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眼底动脉硬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56174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缓眼底动脉硬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延缓眼底动脉硬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缓眼底动脉硬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延缓眼底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可以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它包 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老年退行性硬化、小动脉硬化等几种。通常眼底所见到的视网膜动脉硬 化是老年退行性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前者常见于50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后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同时存 在,也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结果。这两种眼底表现可能不完全一样,在临床上单凭眼底检查难以区别。视网膜血管是体内唯一可以直接在活体观察到的血管,其管径为63134 “m。任何导致全身动脉和小动脉 硬化的疾病都可能累及视网膜血管,并且在视网膜上出现相应的特征性改变。眼底表现可以反映全身动脉 硬化尤其是脑动

2、脉硬化的程度,可以对于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提供参考。老年性动脉硬化,普遍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率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血脂的增高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高龄、肥胖、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 岛素抵抗等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胶原纤维增生,引起全身动脉系统退行性、弥漫性硬化,在 动脉管壁中层弹力层和肌层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少数患者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动脉失 去弹性,可以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由于血管壁脆弱,当血压升高时可破裂出血。老年性动脉硬化多见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年来有低龄化倾向。临床上大多数不出

3、现眼科症状,或仅有 视物模糊、眼花等表现。可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脑缺血症状。眼底一般表现为视网膜动脉普遍变细,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淡,反光变强,血管平直行走、分支呈锐角。 由于舒张压不高,动静脉交叉处很少有变化,远端静脉不充盈,静脉无隐蔽或缩窄现象。若合并高血压, 当血压升高动脉已有纤维样变性的部分不能强烈收缩甚至被动扩张,表现为血管扩张、迂曲,颜色较红。 无纤维样变性尚能收缩的部分,则管径狭窄,反光增宽,颜色较淡,并可有动静脉交叉征。当动脉纤维样 变性加重,被动扩张的部分增多,眼底血管呈红色并且迂曲也增多。退行性硬化合并持续高血压时,眼底 可有一些出血斑、硬性渗出,一般没有视网膜水肿和视乳头水肿。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应与高血压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鉴别。如发生黄斑出血,则应与其他黄斑出血性疾病相鉴别。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全身性疾病和体重超重,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可以延缓眼底动脉硬化的发展。第 1 页,共 1 页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