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60090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程-三年级上册《篮球—原地运球》-名师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平二(三年级)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 三明市三元区东霞小学 王海霞一、 设计理念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下,本课以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新课标内容标准为依据,在充分体现小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这项技能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本课旨在通过各种有效辅助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体验、合作中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技能,在练习中匹配体能练习,提高运动量和强度,做到技能体能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各种不同姿态的运球体验、两人或多人一组的合作运球形式,丰富了学练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

2、习原地运球动作技能创设了有利条件。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形式的组织、师生的评价,让学生在学练中懂得肯定同伴,在练习中学会诚信,让体育教学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身”“心”“社”和谐发展。二、教材分析小篮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和游戏性较强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欢。小篮球教学能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提高对球体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等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价值。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是:两脚屈膝前后站立,运球手同侧脚在后,异侧臂体前平屈。五指分开掌心突出,手臂带

3、动手腕手指按压球的中上部,运球高度到腰部,膝关节随手臂运球节奏上下起伏。根据技能动作的特点,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练形式,在准备部分先让学生尝试并学会五指分开掌心突出的持球动作,然后让学生体验手腕带动手指拨地滚球的感觉。在基本部分先坐姿体验五指分开掌心突出,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的中上部的运球感觉,接着跪姿体验小臂带动手腕手指按压球动作,然后站姿体验膝关节随手臂运球的节奏上下起伏,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双手同时演示正误动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直观对比出技能动作学习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技能的效率,在方法选择中尝试探索新途径。在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巧妙设计了组织形式和评

4、价环节,让学生在学练中学会交往、懂得肯定和诚信,让技能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有效载体。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级,各方面还缺乏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活泼好动。所以我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练习手段,兴趣的引导,让学生在技能学练的过程中始终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练的效率。三年级的学生普遍肌肉力量较差,动作不易协调,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篮球,但没有系统的学会篮球技能,球性不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准备部分设计了大量熟悉球性的活动,在技能教学环节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打好篮球基础,在学练中提高兴趣,感受成功。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5、:知道并能做出篮球原地运球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型和动作,体验运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感觉。(二)体能目标:通过手臂支撑及移动、蹲撑跳、两脚交换跳等身体素质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三)情感目标:在合作运球中,乐于和同伴积极配合,友好相处,讲诚信、守规则。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型。难点:手臂带动手腕手指,上下肢协调用力。六、本课的教学组织策略本课的教学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始终围绕原地运球这一主题。设计了多种姿势的拨地滚球(体验手腕带动手指拨球的感觉);坐姿、跪姿、站姿三种高度的原地运球(随着运球高度逐步增高,身体参与运球的部位逐步增加。让学生从体验手腕带动手指

6、按压球开始到手臂带动手腕手指按压球,到最后膝关节随球的运动节奏上下起伏,全身协调用力,整个学练过程的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达成运动技能目标,本课我通过提问法、示范法、双手同时展示正误动作对比法,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通过让学生自主体验,初步掌握动作技术。对于体能目标的达成,本课主要通过形式多样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快速、灵敏、协调能力。整节课我通过语言引导,动作示范帮助学生肌肉放松,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的重点。本课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组织形式的确定上,学练形式的设计上,评价内容、方法的选择上,都是以学生目标、教学重、难点为中心。力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最大化,教与学过程的实

7、效,学生能力发展的高效。七、教学效果预计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八、运动负荷预计1、心理负荷预计:本课的学练形式大部分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表现的,预计学生将会以比较兴奋的心理状态,热情高涨的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心理满足感和愉悦感得到充分体验。2、生理负荷预测:课的强度为中等偏上,平均心率110120次/分,课的练习密度为50%。九、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动作不够协调的现象,教师要根据这种现象及时进行帮助与鼓励;可能对技术要领掌握不好,上课不够积极,通过教师的语言的调动、表扬、鼓励来进行预防解决。十、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篮球场 小篮球4

8、8个 球托48个 鼓1个 移动音箱1只教师:王海霞 班级:三(4)班人数:48人 课次:1 时间:2016、9、19教学内容1、小篮球原地运球2、课课练:身体素质练习重点: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型难点:手臂带动手腕手指上下肢协调用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并能做出篮球原地运球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型和动作,体验运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的感觉。(二)体能目标:通过手臂支撑及移动、蹲撑跳、两脚交换跳等身体素质练习,发展上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三)情感目标:在合作运球中,乐于和同伴积极配合,友好相处,游戏中讲诚信、守规则。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运动负荷时间次数强度开始热

