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71762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测试(答案不全)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测试姓名 等第 一、看拼音写词语。wi zhung ji zh chng nu x mi x mu y ji( ) ( ) ( ) ( ) ( )ch fng zh xn w g p sa k di hn ning( ) ( ) ( ) ( ) ( )二、用“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魔爪(zho zhu) 凌晨(ln lng) 挑衅(xn xng) 搜查(su shu)包扎(z zh) 立即(j j) 强迫(qing qing)当天晚上(dng dng)友谊(y y) 夹击(ji ji) 号召(zho zho) 明晃晃(hung hung) 三、填写同音字。1、jin ( )灭 (

2、 )细 ( )职 ( )熬 ( )强 ( )苦2、wng ( )图 兴( ) 名门( )族3、hu 咽( )要道 ( )子 诸( )4、fng ( )火 ( )利 山( ) 蜜(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万( )俱寂 众( )悬殊 ( )不及防 同仇敌( ) 震耳( )聋 如火如( ) 抱头鼠( ) ( )仁( )义 五、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用词不可重复)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_ _地听讲,_ _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从不_ _地乱说一气,总是说得_ ,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他写起作业总是_ _、_ _,作文更是_ _、_ _。六、修改病段。(提示

3、:四个错别字,两个标点符号错误,四个病句)晨会课上,李小明给同学们讲起了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因为他的声音有些嘶哑,但是讲得妙趣横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眼睛全集中在讲台上。他精采的讲述赢得了同学们激烈的掌声。大家决定以后遇到任何困难也因该向许三多一样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七、按要求完成练习。1、诸葛亮对鲁肃说:“这件事情你得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2、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改为反问句) 3、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写为双重否定句) 4、照例子写成语。崇山峻岭(并列式) 、 、 、 5、照例子写句子。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仿写: ,如果害怕 ,那它永远不能

4、。 6、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荡漾,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里,似行画中。上联:春 水 荡 漾 船 如 天 上 行,下联:_ _。7、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1字。3月3日,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八、课文回顾。1、在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 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

5、事变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3、半截蜡烛 本文通过记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 一家三人与突然闯入的 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的事,赞扬了他们的 和强烈的 主义精神。4、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 时期, 将军无微不至地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将她们 的经过,体现了他的 和 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5、夏日绝句: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女词人 。作者借 讽 ,借赞颂 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 、 的可耻行径。九、阅读理解。 (一)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谁成者饮酒。”一

6、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先或有功德的人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门客。卮:古代饮酒用的器皿,相当于“壶”。文中是一卮的意思。1、解释词语。固: 安: 遂: 亡: 子: 终: 吾: 持: 2、解释句子。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画蛇添足”比喻什么行为? (二)抬起头来做人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

7、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

8、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li li)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 )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 )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

9、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1、在文中用“ ”选择正确的读音,在( )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2、解释词语。量力而行: 3、“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前者”指 4、“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后来在妈妈的追问下,他才开了口,而一开始,他为什么“想说什么,却没开口”?(提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男孩家境如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 5、小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6、当老师在班上宣读小男孩的捐款时,同学们会有怎样的反应?请展开想象,描写截然相反的两种,注意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展开细致的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