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链-计算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04330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尺寸链-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尺寸链-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尺寸链-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尺寸链-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尺寸链-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尺寸链-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尺寸链-计算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装配精度与加工精度分析任何机械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所限定的设计指标, 如传动关系、几何结构及承载能力等等。此外,还必须进行几何精度设计。几何 精度设计就是在充分考虑产品的装配技术要求与零件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合 理地确定零件的几何量公差。这样,产品才能获得尽可能高的性能价格比,创造 出最正确的经济效益。进行装配精度与加工精度分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 可以运用尺寸链原理及计算方法。我国业已发布这方面的国家标准GB5847 86 尺寸链计算方法,供设计时参考使用。第一节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一、有关尺寸链的术语及定义1. 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

2、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称为 尺寸链。尺寸链分为装配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两种形式。a齿轮部件b尺寸链图图10-1装配尺寸链例如c尺寸链图图10-1 a为某齿轮部件图。齿轮3在位置固定的轴1上回转。按装配技术标 准,齿轮左右端面与挡环2和4之间应有间隙。现将此间隙集中于齿轮右端面与 挡环4左端面之间,用符号A0表示。装配后,由齿轮3的宽度A1、挡环2的宽度 A2、轴上轴肩到轴槽右侧面的距离A3、弹簧卡环5的宽度A4及挡环4的宽度A5、 间隙A0依次相互连接,构成封闭尺寸组,形成一个尺寸链。这个尺寸链可表示为、 图10-1 b与图10-1 c两种形式。上述尺寸链由不同零件的设计尺寸所形成,称为装 配尺寸链

3、。图10-2 a为某轴零件图局部。该图上标注轴径B1与键槽深度B2。键槽加工顺 序如图10-2 b所示:车削轴外圆到尺寸C厂铣键槽深度到尺寸C2,磨削轴外圆到 尺寸C3即图10-2 a中的尺寸B/ ,要求磨削后自然形成尺寸C0即图10-2 a 中的键槽深度尺寸b2在这个过程中,加工尺寸C、C2、C3和完工后尺寸C0 构成封闭尺寸组,形成一个尺寸链。该尺寸链由同一零件的几个工艺尺寸构成, 称为工艺尺寸链。U轴零件图局部b铣键槽工艺顺序图c尺寸链图图10-2工艺尺寸链例如2. 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环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图10-lb 中的 A0、AA2、A3、A4、A5,及图

4、10-2c 中的 C0、C/2、C2、C3/2 皆是环。3. 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最后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封闭环一般用加 下标阿拉伯数字“ 0 ”的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图10-1 b、图10-1 c中的A 0和图 10-2c中的C0皆是封闭环。一个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4. 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这些环中任一环变动必然引起 封闭环的变动。组成环一般用加下标阿拉伯数字除数字“ 0 ”外的英文大写字 母表示。如图10-1 b与图10-1 c中的AA2、A3、A4、A5,及图10-2c中的C/2、 C2、C3/2皆是组成环。根据对封闭环的影响的不同,组成环分

5、为增环与减环。(1) 增环尺寸链中某组成环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同向变动 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也增大,该环减小时封闭环也减小。如图10-1 b与图10-1 c中 的A3,图10-2 c中的C2、C3/2皆是增环。(2) 减环尺寸链中某组成环变动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反向变动 指该环增大时封闭环减小,该环减小时封闭环增大。如图10-1 b与图10-1 c中的 AA2、A4、A5,及图10-2 c中的C1/2皆是减环。5. 传递系数表示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用符号 表示。二、尺寸链的形式按形成尺寸链的各环在空间所处位置,尺寸链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1.

6、 直线尺寸链全部组成环皆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称为直线尺寸链。直线尺寸链中增环 的传递系数討+1,减环的传递系数討-1。以上两例皆属于直线尺寸链。2. 平面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的尺 寸链,称为平面尺寸链,如图10-3所示。加a箱体b平面尺寸链图图103箱体的平面尺寸链3. 空间尺寸链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称为空间尺寸链。必须指出,直线尺寸链是最常见的尺寸链,而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通常 可以用空间坐标而平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通常可以用空间坐标投影的方法转换为直线尺寸链, 然后采用直线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故本章只阐述直线尺寸链三、

7、尺寸链的建立根据产品的装配技术要求或零件的加工过程所要求保证的某个尺寸精度,分 析产品装配图上零件、部件之间的尺寸和位置关系,或分析零件加工过程中形成 的各个尺寸,来建立尺寸链。正确建立尺寸链是十分重要的。尺寸链的建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立封闭环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是产品装配图上注明的装配技术要求所限定的那个 尺寸。它是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和组成环,都是在加工顺序确定后才能加以确定的。 其封闭环是加工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2查明组成环 对于装配尺寸链:从与封闭环一侧相毗连的零件开始,依次找出与封闭环有 直接影响直到与封闭环另一侧相毗连零件的有关尺寸为止,其中每

