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843347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毕业论文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某某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国数控机床的开展姓 名:学 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二一五年四月摘要自从20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的产生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改变。数控加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具有高度柔性,加工的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较高,还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既能促进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又能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它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可以用于加工各种小批量零件,或者结构较复杂、精度

2、要求较高的零件等等。数控机床的优良特点与其广泛的应用X围使得它成为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也是市场热门商品。我国的数控机床经历了多年的进步与开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进其开展在今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键字: 数控机床 趋势 开展策略 目录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产生 1.1 数控机床44我国数控机床现状5第二章 数控机床的开展趋势向工序集中化开展62.2向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开展72.3向柔性化、功能集成化方向开展89 99991010 10102.5.3增强故障自诊断、自恢复和保护功能101111功能复合化方向开展12第三章 中国数控机床开展策略加大技术科研力

3、度13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产品的自主开发、制造能力13加快高性能数控功能部件的研发,提升数控机床品质14加快技术引进与国际合作学习15结语15参考文献17第一章 数控机床的产生数控机床,顾名思义,即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数控机床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能够适用产品频繁变化且具有柔性的生产需求。从应用来说,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进刀与退刀、开车与停车、选择刀具、供应切削液等和步骤,以与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展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

4、执行元件,是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说到数控机床就不得不提起数控技术。数控技术,简称“数控,英文:Numerical ControlNC,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根据国家标准,对机床数字控制的定义:用数字控制的装置简称数控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字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叫数字控制,简称数控。用计算机控制加工功能,称为计算机数控。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

5、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储存、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都可以通过设计者来设计开发各种程序来实现。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中期,纵观其开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个阶段为封闭式开展阶段。在此阶段,处于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限制和我国自身根底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开展趋势并不明显。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与“八五的前期,这个阶段是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阶段。在此阶段,机床工业也随之逐步走上科学生产、大力开展的道路并初步建立起了国产化体系。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过程和国家的重视

6、,以与各方面环境的改善,使得我国数控技术在产品的研究、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性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这个阶段是实施产业化的研究并且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引进日、德、美数控系统、以与各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进展合作生产。通过边仿、边学、边造、边用,逐步掌握了数控机床的一些技术、特点与开展规律,开展比拟迅速。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在这个阶段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配国产数控系统也达到了10。随后,我国也已经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生产国和高精度精细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目前我国数控机床需求量日益扩大,产量正呈飞

7、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从2004年的51,861.00台增长至2013年的209,287.00台。2013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比2012年205,695.13台同比增长1.75%。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领域之广,可与日本、德国、美国并驾齐驱。按专项规划,到年,我国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根底制造装备约立足国内。高档数控机床与根底制造装备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展列,局部产品国际领先。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取得的一

8、些成绩。而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开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拟突出。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超过低档机床。但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以低档为主,高档数控机床绝大局部依赖进口。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导致国产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在质量、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章 数控机床的开展趋势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从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开展到了成熟期以后,各个领域都开始了对于数控机床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的机床铸

9、造产业正处于高速开展时期,产业由量变正走向质变的阶段。综合分析国内外数控机床开展形势,我国数控机床的开展还应顺应以下开展趋势:向工序集中化开展上世纪中期,在一般数控机床的根底上开发了数控加工中心,即自备刀具库的自动换刀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机床上,机床的机械手可以自动更换刀具,连续地对工件进展多种工序加工。加工中心机床使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床上完成,减少了由于工序分散,工件屡次安装引起的定位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也减少了机床的台数与占地面积,压缩了半成品的库存量,减少了工序间的辅助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和数控加工的经济效益。2.2向高速度、高精度方向开展精度和速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

10、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产品的生产周期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高精度、高速度是机械加工的目标,数控机床因其价格昂贵,在这些方面的开展也就更为突出。在加工精度方面,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与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最近几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m提高到5m,精细级加工中心如此从3-5m提高到1-1.5m,并且超精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加工精度的提高不仅在于采用了滚珠丝杠副、静压导轨、直线滚动导轨、磁浮导轨等部件,提高了C系统的控制精度,应用了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而且也在于使用了各种误差补偿技术,如丝杠螺距

11、误差补偿、刀具误差补偿、热变形误差补偿、空间误差综合补偿等等。在加工速度方面,如今的数控机床普遍是高速加工,高速加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电主轴和直线电机的应用为特征,使主轴转速大大提高,进给速度达60mmin以上,进给加速度和减速度达到1-2g以上,主轴转速达100000r/min以上。高速进给要求数控系统的运算速度快、采样周期短,还要求数控系统具有足够的超前路径加减速优化预处理能力,有些系统可提前处理5000个程序段。为保证加工速度,高档数控系统可在每秒内进展2000-10000次进给速度的改变。另一方面,运算速度的高速化也为数控机床增添了动力:微处理器的迅速开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

12、度方向开展提供了保障,开发出CPU已开展到32位以与64位的数控系统,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由于运算速度的极大提高,使得当分辨率为0.1m、0.01m时仍能获得高达24240m/min的进给速度。2.3向柔性化、功能集成化方向开展数控机床在提高单机柔性化的同时,朝单元柔性化和系统化方向开展,如出现了数控多轴加工中心、换刀换箱式加工中心等具有柔性的高效加工设备;出现了由多台数控机床组成底层加工设备的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加工线。在现代数控机床上,自动换刀装置、自动工作台交换装置等已成为根本装置。随着数控机床向柔性化方向的开展,功能集成化更多地表现在:工件自动装卸,工件自动定位,刀具自动对刀,工件自动测量与补偿,集钻、车、镗、铣、磨为一体的“万能加工和集装卸、加工、测量为一体的“完整加工等。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渗透和开展,数控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开展。在新一代的数控系统中,由于采用“进化计算、“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控制机理,性能大大提高,具有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负载自动识别、工艺参数自生成、运动参数动态补偿、智能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