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周围血管疾病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75862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周围血管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周围血管疾病(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围血管疾病核心内容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疾病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共有)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是高危因素。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临床表现(2)疼痛: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病变在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3)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4)其他: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

2、。核心临床表现小结溃疡坏疽间歇性跛行肢体疼痛动脉波动减弱皮温减低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X线平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确定诊断及选择术式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鉴别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年龄多见于45岁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无常见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常见常无受累血管大、中动脉中、小动

3、静脉其他部位动脉病变多见无受累动脉钙化可见无动脉造影广泛性不规则狭窄和节段性闭塞,硬化动脉扩张、扭曲 节段性闭塞,病变近、远侧血管壁光滑治疗对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症状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 降低血脂和血压,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有:减轻体重,禁烟和适当活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烟酸肌醇酯、前列腺素和妥拉唑林等。2.手术治疗(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2)内膜剥脱术:主要适用于短段的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者。剥除病变段动脉增厚的内膜、粥样斑块及继发血栓,不需要置入人工血管且无感染危险。(3)旁路转流术:采用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于闭塞段近、远端

4、之间做搭桥转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病因与病理1.病因外来因素:吸烟、寒冷与潮湿、慢性损伤和感染。吸烟是参与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戒烟可使病情缓解,再度吸烟病情常复发。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此外免疫功能紊乱在本病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男,吸烟10年,近2月双下肢出现间歇性跛行,伴患肢怕冷、麻木、刺痛,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关于该疾病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年龄在2545岁间,病程缓慢B.发病后戒烟对治疗帮助不大C.多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D.出现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E.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见的早期症状

5、答疑编号70037212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2.病理始于中小动脉,然后累及静脉,由远端向近端进展。下肢多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两段之间血管相对正常。活动期为血管全层非化脓性炎症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动脉周围广泛纤维组织形成,常包埋静脉和神经。虽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因而神经、肌和骨骼等均可出现缺血性改变。受累静脉的病理变化与动脉大体相同。节段性分布远端向近端进展(二)临床表现和分期1.临床表现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感觉异常;患肢疼痛,早期血管壁炎症刺激末梢神经,后因缺血性疼痛,即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

6、障碍。严重者,患肢末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坏疽;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出现复发性游走性浅静脉炎。核心临床表现小结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特征是A.没有间歇性跛行B.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C.累及内脏D.肢体皮肤正常E.与酒精中毒有关答疑编号70037212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分期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自觉症状,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较低,色泽较苍白,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9。患肢已有局限性动脉狭窄病变。期:以患肢活动后出现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分为:a200m;b200m。患肢皮温降低、色泽苍白更为明显。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下肢动脉

7、狭窄的程度与范围较期严重,肢体依靠侧支代偿而保持存活。期: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剧烈持续,夜间更甚,除期所有症状加重外,趾(指)腹色泽暗红,可伴有肢体远侧水肿。组织濒临坏死。期:加重,患肢除静息痛外,出现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或缺血性溃疡。如果继发感染,干性坏疽转为湿性坏疽,出现全身毒血症状。病变动脉完全闭塞,踝肱指数0.3。分期,核心知识点症状动脉搏动组织一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减弱开始缺血二期活动后间歇性跛行消失缺血加重三期静息痛消失濒死四期坏疽消失坏死无,间,静,坏以缺血性静息痛为主要症状时,提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分期是A.期B.期C.A期D.B期E.期答疑编号700372120103

8、: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诊断要点:大多数患者为青壮年男性,多数有吸烟嗜好;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症状;有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史;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一般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易致动脉硬化的因素。男,40岁,3年前出现左下肢行走10余分钟后胀痛。休息片刻缓解,再行走后疼痛又出现。吸烟史,发病前半年左足部外伤已治愈,体格检查:左下肢皮色较苍白,左足背动脉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是A.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C.雷诺病D.多发性大动脉炎E.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答疑编号7003721201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

9、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皮肤温度测定。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肤温度相差2以上;患肢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扪及;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试验阳性者,提示患肢有严重供血不足。(让患者抬高下肢80度,1分钟后下肢皮肤苍白,再让其下肢垂于床沿,大约1分钟后下肢皮肤颜色方恢复正常 )患者右下肢疼痛1年。让其抬高右下肢80度,1分钟后下肢皮肤苍白,再让其下肢垂于床沿,大约1分钟后下肢皮肤颜色方恢复正常。该检查结果提示A.Buerger试验阳性B.下肢静脉通畅度(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C.大隐静脉瓣膜和小腿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Perthes)试验阳性D.Prant试验阳性E.Lasegue

10、试验阳性答疑编号700372120105: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2)特殊检查:肢体血流图:利用容积描记仪测定并记录搏动血流量;血流波形平坦或消失,表示血流量明显减少,动脉严重狭窄。超声多普勒检查: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可显示动脉的形态、直径和流速等。动脉造影:患肢中小动脉多节段狭窄或闭塞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X线征象。最常累及小腿的3支主干动脉(胫前、胫后及腓动脉)后期可以波及腘动脉和股动脉。动脉滋养血管显影,形如细弹簧状,沿闭塞动脉延伸,是重要的侧支动脉,也是本病的特殊征象。动脉造影:可见受累血管狭窄或中断,周围有侧枝血管,而近、远端血管正常,即呈节段性改变。动脉造影直观、可靠,为确诊和手

11、术提供依据,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检查与诊断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A.肢体位置试验B.静脉注射20%硫酸镁10ml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D.行交感神经阻滞E.行动脉造影答疑编号700372120106: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鉴别诊断:(1)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2)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活动期常有红细胞沉降率增速,免疫球蛋白升高;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开口处狭窄或阻塞。(3)糖尿病足:由糖尿病造成的肢体坏疽,都有糖尿病史及其临床表现(四)预防与治疗一般疗法: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疼痛严

12、重者,可用止痛剂及镇静剂。患肢应进行适度锻炼,以利于促使侧支循环建立1.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a,前列腺素E1;b,受体阻滞剂和受体兴奋剂,如妥拉唑林等;C,硫酸镁溶液,有较好的扩血管作用;d,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黏度,对抗血小板聚集。抗生素:并发溃疡感染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2.高压氧疗法3.手术疗法(1)腰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腘动脉远侧动脉狭窄的患者。切除范围应包括同侧2、3、4腰交感神经节和神经链,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2)动脉重建术:手术方法有两种:旁路转流术血栓内膜剥脱术。对于

13、动脉广泛性闭塞,即腘动脉远侧三支动脉均已闭塞时,可试用以下术式:大网膜移植术;分期动、静脉转流术。4.创面处理 干性坏疽创面,应予消毒包扎,预防继发感染。感染创面可做湿敷处理。组织坏死已有明确界限者,或严重感染引起毒血症的,需做截肢(趾、指)术。下肢静脉疾病下肢静脉解剖及生理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解剖及生理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肌关节泵其他因素:胸腔吸气期与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腹腔内压升高及动脉搏动压力向邻近静脉传递。静脉瓣膜解剖结构静脉曲张分类原发性(单纯性):深静脉正常继发性:深静脉病变或动静脉瘘的合并症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1.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