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55171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人民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测试1.阅读下表: 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时期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1850-1879721549表1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A外国资本主

2、义经济入侵 B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业分离C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D中国社会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市场上,棉纺织品始终是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棉纺织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洋布倾销遭到传统手工业的抵制C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4.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A我国传统商业受

3、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5.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A B C D6.下图中的第一个下降期说明了近代中国工业品批发

4、物价指数的周期性波动曲线图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B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C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大衰退D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加剧7.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我们获得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A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D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8.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新旧交融9.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

5、-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A批判了洋务运动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 D体现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10.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11.1911年10月12日,武昌

6、街头出现了一则公告: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关闭店铺者,斩。繁荣商业者,奖。这则公告体现了A清政府的“求富”新政 B湖北军政府的重商政策C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实业措施 D南京国民政府的倡导国货运动12.民国年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据此,民国经济立法的特点不包括A自由平等 B注重民意 C中西结合 D领域广泛1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

7、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14.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巾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8、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15.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 B C D16.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

9、业被日本整体吞并17.对导致下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 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 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18.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处的初衷应该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晴的留学热潮第二次民国

10、初期的留学热潮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19.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20.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

11、。到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21.中华民国十一年通商海关各口全年贸易总论载:“厦门一口,本年年船运之利便,人为加增,进口贸易,精神焕发,其由外国进口者尤甚,美国面粉,与上海厂家所出面粉为敌,已操胜算,故上海面粉,进口锐减。”该材料可以反映A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厦门对进口面粉的依赖减弱C上海航运业落后于厦门 D上海面粉行业受到美国冲击22

12、.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23.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

13、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24.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25.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国民相互在对方国家享有居住、旅行、经商、租赁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权利;在进出口贸易中享有平等的税率;双方军舰可以在对方口岸、领水内自由航行。以下对该条约性质的判断,最恰当的是A是不平等条约,因为奉行强权政治的美国不会履行条约义务B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规定了中美两国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C是不平等条约,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落后于美国D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6.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18分)材料一: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机26.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材料三: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