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82500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教案生命的林子2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领悟出一个要想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领悟出一个要想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师再板书:玄奘:无法成名方丈潜心苦修决意离开以林为喻,劝导点拨终成名僧二、文本细读、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节-理解玄奘为什

2、么要辞行。法门寺是怎样的一座寺庙玄奘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快速阅读课文的一至三节,画出关键词语说一说。(1)理解名寺之名:香火鼎盛、晨钟暮鼓、香客如流。(2)理解玄奘之难:静思养神、潜心修身,青灯黄卷、苦苦习经-想成材,理解劝说之对:名满天下、水深龙多,出人头地难;偏僻小寺、阅经读卷,才华很快显露。(3)理解辞行之决:点拨: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很多人都认为宁可做蛇头,不做龙尾,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心理,玄奘拿定主意要离开。2、学习第四至九节-理解方丈的启发点拨。当玄奘把这个想法告诉方丈时,方丈并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却让玄奘选择留在了法门寺,读读课文,想想方丈用了怎样的方法留住了玄奘和同桌读读课文

3、讨论一下。(1)理解方丈和玄奘的第一次对话。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愿做太阳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2)方丈带玄奘看了这两处地方。课件出示一处小山头,一处大林子,大家来看,同样是松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3)理解方丈与玄奘的第二次对话。方丈的话很朴实,很自然,玄奘开始时也不明白,但细细琢磨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找出方丈的语言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同学交流。指名读一读:出示重点内容齐读: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他们就成了薪柴啊!(4)我感觉方丈很了不起,并没有说一句要留下玄奘的话,却让玄奘留了下来。仔细读读课文描写方丈的有关内容,想想他的哪些言行特别打动人交流:体会方丈的劝解技巧

4、-巧妙设喻,两相对比,深入浅出,以理服人。该怎样读这段话试读、指读、评议、再读。(5)一个人的成长与松树的生长有着相同的道理。此时,面对法门寺与野山小寺,你觉得玄奘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四、回归整体对比启发1、方丈带玄奘到林子里去之前,曾经问他,原作太阳还是原作烛火。现在你觉得玄奘做了太阳还是做了烛火2、玄奘一心想出人头地,如果玄奘选择山野小寺会出人头地吗3、听了方丈的话,玄奘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五、尝试辩论,促进迁移出示:如今,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那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也就是选择生存环境时,许多人都回选择容易显示自己才华的环境,这样很容易出名。而这种想法与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恰恰相反,那是不是肯定不正确呢我觉得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地去看。课后,我们可以搜集有关的资料,来一场辩论。板书设计:玄奘:无法成名方丈潜心苦修决意离开以林为喻,劝导点拨终成名僧教学反思: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