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47776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更新其固守的经验和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有:(一)记教学日记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教学参与者看, 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 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 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 教学各环节的衔接; 从教学内容看, 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 教材内容重点、 难点的处理,

2、 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二)说课说课就是对备课的口头说明,但它不同于备课,说课讲备课的过程及其理由,而备课主要是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说课在教学反思方面具体体现在: 教师在备完课乃至讲完课之后,对自己处理教材内容的方式与理由作出说明, 讲出这些过程, 就是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这种策略的说明, 也正是教师对自己处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 事实上, 说课总是讲给同行听的, 同行听后要提出建议与评比, 这是一个很好且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 并能形成反思群体,共同提高。(三)听课与评课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 然后将讲

3、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 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四)征求学生意见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 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五)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 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 不论检查什么内容, 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学生学习

4、中的得失表现, 造成得失的原因, 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 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六)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任何事件的发展总有一个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的积累。 冲破经验的束缚便不代表不需要积累成功的经验。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 不能说没有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也不能说没有教材教法的研究, 更不能没有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一个教材反复的教, 一块黑板不停地写, 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发现 “新大陆 ”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 “得意之作 ”、 “成功之法 ” ,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 “事过境迁 ”而 “烟消云散 ”。既便来年再上这一课,不一定能教出当初的水平,不见得能达到当时的境界,久而久之,激情不再来,灵感不复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 善于思考, 把当时的感受及时的记下来, 并从理论依据上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 从实施环节上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正, 就能达到一种新的层次, 教学艺术才能长青。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也就是学会教学的过程。精品资料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