8、个尺寸皆是组 成环。对于工艺尺寸链:从封闭环一侧开始,按加工先后顺序,依次地找出与封闭 环有直接影响的有关尺寸,一直到与封闭环的另一侧相连接为止,其中每个尺寸 皆是组成环。3画尺寸链图尺寸链可以画在结构简单的产品示意装配图上,如图 10-1 b 所示。也可以用 简单的尺寸关系表示,用带双箭头的线段表示尺寸链的各环。例如图10-1 c、图10-2 c 所示。必须指出, 当尺寸链中某环是对称尺寸时, 有时按原尺寸取半值画在图上。 例如,图10-2 c中的C1/2及C3/2。四、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是指计算封闭环与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尺寸链的计算可分为设计计算与校核计算两类。1设计计算

9、 设计计算是指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以及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计算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通常由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决定零件尺寸公 差与 形位 公差时进 行这种 计 算, 它属于公 差 分配问 题。2校核计算校核计算是指已知所有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 寸和极限偏差。通常由设计者在审图时或者由工艺人员在产品投产前, 根据工艺 条件与现场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这种计算, 它属于公差控制问题。五、封闭环与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关系参看图 10-4, 多环直线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中, 所有增环尺寸之和与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的差值。用101式表示如下:

10、L0=L Z 兰 L(10 1)Z=1j=l+1式中 L0Lz zLjjml 封闭环基本尺寸 增环基本尺寸; 减环基本尺寸; 组成环环数; 增环环数。A , + i丄L图10-4 多环直线尺寸链图为保证封闭环的公差要求,可以采用完全互换法或大数互换法进行尺寸链计 算。第二节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完全互换法是指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者改变其大小或 位置,装入后即能到达封闭环的公差要求,以实现产品互换的尺寸链计算方法。 该方法采用极值公差公式计算。一、完全互换法的计算公式1 封闭环与组成环极限尺寸的关系参看图10-4,当全部增环皆为其最大极限尺寸且全部减环皆为其最小极限尺 寸时,则

11、封闭环为其最大极限尺寸L0;而在全部增环皆为其最小极限尺寸且全Umax10-210-3部减环皆为其最大极限尺寸时,则封闭环为其最小极限尺寸L加加。这种关系,可 用下式表示:式中,z和j分别表示增环和减环,m和l分别表示组成环和增环的数目,Lmax和L .min分别表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工XLz -区z=1j=l+1=工1L -区Z minz =1j=l+1Lj minL maxL 0minL 0ma相应地,封闭环的上、下偏差ES、EI。与组成环上、下偏差的关系如下:0z=110-4es0=es - Keizj=l+lEI0=工z=1EIZ -迟 ESjj=i+110-5即:封闭环上偏差ES

12、0,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ES z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EI j之 和所得的代数差;封闭环下偏差EI0,等于所有增环下偏差EIz之和减去所有减环 上偏差ES)之和所得的代数差。“2封闭环与组成环公差的关系将式10-2减去式10-3,得出封闭环公差T0与各组成环公差T的关系如下:T0 =L 0max -L0min=工TZz=1+兰Tjj=l+1K Tii=1(106)式中, m 表示组成环数目;Tz 表示增环公差; Tj 表示减环公差。zj由式10-6,知:尺寸链中封闭环公差等于所有组成环公差之和。该公式称为 极值公差公式。由式10-6,可知: 尺寸链各环公差中封闭环的公差最大, 所以, 封闭环 是

13、尺寸链中精度最低的环。在当封闭环公差一定的条件下,组成环的环数越多, 则各组成环的公差就越小。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或零件加工工艺设计时,应 尽量减少相关零件数或加工环节,即应尽量减少组成环的环数。这一原则叫“最 短尺寸链”原则。一、设计计算已知封闭环的基本尺寸与极限偏差及组成环的基本尺寸,求各组成环的极限偏 差。 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首先,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都相等,即=T =T L T L为各组 12m av , Lav , L成环的平均公差,。 由式10-6,得: 因此,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用下式计算:T0=mTav,Tav, L = T0 /m 10-7,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各

14、组成环的公差。如按组成环基本尺寸的大小来调整 则对于处于同一尺寸分段的组成环, 取相同的公差值; 也可按加工难易程度来调 整, 则对于加工容易的组成环, 公差应减小, 对于加工困难的组成环, 公差应增 大。 调整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不得大于封闭环公差。2确定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由封闭环公差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后, 可以按“偏差入体原则”或按“偏差对 称”原则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对于内尺寸按H配置,对于外尺寸按h配置。 对于一般长度尺寸按 js 配置。 然后, 按式 10-4和式 10-5确定剩下一个组 成环的极限偏差。参看图 10-1 所示的齿轮部件及其尺寸链图。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 A1=30

15、mm ,A2=A5=5mm , A3 =43mm ,组成环A4是标准件,A4=3 0 mm。要求装配后齿轮右2 5344-0.05端的间隙在0.10.35mm之间,试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尺寸链,确定各组成环的极 限偏差。解:本例中的装配技术要求间隙应在 0.1 0.35mm 范围内可用封闭环尺寸A0=0 +0.35 mm表示。组成环环数m=5 , A3为增环,A1、A、A4和A5均为减环。封 0+0.103 1 2 4 5闭环公差 T0=0+0.35 -(0+0.10)=0.25mm。 ?首先, 按式10-7确定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为Tav,L = T0 / m然后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对尺寸较大、加工较难的组成环A,、A3应分配给 较大公差;对尺寸较小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