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09021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诗两首教学设计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诗两首 教学设计一 (2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通俗易懂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未选择的路中“路”的象征意义。 2、熟读成诵,背诵中要赋予自己的理解,做到有表情背诵。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因文悟情,如何面对困境以及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教学难点: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意义,蕴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我们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三、诵读 1、师范读,读出节奏来。 2、生练读。 3、生

2、有感情读。 4、说题目:“欺骗”理想与现实的一种距离 5、生齐读。 四、赏析 1、语言:通俗易懂,“劝说的口吻”,又富有哲理。 (插入朗读) 2、这首诗中诗人对生活是什么态度? 强调“热爱、积极乐观” 3、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师提及句子“相信吧”“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五、小结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当堂背诵) 六、作业 仿写诗假如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一、导入生读自写的诗假如。师多肯定。 二、诵读 三、赏析 1、哲理诗。“象征手法”。 2、讨论“路”以及象征 。3、“未选择”的理解。 4、蕴含的人

3、生哲理:引导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与困惑,那我们该怎么办?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但也要有魄力,敢于创新和进取。 5、诗句提醒:“久久伫立”“荒草萋萋,显得更诱刃,更美丽” 四、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五、课外拓展 1、听配乐诗

4、朗诵致凯恩、海涛 2、抄写汪国真的生活(生活、遗憾) 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选择了清醒/也就选择了糊涂/你征服了别人/也就被别人征服/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六、作业设计抄写生字词。背诵两首诗歌。4 诗两首 教学设计二 (2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自学内容:根据提示,阅读这两首诗;搜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

5、歌导入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真的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板书目标1、理解这首诗的大意;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背诵这首诗。简介作者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一、整体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的是什么?(特指在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

6、的写照。)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性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思考探究学生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与之抗争,只能等待。)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

7、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4、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没有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的诗歌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学生朗读背诵诗歌,试着当堂背诵这首诗。三、体验反思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学习体会,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巩固训练1、完成“研讨与练习”、三。2、根据“体验与反思”的要求写300字左右的短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未选择的路。诗歌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诗歌未选择的路。前者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后者则告诉我们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选择。如果说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话,那么未选择的路对人生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目标1、理解诗歌大意。2、认识慎重的选择人生的意义。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一、整体感知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认真阅读这首诗,最好是默读。深入思考每节诗歌的意思,然后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题: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表面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

9、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有很多,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诸多不竟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表达的意思。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选择,更要

10、慎重对待。)二、思考探究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未选择的路”?(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为题。)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3、这首诗歌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三、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对于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怎样选

11、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确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的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四、巩固训练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2、试着写一篇随笔,评论一下这首诗。300字左右。教学反思:诗歌教学重在朗诵体味诗中所蕴涵的感情,但这种朗诵必须结合一定的文化功底,若不,则会局限于表面的理解,缺少广度和深度。那麽平时如何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欠缺呢?我想首先必须老师是一个感情丰富,思想阅历很深的学者,这要求我随时随地的充电;其次利用好图书馆和书店。如

12、何达到这一步呢?指导是前提。学生应该搜集掌握哪些资料,老师必须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找到资料后如何取材也是老师指导的范畴。诗两首 教学设计三 (1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 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2、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情感与德育:、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13、教学方法: 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参考: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补充: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幽寂:幽静,寂寞。 延绵:绵延。 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忧伤,愁闷。 因是诗歌,牵涉的字词很少,

14、教学时也应从快从简。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 (由教师介绍,学生适当笔记。详细介绍见教师教学用书P30、P31)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