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29553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诺曼底”号遇难记 本文是一篇小说,写“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感人至深,读罢令人感到强烈的震撼。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注意形似字、多音字的辨析。 2学习文中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和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3学习“画龙点睛”于叙述性文字中作精辟议论的写法4学习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二、学习要点1字词幽灵:人死后的灵魂(迷信的说法)。湍(tun):急:水势急。搡(sng):猛推。猝(c)然:突然;出乎意外。肇(zho)祸:闯祸。窟

2、窿(klong):洞。刹(ch)那:极短的时间;瞬间。势不可当(dng):来势迅猛,不可抵挡。一般写为“势不可挡”。开交: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例,忙得不可开交。酣(hn)睡:熟睡。酣,泛指尽兴,畅快。蓦(m)地:出乎意料地,突然。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井,形容整齐。巍然:形容山或建筑物雄伟的样子。文中用以形容哈尔威船长高大伟岸的形象。屹(y)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见习:初到工作岗位的人在现场实习。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须臾(y):极短的时间,片刻。辨字形: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

3、满。弥,遍,满。迷漫:漫天遍野,茫茫一片,看不分明。 辨:辨别、辨认、辨析殴:斗殴辩:辩护、辩论、辩证法欧:欧洲多音字:zi记载、刊载、一年半载载zi载客、载重、怨声载道、载歌载舞2作者简介雨果(1802185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3结构内容本文是一篇小说,内容较长,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部分。 “诺曼底”号遇难记雨 果 (一)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站在舰桥上,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

4、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600吨,船体长220尺,宽25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7岁,是1863年造的。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15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4点钟。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二)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启航,船上载着500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

5、曼底”号逼了过来。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三)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哈尔威船

6、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机器

7、怎样?”“停了。”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四)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

8、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快干!”船长又叫道。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

9、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第一部分写“诺曼底”号雾海夜航。首先交代时间和航线。“照例”二字有何作用?明确:说明该航线已多次走过,甚为熟悉。描写海上环境有何作用?明确:为海难埋下伏笔。文中写到哈尔威船长“小心翼翼地”谨慎驾驶;“轮船缓缓行驶”;而“诺曼底”号轮船本身还很“年轻”,并无故障。这些描写可以省略吗?明确:这些描写和交代并非可有可无的笔墨,因为它预先抹去了可能涂抹在“诺曼底”号轮船和哈尔威船长身上的污点。第二部分写海难发生。“突然”二字有何作用?表明按照过去情况,此时此刻该航线不会出现其他船只。这次海难事故的责任在何方?为什么?明确:“玛丽”号。“

10、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行驶速度非常快”表明“玛丽”号不懂雾海夜航必须减速行驶的规矩;“船上载着500吨小麦”,“负载又特别大”,预示“玛丽”号如果撞上其他船,破坏力很大,“诺曼底”号虽然“装货容量600吨”,似乎比“玛丽”号还多,但文章并未写装什么,可能是空载,因而重量就不及“玛丽”号;“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近距离已无法避开,海难无疑将要发生。从这一部分所写来看,海难责任非常分明,“诺曼底”号无辜受撞,“玛丽”号罪责难逃。第三部分写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首先对海难发生时的混乱场面的描写和救生设备的短缺的交代,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突出了海难出现的突然、“猝不及防”、和乘

11、客的可怕心理,情况十分危急。这就把哈尔威船长推上无比重要而又无比艰难的地位。临危关头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沉着应对的?他首先确定并宣布救人至上的意念:“必须把60人救出去”。但仅仅“把救生艇放下去”,让“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还是不够的,面对受伤的船体和“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人群,哈尔威船长必须确保没有其他险情,并树立绝对权威,严肃纪律。于是,他要了解炉火是否熄灭,机器是否停转,在确认不可能发生爆炸等险情之后,既进一步申明救人决心:“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又严肃纪律:“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于是,一切高度紧张而又井然有序,“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

12、他的调遣”。大概是乘客都上了救生艇了,轮到船员了,哈尔威船长又决定先“把克莱芒救出去”,因为“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把船长的救人责任和关心弱者的人道精神,确保未来的社会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当“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之时。哈尔威船长又叫道:“快干!”那当然是要把每一个船员都救出去。“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和船尾都“浸没”了,人们有理由相信,不但是船上的乘客,就是船员。都全部得救了,沉船上除了船长,不会有第二个人了。第四部分赞英雄船长。首先对船长是一个浮雕式的特写镜头:“屹立在舰桥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明确:突现了船长的敬业、尽

13、责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以及宁死不渝的对轮船和大海的执着的爱。“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明确:这“凝视”之中也许并没有痛苦。只有无比的崇敬和强烈的震撼。相信在人们的视觉中,一方面,一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另一方面,一尊光灿灿的金身升上天际。三、深入探究1高明的作者在小说或叙述性文章中的关键地方,经常会恰如其分发表一点议论,而就是这点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顿时“活”了起来,人们称之为“点睛之笔”。本文就有些句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1)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这

14、有两种可能,是危急关头,救人至上,心中只有营救他人的念头,而把自己忘了;二是已抱定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只要能把他人全部救出,自己就甘心与心爱的轮船一起葬身大海。意念清楚明确并未忘掉自己。两种理解,都无损于船长的英雄形象。如果一定只能有一种理解的话,那就是船长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如果忘掉的话。即随时可以想起。别人也不会不叫他跳下救生艇。沉船时,他那样坚定,那样自若,那样庄严,表明他从一开始就做出了清醒、明确、坚定的抉择。(2)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是在哈尔威船长严肃宣布了一条生死攸关的纪律“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以后,人们形成的一种感觉。这项宣布,显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无尚的权威,体现了首先保护弱小的社会应有的运作秩序,表明了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一方(当然,男女本应是平等的)必须首先承担起某种责任的理念。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