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69803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项目名称序号活动描述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实施时间责任人作业活动质量风险风险因素1普通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中压实度不满足要求1)压实遍数不够,填土松铺厚度过大,局部有漏压现象;2)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或超过有效压实规定值;3)不同取土场填料出现不同类别土的混填;填土颗粒过大,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1)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遍数、松铺厚度符合规范及试验段试验参数要求。2)制定压路机碾压轨迹,保证碾压均匀。碾压轮迹重叠、铺筑段落搭接,超压应符合规范要求。3)做好填筑材料的含水率检测,保证含水率在允许范围。4)优先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等作为路

2、堤填料,填料的最小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5)不同类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当不同填料分层填筑时,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前、中局填方路堤局填方路堤,出现裂缝、局部下沉或滑坡等现象1)路基填土高度较大时,未进行抗滑裂稳定验算,也没有护坡道。2)不同土质混填,纵向分幅填筑,路基边坡没有同路基同步填筑。3)基底处于斜坡地带,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横向台阶。4)填筑速度快,坡脚底和坡脚排水不及时,路基顶面排水不畅。1)严格按设计及方案坡比进行边坡填筑。2)每层填筑厚度根据采用的填料,按规范及试验段试验参数要求执行,不得将不同性质的材料混堆填筑。3)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填筑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大出5

3、0cmi,然后削坡成型。4)半填半挖的一侧高填方基底为斜坡时,应按规定挖好横向台阶。5)工期安排上应分期填筑,每期留有足够的固结完成时间,工序衔接上应紧凑,路基工程完成后防护工程如急流槽等应及时修筑,做好防排水工作。局填方路堤沉降超出规范要求1)随意增大路堤填筑层厚度,压实工艺不符合规范要求,压实度不均匀,且达不到规定要求。2)工程地质不良,选用填料不当,填料土质差,路堤受水浸部分边坡陡,施工过程中排水不利,土基含水量过大。1)路基填筑时未严格按照方案和试验段试验参数控制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2)路基填筑前,基底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基底存在软土或空洞。3)在软弱土基上进行高填方路堤施

4、工时,除应对软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高填方路堤填筑过程,防止局部积水;在半填半挖的路段,按要求挖成阶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做好排水设施。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搅拌桩制浆、送浆不符合要求浆液制浆质量不符合要求,泵送浆液不规范,影响成桩质量。1)按设计给定的水灰比在制浆罐中进行拌制,备好的浆液还应不停地搅拌,使其均匀稳定,不得离析或停置时间过长;浆液倒入集料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2)泵送浆液前,管路应保持潮湿,以利输浆。泵送浆液过程中,泵的压力必须足够和稳定,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3)保证喷浆的均匀性,钻机必须在桩底停留,让其预喷一段时间不少于10s才能提起

5、。如果出现断浆,必须补浆,并且为了保证成桩的连接性,应保证补浆处与断浆处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提升及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素混凝土桩施工塌落度与配合比偏差较大;拔管和泵送不符合要求实测混凝土塌落度与配合比设计偏差较大,超出规范允许;混凝土拔管速度与混凝土泵送速度不一致,影响成桩质量。1)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坍落度控制塌落度过大,会形成桩顶浮浆过多,形成硅的离析和泌水,桩体强度也会降低;而且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频繁堵管。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允许范围,和易性好,成桩质量容易控制。2)控制混合料泵送量与拔管速度相匹配,不得停泵待料。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而拔管速率过慢又

6、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桩顶浮浆过多,桩身强度不足和形成混合料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强度不足。故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应按照工艺试验确定值进行施工。高边坡、深路堑施工边坡、路堑未按方案施工,导致边坡塌方、滑坡1)边坡开挖前未进行地质勘察,存在滑坡发育;2)未做好边坡防排水工作,雨季雨量大导致滑坡;3)未按方案进行开挖,随意开挖,导致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塌方;4)边坡施工时未进行监测预警,边坡位移未及时1)在斜坡地带进行施工前,必须首先作好工程勘察工作,查明有无滑坡存在或滑坡的发育阶段;2)在斜坡地带进行挖方或填土时,必须事先查明坡体岩土条件,地面水排泄和地下水情况,作好边坡和排水工程,

7、避免造成工程损失;3)施工前应作好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挖方的施工顺序,严禁从下部掏空开挖;发现。4)高路堑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每开挖一台就应对裸露边坡进行地质分析,重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实需要采取边坡加固时,应停止开挖下级边坡,待加固工程起到稳定边坡作用后,方可进行下级边坡开挖;使后续施工对滑坡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5)作好施工期间的边坡监测预警工作,定期进行监测。爆破作业爆破点位设置小合理,装药量过人没有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造成较大坍塌,超出边坡范围1)爆破作业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要求,编制爆破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2)大规模开始施工前,对

8、爆破点位及药量做好试验工作,按照地质进行调整;3)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作业人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涵洞沉降缝涵洞沉降缝设置小合理、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1)沉降缝不竖直;2)沉降缝边缘混凝土不密实;3)混凝土与沉降缝间存在较大间隙;4)背部沉降缝未进行防水处理;5)出现竖向裂缝;6)沉降缝两侧错台1)现场核查地基承载力,认真进行地基处理;2)沉降缝板体应厚度均匀、宽度合适,表面清洁并涂刷隔离剂;3)沉降缝板体应固定牢靠,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不偏斜移位;4)墙身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沉降缝板体衔接应平顺、竖直;5)同时浇筑沉降缝两侧混凝土时应同步,防止混凝土面相差过大而导致沉

