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47968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1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桥梁主桥施工组织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桥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一、 编制依据-3二、 工程概况-3三、 进度计划-4四、 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5五、 资源安排-6六、 施工工艺-6七、 特殊季节保证措施-21八、 项目部组织机构-23九、 质量控制方法-24十、 安全保证体系-28十一、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32十二、 相关计算-33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二、工程概述1、桥梁总体概况射阳河航道等级为规划级,通航净空为(607)m,最高通航水位为2.04m。该桥位处路线与河道夹角为107。桥位处河口正宽约184m,

2、河道基本顺直。本桥平面主桥位于直线段,引桥位于直线及圆曲线段。桥梁标准横断面宽度为26米,左右两幅桥间隔0.5米。跨径布置:左幅桥位1030m+(54+90+54)m+(25+930)m;右幅桥位(930+25)m+(54+90+54)m+1030m。桥梁全长800.4m。主桥采用(54+90+54)m,分离式单箱单室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采用25、3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2、桥梁上部结构概况主桥采用54+90+54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越射阳河,由上下分离的单箱单室截面组成,单箱底宽6.75米,两侧悬臂3.0米,全宽12.75米。箱梁横桥向

3、底板保持水平,顶面设2%的横坡,由两侧不同腹板高度形成。中支点处箱梁中心高度5.0米,跨中箱梁中心梁高2.3米,梁高为半立方抛物线变化。顶板厚0.28m,悬臂端部厚0.16m,根部厚0.65m。腹板厚0.450.65m,底板厚0.260.65m。横隔板分别设置在中支点,边支点和中跨跨中处,厚度分别为2.4m、1.2m和0.35m,均设置了人口以便施工。连续箱梁0#块阶段长度为9.0米,在支架上浇注施工。两侧各有10个阶段,阶段长度依次为43.5米、34.0米和34.5米。1#至10#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悬臂浇筑梁段最大节段重量为122t。主桥单幅共有3个合拢段,即两个边跨和一个中跨合拢段

4、,合拢段长度均为2.0米,在吊架上浇筑施工。边跨现浇段长7.84米,在支架上浇筑施工。箱梁为双向预应力结构,分别为纵向预应力束和竖向预应力钢筋。纵向和竖向预应力管道均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纵向预应力钢束共设置了顶板束、肋板束、中跨底板束、边跨底板束、合拢段连续束和预备束共六种,均采用两端张拉。锚下张拉控制应力con =0.72fpk=1339.2Mpa。主桥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JL32精轧螺纹粗钢筋,张拉控制应力con =0.85fpk=667.25Mpa,单根设计张拉吨位53.66t,竖向预应力在梁顶张拉,相应锚具为YM-32。0#梁段横隔板及边跨端部横隔板横向预应力束采用每束7股s15.2钢绞

5、线,张拉控制应力为con =0.75fpk=1395Mpa。三、进度计划 目前11#墩右幅墩身已施工完毕,12#墩正进行承台施工,11#墩左幅墩钢板桩已合拢。12#墩左幅的钢板桩已进场,即刻进行钢板的施工。项目部计划优先进行右幅的施工,在保证右幅合拢的前提下,正常组织左幅的施工。具体计划见下表。墩号名称09年11月09年12月10年1月10年2月10年3月10年4月10年5月10年6月11#墩右幅0#块及悬浇块件12#墩右幅0#块及悬浇块件11#墩左幅0#块及悬浇块件12#墩左幅0#块及悬浇块件10#、13#墩右幅现浇段10#、13#墩左幅现浇段右幅合拢左幅合拢四、材料、设备、人员组织1、材料

6、组织(1)对于工程用各类材料都要有详细的采购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按月制定出详细的材料计划,在月底统计好现场剩余量的同时,根据经理部的月进度计划,把材料种类细化到第一具体工序上,然后按计划统一采购,作到既不耽误施工,又有效的控制了材料的质量、数量。(2)控制材料的等级标准控制使用材料的质量标准,根据设计构造要求,选用相应质量标准的材料。本工程质量及精度要求高,材料采购应以高等级标准来控制采购方向,验收标准加以提高。(3)加强材料检验工作对于计划用于工程上的各类材料,先行做好试验鉴定工作,同时供应方必须提供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及质保书,把所有鉴定材料送交监理鉴定认可,符合标准才能允许进场,对于进场的

