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87536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2021重庆市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 向性骚扰说“不”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 尊敬的领导们,亲爱的老师们: 上午好。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公共安全教育高中现场优质课比赛。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学生处牵头组建了杨渝蓉老师、周奇武老师和徐灵玲老师的磨课团队。从内容选题到课堂架构,从活动设计到细节打磨,磨课团队老师们给予我倾心指导和信心勇气;前后数次试讲,“骚扰”了不少班级,高一年级团队给予我无私支持,感谢你们。一路走来的辛苦自不必说,这次赛课活动带给我学习,探索和成长,下面我着重从“选题的现实意义”和“演练的教育意义”两方面

2、,与老师们分享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感悟。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1.选题依据: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中小学课堂是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本次赛课具体选题建议有防诈骗、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反暴力、反恐怖行为、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及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 2.社会现象:我注意到公共场合和孤独情景的性骚扰事件时有发生,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国法律多年来对其没有明确的界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3.学生身心

3、发展的现实需求: (1)生活和成长环境:执教对象所在学校地处主城市区,学校青春期教育和相关安全教育到位,大多数家庭并不避讳性教育,因此学生整体上具备一定的性别意识和性骚扰相关常识;然而,身处繁华都市,日常情境复杂,加之网络影响,这些因素加大了学生遭遇性骚扰的安全隐患。 (2)生理和心理现状:高一学生,正值十五六岁青春期,第二性征明显,生理上的变化直接导致心理变化,对“性别”问题有困惑,却羞于启齿,如果遭遇“性骚扰”,更是有意回避。 (3)认知局限和能力缺乏:对性骚扰的认识模糊,甚至出现误区;目睹性骚扰行为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有勇无谋”;遭遇性骚扰往往感到羞愧,保持沉默。总体而言,意识防

4、备不够,有效对策欠缺;思维局限可能导致错误应对方式。 4. 选题意义:2021年3月深圳市防治性骚扰行为指南首次明确界定性骚扰,是首个指导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建立防治性骚扰工作机制的制度性文件,足见社会各界对性骚扰这一社会现象的重视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防性骚扰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引导学生识别性骚扰,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演练的教育意义: 1.纲要指出高中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要以学生体验和辨析为主,因此本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依据从“是什么”(即感性认知明确定义清楚辨析)到“怎么办”(多维度、层递式模拟情景找对策、作演练)的逻辑;教学重点在于

5、旁观和遭遇性骚扰的对策学习、演练,以及预防性骚扰的对策;教学难点在于突破“沉默”文化,跳出思维局限;目标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践运用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辨析、归纳、演绎的思维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应对措施、提升防范意识,鼓励学生坚持正义、弘扬正气,倡导“智慧预防、智慧避险、智慧施救”。 2. 整节课由七个教学环节组成,下面我就一些比较出彩的教学步骤作具体说明。 在前面“说一说、学一学、辨一辨”的3个环节内,通过列举、分类、下定义、辨析等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了“是什么”的理论知识;特别是通过提供情境或图片,辨析性骚扰误区,补充知识,并训练学生辩证性思维。 遭遇性骚扰该“怎么做”呢?在“试一

6、试”环节中,我通过表演语言性骚扰,创设了单一情景,学生随机演绎对策(播放教学片断),我再点评并归纳对策。在“帮一帮”环节,我使用了一段“健身房性骚扰案件”视频,创设公共场所性骚扰的复杂情境,学生代入角色,小组讨论“受害者”和“旁观者”对策并展示;我在小结对策的同时赞扬同学们弘扬正气的精神,并提醒同学们智慧避险、智慧施救。“练一练”是最为重要的演练环节,因此我创设了4个新闻报道典型案例。这些都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通过小组演练并解说以上性骚扰真实情境的对策,我检验了学生使用对策的情况。通过观察,学生还理解到“晚自习放学独自回家”“独自在家,异性来访”属于“孤独情景”,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生命至上

7、原则(播放教学片断)!最后的“防一防”环节,我补充了有效防备性骚扰的对策,学生跟随视频学习并演练“防狼术”(播放教学片断)。以上教学活动通过多维度、层递式创设真实情境,由单一到复杂,由找出对策到有效演练,学生在思考、辨析、讨论、交流、展示、演绎、解说等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不断补充并完善知识要点,不断深入并提升思维素养,不断修正并强化应对能力。 本课最后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鼓励因性骚扰而留下心理创伤的学生积极求助心理干预。 三、教学反思: 1.“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might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可能记得,让我参与我就完全理解。”中国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也。”为用而学,学以致用。运用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学习的方式途径。 2.根据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将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3.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情景,解决现实问题。 以上若有不当表达,请老师们多多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