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28600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改制一定要规范 最近,一些地方将国有企业改制简单演绎为一个卖字,这种做法必须纠正。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形势下,既要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又要切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 这几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很大,成效显著。从企业改制的角度看,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式放开搞活,真正走向了市场;许多大企业则通过改制上市或引入外部投资者成为股份制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1998年至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6.5万户减少到4.3万户,减少了34%,但

2、实现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636亿元,增长2.5倍。2003年1至10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已经达到3174亿元。在充分肯定国有企业改制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具体改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些地方和部门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有进有退片面理解为国退民进、中央进、地方退,或者国有企业要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则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一卖了之,甚至对国有资产低估、压价,在产权市场中搞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不能妥善安置职工,社会保障工作也不到位;还有些地方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很高,但采用了下指标、限时间、赶进度的行政办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方向和任

3、务。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今后几年还有大量国有企业要进行改制,还有大量国有资产需要通过流动重组实现优化配置。为此,必须在完善国有资产有进有退与合理流动机制、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对企业改制切实加以规范。 应该说,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积极的方针。进

4、和有所为是发展,退和有所不为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与退、为与不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只讲进不讲退,把国有经济的比重视为越高越好,是片面的;只讲退不讲进,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理解为国有经济比重越低越好,甚至单讲一个卖字,让国有企业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也是片面的。国有经济的进和退以及企业改制,要从各地区和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产运行效率;同时,又要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使国有资本的功能得以放大,能够用少量的资本控制、影响和带动大量的社会资本,从而形成国有经济在动态上的数量优势、素质优势和布局优势,真正体现国有经济的主导

5、作用。 还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要采取多种方式,不能只讲一个卖字。中央对于国企改制的要求是,利用各种有效方式放开搞活。这些方式包括:重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最后的方式是出售。从前一阶段的情况看,不少地方都是采用出售方式处理地方国有资产。这就比较简单化了。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哪种方式转制较为合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企业发展。同时,要充分征求职工和债权人的意见,要制定多种转制方案进行比较,因地制宜,因企业制宜,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既要积极探索,又要规范有序。具体说,必须

6、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的各项规定,在改制方案审批、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交易管理和管理层收购等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依法运作,规范透明,落实责任。同时,还要把握好改制工作的力度和节奏,防止和纠正不顾产权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作用,不计转让价格和收益,下指标,限时间,赶进度,集中成批地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国有产权的做法。防止和避免人为造成买方市场、低价处置和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 (经济日报2004年1月10日) 【申报资料实录】 作品评介:这篇评论针对一些地方将国有企业改制简单演绎为一个卖字的错误做法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深刻的分析,指明国企改革既要按照

7、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又要切实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 对于近几年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经济界、理论界以及社会上的各种议论很多,有的甚至对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提出了质疑。对此,文章明确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积极的方针,继而,文章又点出了在具体改制工作中的五种扭曲表现以及一些人对国企改革的理解误区,最后指明,国企改制工作既要积极探索,又要规范有序,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通篇看来,文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把握住国企改革的政策要点的基础上,对各地工作中的偏差与

8、误区总结精辟,揭露深刻,说理透彻,提出的各项建议切实可用,是一篇具有很强说服力与战斗力的评论佳作。 采编过程:2004年初,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改革有着诸多的看法和议论,经济日报作为党报和权威财经媒体,更需要深入剖析这一问题,以廓清误区,正本清源。理论评论部接受了这一任务,由阎卡林、齐东向二位同志担纲撰写,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这篇评论。 社会效果:此稿受到中央领导李长春的重视和赞扬,中宣部主要领导刘云山、吉炳轩、李东生也都做了重要批示。文章对深化国企改革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李长春批示,该文列举国企改制中五种扭曲的表现,揭露深刻。各重点媒体都要做好相关宣传报道。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在新闻

9、阅评第31期中以经济日报批评国企改制中的种种扭曲做法为题评介说:经济日报这一评论切中时弊,观点明确,针对性很强,发挥了经济大报在方针政策上的引导作用,这样有棱有角的评论,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后,粤美的的总股本没有变,各类股份的比重也没有变,没有涉及控制权稀释、收益摊薄等问题,只是股权在两个法人实体之间的交换,这种转变的好处:这里面的“法人股”非别样的“法人股”可比,它们中的很大部分是由粤美的管理层控制的,这标志着政府淡出粤美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管理层在实质上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两次收购之后,尽管从表面上看股权转让的结果只是股权在两法人实体之间的变换,尽管看起来

10、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是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的,但美托投资实际上是由粤美的的管理层和工会控制的,所以最终管理层确立了对粤美的的所有权。粤美的管理层通过美托投资间接持有了粤美的173(782219)的法人股,粤美的的工会则间接持有粤美的488(222219)的法人股。这时的法人股已经从简单的为一个经济实体所控制的股份,变为控制在管理层人员的手中。在粤美的的管理层中,法人代表何享健通过美托持有了粤美的55的股权(252219),持股2690万股,按照2001年1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每星期五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1302元)来计,市值达到35亿余元。虽然目前我国的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必然是一个发展趋势。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减少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实现以后,以何享健为代表的粤美的管理层具有了双重角色:从性质上来说变原来的代理人为现在的委托人,但同时他们又在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类信息。虽然其他中小股东对粤美的的一些信息不是十分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但第一大股东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对整个股东集体来说已经比原来进步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很大程度上重合了,代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