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875356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数学教案:小小设计师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是老师发明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将专题活动和日常生活、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络,会使数学学习更有意义。班级中正在开展专题活动我和植物做好友,孩子们负责幼儿园小种植园的种植和照料工作。种植园刚刚翻修完成,孩子们尤其喜爱。她们发觉种植园还没有围栏,纷纷说:“老师,原来的种植园有围栏。”“其余菜园全部有围栏。”“有了围栏野猫就不会踩了。”“我们能够保护蔬菜啦。”孩子们有了制作围栏的愿望,同时老师考虑到教育的要求和价值,便生成了活动“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在第一次设计中孩子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围栏,我们也惊喜地看到规律的出现,这也说明生活中的感性经验是孩子们学习的

2、主要基础和前提。我立即抓住了契机,引导幼儿发觉有序和无序的不一样。孩子们表示更喜爱有规律的围栏-既整齐又漂亮,想将种植园围栏也设计成为有规律的,从而引出了此次活动。活动目标1发觉生活中有规律的物体排列,感受规律的美。2愿意利用两种物品发明规律,处理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活动重、难点关键:愿意发明规律,利用规律排序,发觉美。难点:了解规律排序中规律组在序列中反复出现的含义,连续排列的整齐感。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和家长、老师一同搜集生活中的规律,拍摄成照片;幼儿在游戏中随意排出过部分规律;有参加种植园围栏设计的愿望。物质准备:用生活中蕴含规律的照片制成的PPT,电脑,相机,“魔法圈”。操作材料:洞洞

3、板及棋子、易拉罐、正方形积木、节奏棒、纸盒等。活动过程1经过分享照片,激发幼儿参加设计有规律围栏活动的爱好,初步认识、了解规律排序,并感受到生活中利用规律排序的常见和美感。出示种植园照片,引发幼儿参加设计的爱好,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有规律的围栏。师:儿童们,我们这几天在忙着做一件什么事情呀?你们发觉了什么?幼:因为我们的种植园还没有保护植物的围栏,因此要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师:对,我们要一起设计、制作围栏。在你们第一次设计中,画出了很多围栏样式,你们更喜爱哪一个?幼:有规律的围栏。师:因此我们今天要设计有规律的围栏。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搜集的有规律物体的照片,发觉照片中两种物体之间的排序方法。师:在你

4、们动手设计之前,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活动前你们和父亲母亲一起找到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滑梯上的栏杆是按什么方法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反复出现的是什么?幼:是根据一个蓝的一个黄的、一个蓝的一个黄的方法排的。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滑梯的栏杆是由一蓝一黄栏杆组成一组规律,后面一直反复前面这组规律,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经过对全部照片的观察及交流,了解两个不一样物体是能够有规律排序的,并能发觉规律排序的美,愿意发明规律,设计种植园围栏。师:儿童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有规律物体的照片,你有什么感觉?幼:很好;看上去很舒适;不单调,很整齐。师:那今天我们也来发明规律围栏。2完成设计种植园围栏任务:自选两种物品发明规

5、律,尝试学习按规律给两个物体排序。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利用两种物品发明规律、排序。老师部分观察指导,随机发觉两种物品规律排序的不一样方法及问题并统计。3经过分享幼儿的围栏设计,深入发觉、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感受到两种物体可发明出很多不一样的规律并排序,激发幼儿发觉、发明更多规律并利用于生活。分享幼儿的排序方法,深入发觉、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老师利用相机拍摄下幼儿设计的规律进行部分展示,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规律,或由集体观察、讨论,发觉其中的规律。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设计发明出很多种规律。谁愿意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排列。看一看这位儿童用什么方法排列的?有些人和她的想法不一样吗?你以为这是按什么

6、方法排列的?当幼儿排序出现混乱时:师:这位儿童的规律是一根节奏棒和一个盒子,它们组成了一组好好友。神奇的“魔法圈”要变身啦,我们一起看看后面排的是不是这组规律在反复出现。富于改变的材料使规律出现多元表征,如一样两种材料-易拉罐和长方形积木,因摆放方法及数量的增减,出现不一样的规律。师:为何和全部选取了白色和蓝色的棋子,可她们排列出来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幼:因为的是一个蓝的和一个白色的棋子,另一个儿童是两个蓝色和两个白色的棋子。师:那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呢?幼:颜色一样,数量不一样。师:哦,原来材料一样,数量不一样也能发明出不一样的规律排序。知道两种物体可发明出很多不一样的规律并排序,萌发幼儿在生

7、活中寻求和发明更多规律的愿望,继续完成种植园围栏的创立。活动反思指南中明确指出:在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主要和有趣。此次活动正是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利用详细的情景给孩子们部署设计围栏的任务。由真实任务驱动的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不但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爱好,而且很好地实现了集体数学活动的情景化,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利用数学知识、经验,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凸显出数学教育的关键价值-“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幼儿在思维上、数学经验上有所提升”。老师有效把握幼儿详细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明确规律排序,扩展幼儿模式识别经验,并

8、发觉生活中规律的美,自主地发明规律。整个活动符合幼儿认知的模式及教学的逻辑:观察一发明一比较一再比较中概括。经过环境设计策略,即情景内容源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所以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任务意识明确,愿意发明规律并专注投入地利用规律排序,设计围栏;经过直观概括策略,利用“魔法圈”圈出规律组进行序列中单元的判定,使幼儿了解规律排序;经过多元表示策略,使幼儿在表示交流中形式多样,能够是语言、动作、符号,也能够是师生间的、同伴间的交流,从而达成抽象和直观、思维和感知的有效结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规律排序活动中不但仅关注排序结果,更重视透过幼儿多样化的表示,了解其对规律的认识及了解程度,乃至思维发展水平,给予合适、必须的支持引导,促进幼儿迁移、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