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77360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n 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分支众多的科学:n 为什么说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脑,而不是心脏? n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吗? n 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 n 喜、怒、哀、乐是怎样产生的? n 你了解你的智商吗? n 为什么同卵双生子的人格更相似? n 为什么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人格更相似?n 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吗?n 你会使用学习策略吗?n 你知道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吗?n 为什么在人际印象中形成第一印象很重要?n 怎样判断心理健康? n 参考书籍: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编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心理学与生

2、活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n 本章的关键词心理学对象 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研究目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目标n 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n 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n 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n 列举心理学的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n 用自己的话说说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n 知道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n 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n 列举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至少各5个n 用自己的话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的n 叙述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及研究程序n 记住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术语

3、:被试、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样本、抽样、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实验组、控制组n 简要说说心理学以下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与实验法。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n 什么是心理学?主要内容n 一、心理学的任务n 二、心理学的对象n 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和测量n 心理学研究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每一种心理事实都有质上和量上的特点。 n 例如:成就动机解释和说明n 心理学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心理事实的描述,而应从描述和测量中进而探求其规律。解决“为什么”的问题。n 心理现象存在不同层次的规律。n 例如:遗忘规律预测和控制n 解决怎么做的

4、问题。二、心理学的对象n 个体心理n 个体心理与行为n 社会心理 n 社会心理与行为 n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n 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n 意识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对自身的觉知 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 n 无意识 :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n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n 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如说话、攻击、散步等,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如任何部位的肌肉活动,甚至神经系统的电活动。n 人的行为受起内隐心理活动支配。n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n 心理学有时也叫作研究行为的科学。n 社会心理

5、n 人际关系n 人际互动n 团体的动力与特征n 个体社会化n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三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n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n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或交叉科学,也有人称为边缘科学。n 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第二节 心理学的源流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墨菲心理学家们一、心理学流派n 构造主义n 机能主义n 格式塔心理学n 行为主义n 精神

6、分析学派n 认知心理学n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学派( structuralism )奠基人:冯特(W.Wundt,1832-1920)著名代表人物:铁钦纳(E.B.Titchener)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把人的经验(意识)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 强调内省法。n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以及发现它们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n 这一学派强调实验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就是内省。n 实验

7、内省法,即让被试报告自己在变化的实验条件下的心理活动,然后由心理学家考察被试经验中所引起的变化。(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创始人: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名代表人物: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杜威(John Deway,1859-1952)安吉尔(James Angell,18691949) 基本主张:人类的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詹姆斯认为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

8、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三)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代表人物: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n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整体,或称“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明确指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n 人的知觉和意识并不等于、也不能还原为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整体大于部

9、分之和,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四)行为主义(behaviorism)n 华生的行为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n 他把反应区分出先天遗传的反应和后体习得的习惯反应,认为行为主义就是要发现后者的学习过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规律,实现预测行为和控制行为的目的。n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n 主张四种客观的研究方法n 观察法 n 条件反射法 n 口头报告法 n 测验法(行为测验)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n 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科学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n 极端排斥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研究

10、的重要性,窄化了心理学的内涵,又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新行为主义代表斯金纳n 操作行为主义n 行为矫正n 教学机器n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直接描述行为的科学n 他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n 应答性行为是指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比较被动,由刺激控制n 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比较主动,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n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如游泳、写字和读书等。n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n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 n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但强化增加的不是某一具体的反应,而是反应发生的概率

11、。 n 行为的关键在于操作及其强化依随。 n 让鸽子学会在盘子中啄食n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n 如果在一个已经通过条件化而增强的操作性活动发生之后,没有强化刺激物出现,它的力量就会削弱。 n 反应的消退表现为一个过程。 n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分化n 是指通过安排强化动物条件反应的某一个特征,如速度和持续时间等,动物可逐渐形成有选择的反应。 n 让鸽子学会只在红色的盘子中啄食。n 强化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作用n 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 n 积极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消极强化物是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可增强该反应。 n 条件性强化 n 是指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强

12、化刺激反应反复匹配联合,那么这个中性刺激也具备了强化的性质。 n 强化的程序 n 间歇强化,分为固定强化和非固定强化两种。 新的新行为主义n 班杜拉(Bandura)接受了新行为主义思想方法的训练,又结合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观点,成了一个相当强调人的认知功能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调节机制的社会学习理论家。n 他被称为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被认为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代表。n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或观察学习理论n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由

13、于观察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时候情境中发生的,所以这种学习也称为社会学习。n 观察学习有以下特点n 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n 并不依赖直接强化n 具有认知性n 不等同于模仿n 观察学习的基本类型n 直接观察学习n 抽象性观察学习n 创造性观察学习n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n 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n 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表象表征言语表征) n 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n 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 n 交互决定论n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实验play(五)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n 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n 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一起治愈率几个神经症

14、病例,并与1895年合作出版癔病研究,这本书通常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开端。n 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弗洛伊德n 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最初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而现在它变成了一门科学的名称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n 精神分析既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又是研究潜意识活动的理论。n 精神分析是指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n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n “精神过程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n 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n 关于意识的理论。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