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67049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至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一)做题时间:_至_ 家长签字:_共_分钟 日 期:_月_日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7. (4分)如图是A、B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假设A、B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m1、混合后的质量均为m2。(1)A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1_ m2。(填“”或“=”或“”)(2)B组药品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1m2,请解释原因;若该实验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3)有同学认为白糖和水混合前后的质量也相等,说明该实验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8. (3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汽油为什么能除

2、去衣服上的油污?(2)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含NaHCO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原理。19. (3分)在实验室中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2)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什么?20. (4分)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无色澄清溶液;取少量所得

3、溶液,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后沉淀完全消失。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一定不含什么物质?(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二)做题时间:_至_ 家长签字:_共_分钟 日 期:_月_日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7. (4分)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2)相同质量的液态水和气态水所占体积不同。(3)水中加入少量蔗糖,静置一段时间,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1

4、8. (3分)懂得一定的灭火知识有利于防火自救,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灭”字是一个会意字,它意味着灭火可采用什么原理?(2)通常所说的“水火不容”意味着灭火的另一主要原理是什么?(3)请再举出一种不同于上述两种原理的具体灭火方法。19. (3分)利用下列装置可以进行金属性质的探究。(1)将锌片浸入A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种即可)(2)将锌片浸入A溶液中,有气体生成,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种即可)(3)利用B装置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装置B中的金属片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别选择什么物质?(写出一组即可)20. (4分)如图是

5、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B中尖嘴导管处有“喷泉”产生,A中的分液漏 斗和集气瓶中可分别盛放什么物质?请写出两组。(2)若要使B中的水倒流入A中,A中的分液漏斗和集气瓶中可分别盛放什么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组。(3)若要用B来测定A中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该如何进一步完善?(用文字或图示表示均可)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三)做题时间:_至_ 家长签字:_共_分钟 日 期:_月_日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7. (3分)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化合物的是_,从微观角

6、度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是_。(2)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 (3分)化学和人类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某些城市实施的亮化工程中,由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遍布大街小巷,请你想一想作为灯饰外壳的物质应该具有怎样的性质?(答出三点)19. (3分)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如图所示,其中A、B为体积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分别装有相应的药品。请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如果B气球胀大,A气球无明显变化。(2)如果A气球胀大,B气球无明显变化,请分别写出发生的 复分解反应和化合反

7、应。20. (5分)下图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重要的实验。 (1)说明A实验最终没有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因。(2)一段时间后,B中的实验现象是_。(3)C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4)写出C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2013年中考化学简答题专项训练(四)做题时间:_至_ 家长签字:_共_分钟 日 期:_月_日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7. (2分)用微观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8. (3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火柴在太空中为什么划不着?(2)过生日时,用嘴吹灭蜡烛所用的灭火的原理是什

8、么?(3)野炊时,将灶内木柴架空火会越烧越旺,这是为什么?19. (5分)(1)稀盐酸中存在的粒子除了水分子还有哪些?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来。(2)稀盐酸可以除铁锈。稀盐酸中哪种粒子使铁锈溶解了?写出你的探究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20. (4分)几位同学在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1)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请你帮他分析原因。(2)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参考答案】专项训练(一)17. (4分)(1)=

9、(2)混合后有CO2气体放出,烧杯中总质量减少 ;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3)不对。白糖和水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8. (3分)(1)汽油能够溶解油污。(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锅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3)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19. (3分)(1)2KClO3 2KCl +3O2或2KMnO4K2MnO4 +MnO2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2)C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0. (4分)(1)一定含有Na2CO3

10、,一定不含Na2SO4和CuSO4。(2)向中所得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有NaCl存在。专项训练(二)17. (4分)(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液态水和气态水的分子间隔不同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二者都含有OH-18. (3分)(1)隔绝氧气(或空气)。(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19. (3分)(1)CuSO4或CuCl2或Cu(NO3)2(2)H2SO4或HCl(3)金属片为Fe、Ag,溶质为CuSO4或CuCl2或Cu(NO3)220. (4分)(1)H2O2溶液

11、和MnO2 水和CaO(2)NaOH溶液和CO2(或水和NH4NO3)(3)在尖嘴导管处安橡皮管和导管,并将导管伸入量筒中专项训练(三)17.(3分)(1)C C物质的分子由两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2)O2 + 2H2 2H2O18.(3分)透光性好、耐腐蚀、耐高温、绝缘、熔点高、热固性、可塑性好等。19.(3分)(1)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复分解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化合反应:CaO + H2O = Ca(OH)220.(5分)(1)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集气瓶内的压强无明显变化。(2)铁钉表面生锈

12、(3)点燃未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4)Fe2O3 + 3CO2Fe + 3CO2 CO2 + Ca(OH)2 = CaCO3+ H2O专项训练(四)17.(2分)(1)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二者都含有H+18.(3分)(1)太空中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2)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9.(5分)(1)H+ 和Cl-(2)将铁锈(或氧化铁)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即可证明水分子、Cl-不能使铁锈溶解,使铁锈溶解的是H+。20.(4分)(1)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2)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稀盐酸(也可能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含氢氧化钠时变蓝),证明猜想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