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03082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源于人生良好品行的修炼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实际是领导权的行使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替存亡。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共产党丧失长达74年的执政地位,随之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迅速瓦解。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前苏联、东欧执政的共产党长期淡化和放弃了对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没有造就千百万合格的事业接班人,使党内错误的权力观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执政党背离了党的宗旨、官僚主义严重,不能与时俱进,最终遭到人民的遗弃,被迫退出执政的舞台。苏联、东欧共产党自我毁灭的沉痛

2、教训警示我们,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命运,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更关系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2002年11月,十六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做到“三个为民”,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战斗。“两个务必”,即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上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

3、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个为民”,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更体现了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的现实要求,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因此,掌好权、用好权既是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曾经说过,“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下面,我就个人的学习与思考、理解与感悟,分四个部分谈一谈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一、正确权力观的内涵

4、及本质汉书律历志上说:“权者,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权力的解释为“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在政治经济学领域里,是指国家委派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所具有的支配力量。所谓权力观,是人们对待权力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正如我国宪法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具体而言:权力观,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对如何行使自己职权范围内权力的认识和看法。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自身素质、社会阅历、价值取向等不同,对权力的看法和态度也必然存在差异。权力观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呢?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的论述中,我们

5、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的权力观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权力的来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领导干部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二是权力的使用。掌权的职责是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和行使好国家的各项权力,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的安宁、团结和富足服务。三是权力的监督。用权行为必须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保证权力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决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依托。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还必须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党的宗旨决定了领导干

6、部权力观的本质,从根本上讲,我们党的权力观和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利益观是完全统一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视权力为一种信任。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充分说明了权力的取得来源于人民的信任,权力的巩固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说,人民群众的信任既是肯定也是期盼,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只有深刻理解这种信任,才能珍惜手中的权力;只有正确对待这种信任,才能把握住手中的权力;只有始终牢记这种信任,才能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如果置人民群众的信任于不顾,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手段,把职位当成光宗耀祖的招牌,把待遇当作追求享乐的资本,最终必然会犯错误、栽跟头,辱没权力,

7、断送前程。2视权力为一种责任。古人云:“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这种责任既体现为关注人民群众的思与虑,又体现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欲与求;既体现为倾听人民群众的诉与呼,又体现为解决人民群众的苦与难。因此,只有始终保持“政如农功、日夜思之”的责任意识,始终满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创业激情,始终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3视权力为一种奉献。从某种程度上讲,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真心付出的过程,但是付出不等于奉献。如果我

8、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正确权力观,就会认识到奉献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奉献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舍弃。因此,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弘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精神,做到深思熟虑、未雨绸缪,比一般人想得更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比一般人干得更多;不计得失、推功揽过,比一般人付出得更多,才能更好地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成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4视权力为一种约束。众所周知,权力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成为服务于民的利器;运用得不好,就会变为循私利己的载体。“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曾说过“

9、一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种约束,既可以是党纪国法,也可以是他人监督,但更多的体现在自律修为上。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如果一朝权在手,毫不受约束,由着性子来,朝着“私”字走,听不进劝告,纳不进谏言,必会如脱缰的野马跌入万丈深渊。二、错误权力观的形式与危害尽管我们党的权力观在本质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要始终做到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但是,由于受几千年剥削阶级权力观的深层影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滋生蔓延,在

10、不少人的固有意识里,权力永远是领导者的专利、掌权者的特权,群众只是权力的消极服从者和被动受制者。也正是因为类似个人思想观念上的偏差,致使有些领导干部私欲膨胀,道德滑坡,甚至唯利是图,直至利令智昏。必须承认,当前,一些错误的权力观确实在我们队伍中的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有所体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已经被错误的权力观左右,也警示我们应高度重视错误权力观的种种危害,更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查摆与反省。归纳起来,错误权力观的表现形式和实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以权谋私。就是在用权的行为上,把权力看作是谋取个人私利的介质,其实质就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信仰;把“有权不用,

11、过期作废”作为信守。当官就是为自己能升迁、出政绩,不惜劳民伤财,牺牲群众利益谋“私绩”;枉费心机,中饱私囊谋“私利”;牺牲企业利益做交易谋“私情”;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谋“私欲”。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严重背离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10年1至12月,全国共处分了违反党纪政纪的党员干部146517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9527人,给予政纪处分38670人;处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其中,11名省部级高官被判刑。新华网日前发表文章,把反腐败形容为执政党的“生死抉择”。可以说,上述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涉案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获利的法宝,利用手中掌控的职权谋取私利,并已成为一个严重性问题

12、。2独断专行。就是以个人为中心,不讲民主,缺乏平等和尊重意识,其实质是官僚主义。在权力所及的地方唯我独尊,专横跋扈,处理问题一意孤行。古往今来,无论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或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作为领导人,当权力达到一定顶峰后,极易犯独断专行的错误。因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权力欲的膨胀,大搞一言堂,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然而,凡喜欢独断专行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独断专行,表面上看是领导者的强大,实际上是弱者无能的体现。因为弱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心胸不宽,见识不广,眼高手低,腹中空空,不听别人意见和建议,听不得不同的声音,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陈同海无视党的民主集中制

13、原则,一手遮天,独断专行,1999年至2007年6月,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转让土地、承揽工程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钱款共计人民币1.9573亿余元;生活腐化,每月公款吃喝玩乐达120万元人民币。监察部官员曾找他谈话,要求他不能挥霍,陈回应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2009年7月1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其做出一审判决,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3失职渎职。就是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更有甚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其实质就是自由主义。作为领

14、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是基本要求。但是如果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和责任感缺失,就会引起组织观念淡化,工作散漫、推诿扯皮,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进度缓慢、工作失误频发,甚至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掌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年,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649万多元,在药品监管工作中利用审批权为8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非法利益;袒护、纵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违规违法,造成食品、药品、保健品市场日趋混乱,致使许多不应换发文号或应予撤销批准文号的药品获得了文号,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及生命健康安全,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监管的正常工作秩序,严重败坏了

15、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被判处死刑。4腐化堕落。就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生活方式腐化奢靡,其实质就是个人享乐主义。腐化堕落,是当前领导干部错误权力观的最突出表现形式,也是极为严重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面对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上斤斤计较,奢侈浪费,更为严重的是,追求西方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完全丧失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立场,丧失了干部的基本准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在悔过书中写道,十多年来一直担任公安局副局长,总觉得自己业务熟、能力强、付出多、成绩大。尤其是看到很多人不如自己,却纷纷受到

16、提拔和重用,产生了不满情绪,就开始乱用权力,直至无法无天。16年间,他以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1211万余元,还有1044万余元财物不能说明来源,而且还受贿住宅、别墅、名车和古董。重庆市长黄奇帆称文强为“最大黑社会保护伞”,将他捉拿归案让该市成功破获10年来累积的500多起命案,也查处多名涉黑官员。因犯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q#j罪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文强被处以死刑。他是全国三年来处死的最高级别官员。5欺上瞒下。就是弄虚作假,自我吹嘘,报喜不报忧,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等,其实质是主观主义。古人云,国之兴,长于政;政之兴,在得人,如果领导干部都能做到光明正大,心胸坦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种主观主义就会没有市场。为了不影响个人和局部利益,有的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主要表现是怕受处罚瞒报实情,取悦他人谎报实情,顾及自我不报实情,以自我为中心,蔑视他人,自以为聪明得意,实则害人害己。建设领域涉及部门、环节众多,在该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财经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