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2154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观潮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观潮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改写文章。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改写文章。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教学准备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

2、单概括当时的情形)二、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三、了解文章结构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可能的几种情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3、的时间顺序写的。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3.指导朗读该段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1.听

4、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

5、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课文,看谁读得好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四、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一、指导分段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概意思。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述最准确,最能吸引人。三、布置作业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2.听写词语3.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