9、身部分12分钟一、课堂常规1、整队,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4、安全性教育二、热身跑三、球操与球性练习成体操队形四、教师讲解正确手型方法:五指分开,掌心空出指尖指根部位接触球五、双手持球与接球六、三种姿势左右手交替拨地滚球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好)2、清点人数3、宣布课的内容和目标4、进行安全性教育队形:四列横队二、由教师带队,成一路纵队进行热身跑教师:提示呼吸方法学生:充分热身三、球操与球性练习1、随音乐,教师语言引导,师生共同练习;2、教师提示动作要领。四、组织学生尝试练习教师随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五、教师:讲解示范双手持球与接球

10、动作方法,并组织学生学练(要求快速反应,手型正确) 学生:尝试双手持球,突然松手,在球落地前双手快速左右、上下、前后夹球练习,体会双手持球手型。六、教师:示范正面左右手交替拨地滚球动作,提问:老师是用哪儿在用力拨球?引导学生讲出手指拨球要领后,组织学生体验体前、胯下、腿后三种拨地滚球动作。学生:仔细观察讲出老师拨地滚球的用力部位是手指。通过体前、胯下、腿后三种拨地滚球方法的尝试,体验手腕带动手指尖拨球的感觉。123123263中低低低低学习提高部分24分钟一、学习篮球原地运球1、坐姿运球方法:成分腿坐,五指分开,掌心空出,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的中上部组织:2、跪姿运球方法:单膝跪地运球手异侧脚向

11、前跨一步腰部挺直小臂带动手腕手指按压球,运球高度到膝盖。(1)正误对比演示(2)两人面对面两手运两球练习队形同上3、站姿运球(1)模仿站姿运球动作(2)听鼓的节拍站姿运球(3)体验合作运球(4)拓展练习二、课课练:身体素质练习跟随教师节奏进行练习1、两手臂支撑左右移动四拍(两个八拍);单臂支撑,左右侧转(两个八拍)2、两脚前后开立跳(两个八拍);蹲撑(两个八拍)3、两手叉腰,两腿(左右脚交换)弓步跳一、学习篮球原地运球1、教师:示范坐姿低运球动作,教会学生运球手型,组织学生体验坐姿运球动作。 学生:尝试左右手坐姿运球,力求做到五指分开,掌心空出,手腕带动手指按压球。请学生出列示范,教师、学生进

12、行评价,随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2、跪姿运球教师:1、示范单膝跪姿运球动作,提示学生观察跪姿与坐姿运球手臂动作的区别。(手臂参与用力)2、强化手臂带动手腕手指协调用力的动作要领,3、两人面对面跪姿一人运两球,一人数数。4、教师巡视及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学生:1、认真听,仔细看老师的手臂动作,积极回答问题,并模仿体验。2、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地看,有重点地说,有目的地评,有目标地练。3、听清练习方法,与小伙伴合作学练,对伙伴的动作给予客观的评价。4、学生改正错误动作。3、站姿运球教师:1、示范站姿运球技术,引导学生讲出动作特点。2、组织学生模仿老师动作尝试站姿运球(左右手交替,强调屈膝随球动)3、

13、利用鼓声的节奏,由慢到快,按节奏拍运球。(进一步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运球感觉)4、运球报数、运球比多游戏。5、学生分组,体验合作运球。一人运两球尝试移动运球创新及拓展运球学生:1、仔细观察,尝试讲出站姿运球的特点。2、模仿老师动作,做出膝关节随手臂运球节奏上下起伏的高姿运球。3、跟随节奏快慢节拍展示自己的动作,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感觉。4、学生眼看教师手势,不低头运球,报出教师手势的数字5、尝试合作运球,给同伴予以肯定。二、组织:交学生分成四列横队3345110622242中等中等中等偏强中等偏强恢恢复整理部分44分钟整部分1、放松活动2、师生评价、总结3、宣布课后作业4、师生再见,收器材1、随音乐,按照教师语言提示,积极主动放松2、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3、师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互相评价4411人低场地器材场地:篮球场器材:篮球48个 球托48个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50%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