7、材料要完善收、发料签证制度,作好标识,防止混入未经检验材料。2、主要使用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性能进场日期发电机150KW1良好已进场钢筋加工机械6良好已进场挂篮200t4套良好已进场履带吊35t1良好已进场吊 车25T2良好已进场张拉设备400t4良好已进场张拉设备150t2良好已进场张拉设备30 t1良好已进场卷扬机5t8良好已进场全站仪尼康DTM-452C1良好已进场电焊机30KW8良好已进场铁驳船250T1良好已进场3.人员已进场管理、技术及各类施工人员150人。五、资源安排射阳河大桥主桥材料汇总表项目C50砼(m3)钢筋(Kg)钢绞线(Kg)精轧螺纹钢(Kg)主桥5026.717

8、81134250315.534277.8六、主要施工工艺1、0#块施工0#块是箱梁墩顶现浇块,也是悬臂施工的基础,块内钢筋、管道密集,纵横交错,结构复杂,在高空中采用托架施工,施工难度较大。0块件总长度9米,该段一次浇筑。1)0#块施工支架搭设0#块支架搭设在承台上。0#块现浇支架总高度13米多,采用720mm,壁厚10mm钢护筒及贝雷组合而成(具体布置见0块支架图)。首先在靠近墩身两侧及距离承台1.05米处各采用两排钢护筒,每排4根,底部承台接触面垫一层900mm900m厚10mm的钢板,并焊接加劲板有利于荷载布置,另外护筒底部与承台内预埋钢筋焊接锚固,确保其稳定性。护筒上设横向贝雷(单组两

9、片),在横向贝雷上设纵向承重贝雷(共设10组贝雷,每组贝雷长6.0m),贝雷间采用12槽钢连接成剪刀撑,保持单组贝雷的稳定。贝雷的着力点放置在结点位置,防止弦杆受力过大。2)临时固结由于主墩承台在水下较深处,采用在承台上浇筑支撑桩作为临时支撑的话,体系转换后支撑桩很难拆除。采用在墩顶两侧设置预埋双拼的共272根32钢筋,其锚固长度2米,并浇筑长6.75米,宽0.4米,高0.5米的C40钢筋混凝土墙,具体位置见图;另外在墩身两侧的承台上各布置一排2根钢护筒,钢护筒顶部放900mm900m厚20mm的钢板,直接与箱梁底部混凝土接触。 临时固结混凝土浇筑时在顶部采用硫磺砂浆,并预埋电阻丝,以临时体系

10、的解除。混凝土每隔2米采用竹胶板隔离,底部和墩身交接处铺一层油毛毡。方便混凝土的凿出。墩身与梁底的空隙部分铺设黄砂,两侧采用模板封堵。待体系解除时,拿掉模板用水把黄砂冲掉,再解除支座的锁定。 施工时控制好标高,保证是整个平面受力。3)底、侧模板施工支架搭设结束后,开始铺设底板。底模在定位之前,先准确放出桥位中心控制点,在墩顶两侧间距3m放2点来控制点0#块节段轴线位置,根据放样点分中后铺设底模。墩顶处箱梁底部采用型钢做底模的支撑,底模采用18竹胶板,施工完毕后割除型钢,拆除底模。0#块其他底模采用10cm10cm方木、10#槽钢,槽钢横桥向间距为30cm,槽钢上铺设竹胶板,竹胶板厚度为18。施

11、工时作好墩身周围的防护措施,在其周围用密封胶封住之间的缝隙,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砂浆渗漏而影响外观。由于0#块两端各有1.5米梁段底板位于二次抛物线上,在施工中采取以直代曲法,在底模横向10#槽钢下垫楔块,楔块的高度根据对应的部位底板标高来控制。采用竖曲线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标高,如下表。里程桩号(610738.652-610782.152)距跨中距离x(0-43.5)中跨梁高h(m)底板厚度d(m)梁底标高610648.65243.55.000 0.664 610648.95243.24.972 0.660 8.494 610651.45240.74.747 0.625 8.736 侧模:底模

12、铺设完毕,吊放侧模板,侧模采用厂家定制大块钢模板,吊放至侧模支架上,人工就位。当内外侧模板支立后用18对拉螺杆对拉,拉杆间距按水平0.5m,竖向2.0m布置,顶板底模与外侧模连接处镶木条塞紧,模板接缝处均垫3mm厚胶皮,以防漏浆。内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和木支架相结合构成。由于梁顶有横坡,施工时注意模板的高低边。隔墙模板及腹板内模板,均采用竹胶板现场拼装。局部倒角处、人洞模板及支架采用木模板木支架。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孔眼,采用木板挖孔。孔眼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每个预应力预留孔位要编号,以便在下节段悬浇施工中快速准确定位。竖向预应力张拉端口采用5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横向张拉槽口采用木板做成。底侧模安装完毕后,测量两者标高,对应于纵向承重的贝雷梁作为控制断面,每断面设8个控制点控制标高,其中底模4个,侧模在翼缘板边缘倒角处设4个。4)预拱度的设置由于整个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