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476782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2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1.腹泻的护理(1)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2)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3)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2.体液不足的护理(1)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2)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1)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

2、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1-2min喂5ml(约l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液。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

3、/kg;重度脱水150-180m1/kg.上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定性(输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低渗性脱水用2/_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_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_张溶液。上述混合液的配制方法参见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定速(输液速度):要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再继续输入液体。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稍快,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稍慢。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h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1/kg.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积损失量以后的12-16

4、h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1/kg.在补液过程中还要随时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调节输液速度。注意事项:a.输液速度过快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速度过慢脱水不能及时纠正。b.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前囟、皮肤弹性、眼窝凹陷情况及尿量,若补液合理,3-4h应排尿,表明血容量恢复。若24h患儿皮肤弹性及眼窝凹陷恢复,说明脱水已纠正。若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表明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例过高;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c.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液、红肿。d.准确记录第一次排尿时间、24h出入量,根据患儿基本情况,调整液体入量及速度。3.营养不足的护理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日

5、常饮食,暂停添加辅食;重型腹泻按医嘱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尽早恢复喂养。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停喂牛奶和辅食,4-6h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注意由少量逐渐增多、少量多餐,可等量米汤、水稀释牛奶、米粥或面条。病毒性肠炎患儿有双糖酶缺乏,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每天加餐一次,共_周,可赶上正常生长水平。营养不良、慢性腹泻恢复期需更长时间。4.预防皮肤受损的护理选用清洁、柔软的尿布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注意及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_及肛周皮肤干燥,预防臀红。局部发红有渗出或有潜在溃疡者,可采用烤灯、理疗促使创面干燥愈合。

6、5.电解质紊乱的护理(1)补液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等变化,注意有无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的表现;遵医嘱及时采血做电解质分析。(2)根据医嘱及时补充钾、钙、镁等电解质。输液后有尿时即可开始静脉补钾,氯化钾的浓度不超过_%,滴速不宜过快,严禁静脉推注,以免引起心跳骤停。若补液中出现抽搐,可静脉缓慢注射钙剂,时间不得少于10min.镁剂需深部肌肉注射。6.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密切观察酸中毒的症状和体征,遵医嘱采集动脉血、补充碱性溶液。7.对症处理(1)眼部护理重度脱水患儿泪液减少,结膜干燥,昏迷病人眼睑不能闭合,角膜暴露容易受伤引起感染。可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药膏,眼罩覆盖。(2)发热

7、的护理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衣被,多饮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3)腹痛护理可轻轻按摩患儿腹部做好腹部保暖或热敷,转移患儿注意力,严重者可遵医嘱应用解痉、镇痛药物。儿科护理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样本(二)_年儿科护理工作将围绕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把巩固“二级甲等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爱婴医院各项工作,作为主要工作重点,现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根据_年_月“二级甲等医院”回头看复审中,各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加强落实责任

8、制整体护理。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分管患儿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3、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每月定期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优质护理小组活动并记录。二、加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1、按照护理部“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进一步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1、科室继续执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儿科护理质量控制。2、开展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分配的调查,制定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分配办法。3、制定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护理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并实施。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落实护

9、士条例,在现有护士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仍实行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根据病房使用率、患儿收住数量、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专科特点,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2、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严格按照低年资护士工作手册严格考核管理。3、继续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落实以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数的绩效考核,并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五、加强儿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1、健全和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2、每月各科内质控小组运用PDCA管理工具每月开展质控活动。3、依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简报中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整改

10、。4、定期开展临床危重患者护理查房;落实护理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5、加强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的掌握和执行情况的检查。6、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1、每月召开病区护士会,对科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2、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机制,征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每月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防范措施。3、实行重点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患者入院时风险评估率应达_%。4、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5、针对_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对科室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安

11、全警示教育。七、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1、制定科室“三基”、“三严”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落实考核。2、定期开展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的培训与考核。3、定期开展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根据护士分层管理规定,加强各层级培训并考核。4、加强低年资护士、新入护士的准入培训。5、组织科内护理业务课每月_次,全年不少于_次。6、定期开展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护理会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7、计划选派1-_名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儿童消化科专科护士。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

12、务满意度1、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活动,加强护士的沟通技能,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2、每月定期召开护患公休座谈会,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听取患者意见,开展便民措施。3、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开展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深入科室主动听取医生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每月开展患者出院电话回访活动。5、注重培养护士日常礼仪,规范护士服务行为,护理操作用语等,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九、进一步加强“爱婴医院”护理工作1、加强护理人员“爱婴工作”相关知识培训2、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教3、依据爱婴医院评价细则,每月定期对“爱婴”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督查及开展小组活动并记录。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1、严格落实实习生管理制度,检查带教质量,指定N2-2及以上护士负责实习生带教工作,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质量,安排科内讲课,做好出科考核。2、增强护士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_项。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