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24254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生产安全考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法百题考试题库(一)填空题(20 道题):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目录)(对象是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2、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第 1条) (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生产及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5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班组长)4、工会要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第7 条)(对象是工会主席和工会干事)5、国家实行

2、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13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6、国家鼓励、支持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第14 条)(对象是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7、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第16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障从业人 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第 21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

3、生产管理人员、劳资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方可上岗作业。(第 23 条) (对象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各级单位领导人、劳资人员)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行的(维护) 、(保养),并定期(检 测),保证正常运转。(第 29 条)(对象是生产、运行、维护、管理人员)11、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第 31 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物 资采购人员)1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

4、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第 35 条)(对象是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现场安全员、爆破吊装操作员)13、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 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36 条)(对象是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安全员、从业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第 37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主要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工作负责人)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应当(立 即处理)。(38 条

5、)(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1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 情况应当(记录在案)。(第 38 条)(对象是安全和生产管理人员)17、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 及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 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 (协调 。(第 40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1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第 43 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劳资人员)19、生产经

6、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第44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从业人员、劳资人员)2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第 45 条)(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21、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 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第 95 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工会)22、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第94 条)(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部门)23、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

7、从业人员因生产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第 89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监督人员)24、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 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对象是安全监督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监理)25、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 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 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 22 条)(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工程技术 人员)(二)选择题(20题):1、中华人民共国安全生产法于 ( )年(

8、)月( )日起实 行。(第 91 条)( C )A、(2000 年11 月1日);B、(2003 年11 月1日);C、(2002 年11 月1日)。 (对象是企业生产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确保安全生产。(第 4条 ( B )A、(生产管理制度)、(环保条件);B、(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条件);C、(岗位责任制)、(劳保措施)。(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的权利。(第 6 条、( C 、A、(生活保证);B、(劳动保险);C、(安全生产

9、保障)。 (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或者(。(第 10 条 ( C 、A、(安全标准)、(有关规定);B、(劳动保险标准)、(工资标准);C、(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 。 (第 13 条 ( C )A、(行政责任);B、(劳动纪律);C、(法律责任)。(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6、国家对在改善( ) 、防止() 、参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 15 条 ( B

10、 )A、(生活条件)、(职工情绪)、(劳动保险);B 、 (安全生产条件 ) ; (生产事故) 、 (抢险救护);C、(生产场所条件、(职业病)、(医疗保险)。(对象是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7、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 ()机构或者配备()人员。(第 19 条 ( B 、A、(生产管理)、(专职业务人员);B、(安全生产管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C、(安全委员会)、(专职管理)。(对象是单位主要领导人、8、 未经()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作业。(第 21 条)( C )A、(文化基础)、(可以上岗);B、(技术培训)、(不得单

11、独);C、(安全生产)、(不得上岗);(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劳资人员)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关() 、()上,设置明显的()标志。(第 28条 ( B )A、(墙壁)、(护栏)、(宣传);B、(设施)、(设备)、(安全警示);C、(大门)、(车辆)、(口号)。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10、安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 ),并由有关人员( 。(第29 条 ( B )A、(标记)、(保管);B、(记录)、(签字);C、(分工)、(负责)。对象是运行维护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1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 、()使用的

12、危及生产安全的 工艺 、设备。(第31 条 ( B )A、(允许)、(规定);B、(淘汰)、(禁止);C、(封存)、(可以)对象是生产管理人员、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人员、从业人员)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 ()规章制度和()规程。(第 36 条 ( A )A、(安全生产)、(安全操作);B、(劳动纪律等)、(上下班制度);C、(经济责任)、(奖惩处罚)(对象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 (。(第 37 条( B )A、(生产条件)、(执行);B、(劳动保护用品)

13、、 (佩带);C、(绝缘工具)、(使用) (对象是单位领导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4、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应当()。(38 条 ( A )A、(立即处理);B、(拟订年度检修计划);C、(拟订季度检修计划)。 (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5、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的()情况应当()。(第38 条 ( B )A、(检查及处理)、(报告车间主任);B、(检查及处理、(记录在案);C、(年度统计)、(上报备案)。 (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6、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

14、活动,可能危及 对方安全生产的,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与协调。(第 40条 ( A )A、(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安全检査);B、(攻守同盟)、(经济措施)、(权益划分);C (责任划分)(有关)(现场检査)。(对象是单位领导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7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第43 条 ( B )A (意外伤害保险)(养老金);B (工伤社会)(保险费);C (医疗保险)(医疗费)。(对象是单位领导从业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劳资人员)18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

15、订立 (。(第 44 条)B)A (攻守同盟);B (协议);C (劳动合同)。对象是单位领导人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19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业岗位存在的()因素 ()措施和()措施。(第 45 条 ( C )A、(通风)、(防火)、(防毒);B、(安全)、(保证)、(预防);C、(危险)、 (防范)、 (事故应急)。(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工作许 可人、工作负责人)20、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和强令()。(第 46 条)( C )A、(中午不休息)、(连续工作);B、(加班加点)、(长时间上夜班);C、(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对象是各级单位领导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三)判断题(20题):1、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