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637484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海新区香逸园项目建筑施工测量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审批人:滨海新区香逸园项目部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 2.1工程概况1 2.2 参建单位1三、 施测原则2四、 测量准备2五、主要施工测量方法3 5.1 平面控制3 5.2 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及放线3 5.3 高程控制测量4 5.4 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校核5六、分部工程的测量放线5 6.1基础测量放线5 6.2 主体结构测量放线8 6.3 装修测量放线8 6.4测量注意事项9 6.5 细部放样的要求9七、质量标准9八、施工管理措施10 8.1质量保证措施10 8.2安全保证措施10九、施工验线制度及资料整理11 9.1施工验线程序11 9

2、.2资料整理11十、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和仪器保养11 10.1 仪器管理措施11 10.2 仪器的保养措施12一、编制依据1.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1.2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DB11/T446-2007)1.3 建筑测量变形规程 (JGJ8-2007)1.4 滨海新区香逸园施工图纸1.5 滨海新区香逸园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港东新城世纪大道南侧,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91247.8,总建筑面积135089.33(不含潜伏设计面积),地上建筑面积为100460.02,其中住宅为96993.45,配套公建为3466.57,地下车库建

3、筑面积为34716.75。本工程共计30栋楼,其中:56层洋房4栋、67层洋房16栋、89层洋房10栋、临街商业1层,局部有一层地下车库。2.2 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天津市星河荣御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天津天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 施测原则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

4、、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时、省工、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四、 测量准备4.1 场地准备 现场地势基本平坦,满足导线点及控制点相互之间通视,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4.2 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建立测量设备台帐。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测量仪器单 位数 量1全站仪(KTS-44

5、2LL)台12水准仪(DZS2)台53经纬仪(TDJ2E)台24垂准仪(DZJ-300A)台14.3 技术准备1)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2)测量人员施测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4.4施测准备本项目部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测绘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根据项目的总体

6、进度计划进行安排。五、主要施工测量方法5.1 平面控制5.1.1建筑物平面控制首先对测绘院提供的坐标点进行尺寸校核,然后根据总平面图坐标,对建筑物的轴线角点平面控制放样,现场平面控制点见下表:点 号纵坐标(X)横坐标(Y)位置K1268422.062125171.810现场仓库南侧K2268265.927125479.351现场围墙东南角K3268253.340125166.719现场围墙西南角K4268498.744125273.1841#塔吊基础K5268503.322125349.0042#塔吊基础K6268508.535125426.0503#塔吊基础具体位置详见施工现场测控网络平面布

7、置图。5.1.2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图和测量成果,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尽量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由于本工程现场整个基坑采取大开挖,场地比较狭小,所以布设的控制点或控制线要求通视良好,标记醒目,便于保护,施工方便。5.2 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及放线5.2.1 0.000以下地下结构的放线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在楼座角点位置设置轴线

8、控制桩,作为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5.2.2 0.000以上楼层平面放线0.000以上楼层平面放线控制采用内控法。测设过程如下:1)混凝土浇筑砼后,在首层楼板上相应控制点的位置用墨斗弹出十字交叉线。2)利用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点进行校核,并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级 20 1/100003)在0.000以上各楼层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mm150mm的倒梯形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4)首层各内控点的4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

9、种材料和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5.3高程控制测量5.3.1 水准点的引测高程控制点根据甲方提供的BM1点,采用环线闭合的方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建筑物四周围墙上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5.3.2 0.000以下高程的控制随着挖土的逐步深入,从现场高程控制点向基槽内引测标高,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将施测控制点作在沉降稳定后的塔吊基础节上。基础前期施工和结构施工以此为控制依据。基槽内标高要定期检查及时修正。地下结构完成后,将标高抄测到首层结构墙柱上(即建筑1米线),并且经常与现场水准点进行复核。5.3.3 0.000以上高程控制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向

10、首层引测建筑1米控制点,不少于三个点。标高竖向引测从结构外墙用钢尺往上传递,并用水准仪检查标高控制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若不超过3mm,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若超过3mm,则重新传递。5.4 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校核5.4.1校核控制点核算测量报告中各施工点坐标(Y,X)于其边长(D),右夹角()是否对应。使用坐标反算法。公式:边长D 方位角右夹角i=(上一边的方位角i-1.i)-(下一边的方位角ij)+180从反算结果得:各施工点坐标(X,Y)与其边长(D),右夹角()对应。误差控制:轴线控制网的误差指标等 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 级121/150005.4.2 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各点相互通

11、视,用测距仪实测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的数值做比较,将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5.4.3校测水准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水准点,由其中一点出发,沿着另外一点依次测量,最后又回到起点,实测中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六、分部工程的测量放线6.1基础测量放线6.1.1 定位放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坑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每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用

12、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角度交汇法:已知条件:A、B、C坐标及要求P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1、1、2、2角值。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B、C三个坐标点,测设1、1、2、2各角,方向线AP、BP、CP交点即为所求P点。当误差三角形的边长不超过精度要求范围,取三

13、角形重心作为P点的点位。角度交汇法示意图后方交汇法 公式:A=(XB-XA)+(YB-YA)ctg Y=-kx B=(YB-YA)-(XB-XA)ctg C=(XB-XC)-(YB-YC)ctg D=(YB-YC)-(XB-XC)ctg 在控制轴线测量工作完成后,再引测两个控制点(k1、k2),求出其坐标值,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核认可无误后,做好标志加以保护,以便在万一原始控制点破坏的情况下,轴线的复核。6.1.2基础放线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基础构件边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砖砌胎模距基础构件外皮线2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施工。基础部分电梯井

14、、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6.1.3 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3)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拆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6.2 主体结构测量放线6.2.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制点。在首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