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03034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了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这五个字并不陌生,但并不一定 知道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如何产生的, 它又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这里,我想先谈下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 滴。我们常提到的节水,节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塑 料购物袋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体现,保 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口号亦是其一个方面。可以说,我 们已经在生活中实践着可持续发展理论,那么到底什么是可 持续发展理论呢?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0世 纪50到6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 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

2、发展的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 讲座.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发表了一部引起 很大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 由于农药污染所事业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 明媚的春天”,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 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 斯的享誉很市制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对生存与环 境的认识带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 国际著名学术团体一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 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 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 国世界与 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3、我们共同的未 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 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 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与体会(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传统的发展是以高投 入、高消耗为其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以高消费、高 享受为其发展的目标和原动力,因而它往往片面强调发展的 经济指标,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数量,而忽视生态 保护,忽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忽视污染防治,因而是以牺牲 环境作为代

4、价换取经济一时繁荣的发展方式。(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 共同发展地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 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 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 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 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 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 同发展。2.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 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 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阶 层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3.

5、 公平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因水平差异而表现出来的层次 性,这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是这种发展水平的 层次性若因不公平、不平等而引发或加剧,就会因 为局部 而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 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纬度:一是时间纬度上的公 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 是空间纬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 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4. 高效发展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 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 上的效率,也包含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的成分。因此,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6、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1. 协调发展理论协调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不同 国家的发展战略要依据具体的环境状况来制订。持续的经济 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社会公正和人民参与于自身发展 决策的基础上。协调发展追求的是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 求,个人得到发展;同时保护环境,保护后代在环境方面的 权力;强调经济活动的环境和理性。2. 三种生产理论三种生产理论是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生产和环境生 产的相互适应。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环境生产都是由 人所主宰,是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中介。没有人的再生产就没 有其他两种生产。3.

7、 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 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区域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经 济活动的支持能力表现出“双重性”:相对稳定性一一在一 定时期内,环境系统不发生明显变化时,环境系统对人类社 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绝对变动 性在短时期内环境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存在优先幅度的波动;在长期内环境系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支 持能力则是显著变化。环境承载力理论以整体环境为研究对 象,寻求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三、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全面阐述了科学 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内涵,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8、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全 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方法 论,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 基础上,通过揭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依据解 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本原则,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 的,反映了对发展理论的新认识和新发展。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发展观不仅借鉴了以往发展观关于 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同时也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进行了弘 扬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天人 合一”的系统性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科学解释 了儒家哲学中的“中庸”思想,强调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 和谐相处和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