9、降缝板体变形、倾斜;6)沉降缝边缘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漏振;7)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沉降缝的防水;8)控制好沉降缝设置间距,合理布置水平构造筋。涵洞防水涵洞防水设置小合理、处理措施不符合要求1)沉降缝处渗水,台帽启齿处渗水;2)墙身拉杆孔处理不规范,出现渗水。1)基础、墙身、盖板沉降缝应在同一位置、上下顺直、贯通;2)沉降缝的处理应采用沥青麻絮、高分子材料等填塞,必须塞满填实;3)混凝土盖板或顶板、侧板外表面上,在填土前应涂刷沥青胶结材料和油毡,以形成防水层;4)对于现浇模板拉杆,应采用PV惠管,拆模后拉杆应切除多于部分,并填塞。桥涵台背回填回填施工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回填材料采用不当;施工设

10、备选用不合理;预留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产生不均匀沉降1)桥涵低于原地面、无法使用碾压设备的基坑,宜用天然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回填,用水密法密实并配备小型压实机具逐层夯实;采用水密法时,应采取挖排水沟或抽水等措施将灌注水导排出基坑。2)桥涵构造物附近路基土方填筑施工,应预留足够长度的台背回填及过渡段,其长度宜大于路基填土高度的2-3倍,以利后续台背回填可用压路机分层压实;同时,将路基横向断面分层预留有效台阶,以利与后续台背回填台阶衔接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调整不合适,影响混凝土质量1)施工用材料与设计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未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技术指标离散性大。2)施工时未根

11、据砂、集料等原材料含水量和现场试拌效果调整施工配合比,实际水灰比不符合设计,降低拌和物和易性,影响混凝土强度及外观。3)配合比设计片面追求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等级过大。1)配合比设计应与实际料源一致,可根据料源情况多做几组配合比。施工时材料来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施工时应根据砂、石等原材料含水量和拌和楼试拌效果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3)选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的水泥,不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于其强度等级较多的混凝土;4)对于上部结构有条件的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计量、拌和不规范、/、严格,影响实体混凝土1)拌和计量设备使用前未进行零点校验,原材

12、料称量偏差超出允许偏差。2)拌和时间过短,材料拌和不均匀;拌和时间过长,混凝土粘聚性明显增1)安装搅拌计量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2)每次使用前进行零点校验,确保称量准确;采用自动计量及搅拌系统,定期、不定期对计量系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调整;加,和易性差。3)根据拌和设备性能、试拌结果确定最合适拌和时间,生产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每台班至少抽查两次;混凝土养护浇筑后养护管理不到位,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开裂1)无养护制度、方案或制度、方案缺乏针对性。养护设施和人员配置不足;2)混凝土表面覆盖不及时、不严密,甚至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加速表面失水,导致表面龟裂;3)洒水养护不够及

13、时,造成干缩开裂;4)养护时间不够,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5)拆模后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导致混凝土开裂;6)忽视箱体内混凝土养护工作,箱体内混凝土出现开裂。1)制定养护制度,根据工程实际和养护对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配置合适的养护设施并落实专人负责;2)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保水措施,收浆后立即用土工布等材料严密覆盖并洒水,但气温低于5c时不得洒水;3)根据水泥品种和养护温度等确定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洒水时间间隔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可采用喷淋养护方式;4)应采用喷水等方法对箱体内混凝土进行养护,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养护水在箱体内的积压。混凝土原材料存储原材料变

14、化、变质,影响混凝土质里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水泥、粉煤灰固化,外加剂变质,砂、碎石规格级配与规定不一致或含泥量、压碎指标不符合要求等现象。2)胶凝材料的储存时间较长或储存密封不严,材料受潮后产生凝固变质,外加剂长时间的存放容易造成沉碇或变质。1)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通知材料管理负责人,查出原因前,禁止对可疑材料的投入使用。2)对现场所有材料进行排查,存在可疑质量问题的材料组织抽查检验,经过处理或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后使用不影响工程质量时,经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同意后按规定使用,明显失效变质材料严禁使用,并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处置。桩基桩基桩位偏位实测桩中心坐标与设计值偏差超出

15、允许范围1)定位放样时,采用两人互相复核放样结果,确保测量放样准确;2)护筒埋设应有足够深度,防止护筒倾斜、下沉引起偏位;3)设置固定牢靠的护桩,钻孔过程应经常校核桩中心位置,以保证桩中心位置准确;桩基钻孔灌注桩泥浆不符合要求;溶洞处理不符合要求钻进过程中泥浆质量不满足要求,泥浆护壁质量差,孔壁土层塌陷,堵塞孔洞;溶洞处理不符合要求,未制定有正对性的处理方法。1)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泥浆,保证泥浆的护壁质量;2)遇溶洞时,根据溶洞的大小,地质情况及施工设备的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严禁进行随意处理。桩基岩溶地质桩基施工偏孔、卡锤、漏浆、塌孔1)岩溶地区,溶洞较多,溶洞较大,钻孔时易发生偏孔、卡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