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674209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城校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_ 姓名:_ 学号:_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考试试卷A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使用班级:08级各班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30闭90开 共9页,共3道大题 空白答题纸5页题号一(20)二(20)三(60)总分(100)阅卷人签字得分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成绩无效。以下内容为闭卷作答,包括第一题(共40小题)、第二题(共10小题),时间为30分钟!请掌握好时间。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

2、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C.传统理论的深刻影响 D.自然科学的坚实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 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

3、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A.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B.革命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A.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问题 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7.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形

4、而上学D.诡辨论8.在由一系列的范畴和规律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和实质地位的是A.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9.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是A.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 B.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C.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10.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是A.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B.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C.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12. 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是A.从

5、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B.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C.从实践到认识D.从认识到实践13.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有用 B.是否多数人承认C.是否是领袖人物所言 D.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1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理性思维B.逻辑证明C.历史结论D.实践15.正确的价值评价,应该看其A.是否与领袖观点相一致 B.是否与人民、人类整体的利益相一致 C.是否具有可行性 D.是否具有合理性16.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D.反映论和先验论17.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依据是A.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D.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1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C.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方式19.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动力C.主要动力D.重要动力20.是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分水岭2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由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决定的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决定的

7、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决定的22.货币的产生,没有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2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D.直接剩余价值的生产和间接剩余价值的生产2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具体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社会

8、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26.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通过制定A.垄断价格实现的B.生产价格实现的C.市场价格实现的D.生产成本实现的27.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是A.商业资本 B. 金融资本 C.产业资本 D.借贷资本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参与制” B.“个人联合”C.“代理制”D.“公私合营”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相互分离的垄断资

9、本主义C.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30.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31.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巴黎公社工人起义 D.资本论的发表3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A.改革实现的 B.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实现的 D.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33. 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斯大林3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10、.唯物史观 B.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国家政权3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B.民主集中制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36.“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38.作为历史性概念,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

11、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39.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集中体现在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B.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争C.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 D.为建构和谐社会而奋斗争40.“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党的最高纲领是A.实现共产主义 B.建构和谐社会C.实现“天下为公” D.实现“大同世界”得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叙述正确的是A.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

12、会主义的具体途径D.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最终目的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是A.世界的本原统一于物质B.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C.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和反映D.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领袖人物的主观想法推动的3.关于辩证的唯物论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生,其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4.关于唯物辩证法叙述正确的是A.联系和发展

13、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B.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可能性与现实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内容与形式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C.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5.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观点是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的本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D.认识过程就是要达到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

14、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7.下列说法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的是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C.垄断组织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8.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D.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9.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的基本特征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已经不起决定作用B.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