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专)复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29796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专)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专)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原理(专)总复习一、 单选题1.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下面不是其含义的是( D )。A.统计活动 B.统计资料 C.统计科学 D.统计分析2.“统计学”一词起源于( B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学派 D.描述统计学派3.下列容易受到数据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四份位数4.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 B )A相等 B.不等 C.重叠 C.间断5、一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2008年比2007年增长的10%,2009年比2007年增长了15%,则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 C )6、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

2、( C )不同划分的。A.反映对象范围 B.对比的基期限 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的性质 D.同度量因素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A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8指数体系中各指数的联系表述为:对象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B )A.加总 B.连乘积 C.相除的商 D相减的差9、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A.116.7% B. 100.5% C. 85.7% D.99.5%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了简单的是( 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 全距 D.标准差系数11

3、、人口普查中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C )。A.确定调查的范围 B.确定调查的单位 C.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D.登记的方便1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A.年龄 B.身高 C.籍贯 D.工资13、 下列是数值变量的是( A )。A.企业数 B.企业所有制形式 C.企业名称 D.企业注册地址14、 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各季度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B )。A.100% B.400% C.1200% D.360%15、统计分组是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统计分组是( A )。A.定性的分类 B. 定量的分类 C.品质分类 D.数量分类16、 一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0

4、%,2008年比2006年增长了15%,则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 C )。A.26.5% B.5.0% C.4.5% D.25.0%17、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 D )。A.116.7% B.100.5% C.85.7% D.99.5%18、平均发展水平是( A )。A.各期发展水平的序时平均数 B. 各期发展水平的加权平均数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D. 各期定基速度的平均数19、指数是( B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平均数 D.综合数20、如果某种产品的销售量上升10%,销售价格下降10%,

5、则销售额( C )。A. 没有变化 B. 有所增加 C.有所减少 D.无法判断21、中位数是( B ).A.中点位置上的标志值 B.变量数列中点位置上的标志值C.动态数列中点位置上的标志值 D.一组数据的中点值22、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是按( C )不同划分的。A.反映对象范围 B.对比的基期 C.计算指数的原理不同 D.同度量因素23、下列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D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私营企业数24、反映总体各构成部分之间数量关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是( B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25、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

6、指数为134.2%,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A )A.139.36% B.129.23% C.71.76% D.39.36%2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 D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B. 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D. 平均发展速度1(100%)27、进行抽样推断的基本方法是( C )。A. 点估计法 B. 区间估计法 C.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法 D.统计指数法28、如果某种产品的销售量上升10%,销售价格下降10%,则销售额( C )。A. 没有变化 B. 有所增加 C.有所减少 D.无法判断29、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

7、的关系是( D ).A.相等 B. 不等 C. 没有关系 D. 具有相同的符号30、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 C )不同划分的。A.反映对象范围 B.对比的基期 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的性质 D.同度量因素31、要了解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B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32、变量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 C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值,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值33、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C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代

8、表性大C.平均数大,代表性小 D.平均数小,代表性小34、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最简单的是( 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35、地区生活品零售价格上涨6%,生活品销售量增长了8%,那么生活品销售额是( D )。A.下降114.48% B.下降14.48% C.增长114.48% D.增长14.48%二、判断题1.统计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组成的集合的总称。 ( )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整数值。 ( )3.平均指标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5.单项数列中每组有多个数据值。 ( )6.动态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变量和次数。 ( )7.通常情况下,计算数量指数的权数是基期

9、的质量指标。 ( )8.标准差可以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 ( )9.非全面调查有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 )10.某种产品的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数。 ( )11.相关系数越大,则估计标准误差也越大,从而直线回归方程的精确性越低。 ( )12.计算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 )13. 定性变量可以取任意值。 ( )14.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 )15.某企业计划规定,2010年第二季度的单位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6%,实际执行结果降低3%,该企业仅完成单位成本计划的一半。 ( )16.统计分组要遵循“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的基本原则

10、。 ( )17.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样本指标也是随机变量,因此会产生抽样误差。 ( )18.统计整理可以使数据资料条理化,档案化。 ( )19.动态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变量和次数。 ( )20.通常情况下,计算质量指数的权数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 )21.众数可以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 ( )22.按照收集的数据资料的特点,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连续性调查。 ( )23.函数关系是现象之间不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 ( )24.季节变动,是指某些现象由于受到自然现象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 )25. 如果各变量的次数相同,则不存在中位数。 ( )26.权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27.动态数列的两个构成要素是变量和次数。 ( )28.通常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数指数计算数量指数的权数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29.离散系数可以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 ( )30.全面调查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和抽样调查。 ( )31.相关分析主要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数量依存关系以及关系的强弱。 ( )32. 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最大。 ( )33. 总体指标是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