,又从上游流向下游,最后全部流经流域出口断面,叫做河网汇流,这种河网汇流过程,即为汇流阶段。9、减免洪水灾害有哪两类措施?答、多年的防汛实践告诉我们,减免洪水灾害有两类措施,一类称工程措施,也称改造自然的措施,是按照人们的要求以修建工程的手段来达到减免洪灾的目的;另一类是非工程措施,即利用非工程手段改变灾害的影响,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例如天气预报和洪水预报等,这类措施又称之为适应自然的措施

9、。10、什么是季风?答、随季节而改变的大范围盛行的风向称季风。季风是一种气候现象(如我省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这种盛行风向的变换是由于两种下垫面(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的季节变化所造成。11、什么是气候带?答、根据地面气候纬向分布的相似性,划分与纬圈大致平行的带状气候区(有极地气候、温带气候、副热带气候、热带气候、赤道气候),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纬度50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自东向西又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12、降雨强度与等级如何划分?答、降雨强度与等级: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称降雨强度,按降雨强度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等级。 降雨强度

10、与等级 单位:mm雨强12小时降雨量24小时降雨量等级小雨R125R2410中雨5R121010R2425大雨10R123025R2450暴雨30R127050R24100大暴雨70R12140100R24200特大暴雨140R12200R2413、如何形成暴雨?答、降水是复杂天气过程的产物,暴雨更有其特殊性。降暴雨时,必须有充沛的水汽,对流层下部气温要高,并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给。而后重要的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使气层不断上升,使水汽凝结成云和降水;连续不断将平流输送来的水汽,向高空输送,形成降水的过程能持续循环地进行,这一过程还要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移动要缓慢或具有重复出现的特

11、点。14、台风是什么?台风生成于热带海洋上,是一个直径约为几百公里的暖性涡旋。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涡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时,称热带低压,风力达89级时称热带风暴,1011级称强热带风暴。当中心风力12级时称台风。台风登陆不仅风强雨急,常常造成暴雨洪水灾害。台风暴雨通常发生在89月。15、暴雨监视一般有哪些?答、暴雨监视一般有雨量站观测、测雨雷达和卫星云图监视等手段。雨量站定点定量观测,测雨雷达能定性测得半径100km左右区域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及变化情况,根据卫星云图上云的分布可确定各种天气系统,如锋面、台风等的位置、移动和变化。16、天气预报是指什么?答、天气预报是指预测今后天气变化趋势。天气

12、预报方法多种多样,相互配合。主要包括以天气图气象卫星雷达为主要手段的天气学预报方法;以解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方程为主的数值天气预报方法;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的统计预报方法;短期及中期天气预报以天气学方法为主。长期和超长期以统计预报方法为主,数值预报方法正处在初创阶段。大气中的降水过程,包含有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形成降水的复杂物理过程不太清楚,另外,在形成降水的过程中,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制约了天气预报的精度。降水预报也就成了天气预报中最困难的问题,虽说天气预报的技术手段发展很快,短期预报降水(13天)定性较有把握,但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量)精度尚难保证

13、,410天的中期预报以趋势为主,其精度更难保证。17、洪水监测和预报是防汛抢险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斗争中,及时、准确的水情和预报是指导防汛采取防御措施的科学依据。现就洪水监测、影响洪水的主要因素、洪水预报等内容分述如下。18、几个水文常用名词解释是什么?答、水位是指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水面离河底的距离称水深。计算水位所用基面可以是以某处特征海平面高程作为零点水准基面,称为绝对基面,常用的是黄海基面;也可以用特定点高程作为参证计算水位的零点,称测站基面。水位是反映水体水情最直观的因素,它的变化主要由于水体水量的增减变化引起的。水位过程线是某处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横座标为时间,纵

14、座标为水位。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径某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常用单位是每秒立方米。流量与水位相似,也可按时间顺序用流量过程线表示。径流是指陆地上的降水汇流到河流、湖库的水流。水系是指河流的干流及其各级支流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我国习惯上把较大河流及其支流所属范围称为某河水系。流域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线(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水系和各级支流都有相应的流域。19、洪水监测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答、洪水监测系统是由采集洪水信息的水情站网以及实时水情信息传递、接收、处理等部分组成。20、水情站是指什么?答、水情站是指提供河流、湖泊、水库或其他水体的水情、雨情等实测要素的水文和气象站的统称。21、雨量和水位

15、的采集方法是什么?答、雨量和水位的采集方法是人工和自记观测相结合,部分站实行了遥测;流量测验主要使用流速仪法。水情站应按照水情任务书要求准确及时地完成测报任务,遇大洪时要力争做到“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22、目前水情信息传递方式是什么?答、目前水情信息传递方式主要依靠邮电部门的电信线路系统和自建无线报汛网络。23、影响洪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由降雨到水流汇集至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径流形成过程。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降雨、蒸发、下渗、地下水等。降雨数量、强度、过程及其在空间分布对径流的形成和变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蒸发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之一,由降雨转变为径流主要损失就是蒸发。其中湿润地区年降水量的3050%,干旱地区的8095%都耗于蒸发,其余部分才作为径流量,流域蒸发时刻都在进行,它主要是通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雨间蒸发来影响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降落的雨水透过地面进入土壤的过程称下渗。降雨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一部分成为土壤含水量,以后逐渐蒸发掉;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径流。地下水在汛期对洪峰的作用并不大,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