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复习全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404717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复习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复习全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伤寒论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1. 现在最通用的伤寒论版本是 宋本 2. 太阳病与阳明病同时出现的称 合病 3. 太阳病证未解又出现阳明病证的称 并病4. 外感病起病即表现为三阴病的称 直中5. 太阳提纲不包括以下哪项 发热6. 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 风寒外束,卫闭营郁7.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证候 发热,头项强痛,汗出恶风,脉浮缓8. 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证候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9. 太阳病的治疗总则是 辛温发汗解表10. 太阳病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翕翕发热11. 以下哪项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12. 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制是 风寒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守13.

2、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14. 太阳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桂枝加附子汤15. 哪项不属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主证 心烦16. 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的兼证 桂枝加芍药汤17. 桂枝加根汤证的治法是 解肌祛风,升津舒经18. 桂枝新加汤证身疼痛的病机 气营不足,筋脉失养19.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的治疗方剂是 桂枝去芍药汤20. 桂枝加根汤主治 太阳中风,经输不利21.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宜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22. 桂枝加附子汤证“小便难”的病机是 过汗伤阴损阳,气化不利, 化源不足23. 桂枝新加汤中,芍药和生的用量是 芍药4两,生4两24. 下列病证,属“桂枝汤主

3、之”的是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25. 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明述 头痛26. 伤寒表实证的病机为 风寒束表,卫闭营郁27.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治宜 根汤28. 太阳伤寒兼热,治宜 大青龙汤29. 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不汗出而烦躁30. 太阳伤寒兼水饮,治宜 小青龙汤31. 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病机 表闭阳郁,郁热扰32. 依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麻黄禁例 酒客33. 哪项不为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所共有 无汗34. 根汤的药物组成 桂枝汤+麻黄、根35. 服桂枝汤后“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治宜 桂枝二麻黄一汤36.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治法为 微

4、发其汗兼清里热37.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38.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 四逆汤39. 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 栀子豉汤40. 栀子豉汤证的“虚烦”是 无形邪热,所致心烦41. 治热扰胸膈兼腹满证的主方是 栀子厚朴汤42. 根据伤寒原文,麻杏甘石汤证的证候特点 汗出而喘,无大热43. 下列除何方外均有表里双解的作用 AA麻杏甘石 B五苓散 C大青龙 D小青龙 E根芩连汤44. 根芩连汤中“下利”的机制是 太阳中风误下,里热挟表邪,迫肠道45. 患者某,女,25,初患太阳病,经某医给桂枝汤,附后周身大汗出,旋即口渴殊甚,脉象洪大,舌质红,苔黄,体

5、温增高,可以何方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46. 患者某,男,24岁,发热恶寒汗出3天,经某医给桂枝汤,恶寒消失,但发热仍在,旋即出现气喘,汗出,咳嗽黄痰,舌质红,脉数而大,可以何方主治 麻杏甘石汤47. 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是 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4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脾虚而饮停中焦49. 太阳病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治疗方剂 桂枝甘草汤50. 原文见“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应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1. 苓桂术甘汤证症状可见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迟52. 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的目的 通心阳而平冲逆53. 真武汤证“有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

6、辟地”,其中“身瞤动,振振欲辟地”的病机 阳虚失于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54. 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证 脾虚气滞腹胀证55. 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56.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其治疗方剂是 茯苓四逆汤57. 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 伤寒心动悸,脉结代58. 真武汤的方药组成 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59. 小建中汤有“心中悸而烦”其病机为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60. 以下不是炙甘草汤方药组成的是 白术,芍药61. 下列各项症状,不属于干附子汤证的是 心下悸6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脉沉紧63. 王某,男,40,自述心悸而痛,

7、喜按,多天来服许多止痛药无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脉微缓,苔白滑,临证辩证当是 桂枝甘草汤证64. 邓某,女,39岁,近日时有气痛,自脐下少腹起,上冲到心,顷止,己而复作,夜间尤甚,舌苔白滑,脉沉迟,临床辩证是 桂枝加桂汤65. 某,女,47岁,患风心病数年,近日心慌,心中悸动不安,舌苔薄白,脉结代,临床最佳辩证为 炙甘草汤证66. 黄连汤证为 上热下寒证67. 蓄水证的治法为 通阳化气行水,外散风寒68. 水逆证治疗用 五苓散69. 蓄血轻症中神志方面的表现为 其人如狂70. 抵当汤的治法为 破瘀泻热71. 蓄血证病势较缓应用 抵当丸72. 抵当汤的主证中哪项是错误的 小便不利73. 大

8、陷胸丸的药物组成 大陷胸汤+葶苈子、杏仁、白蜜74. 原文“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75. 小陷胸汤证的治法为 清热涤痰开结76. 痞证的特点是 心下痞,按之濡77. 证见“心下痞,按之柔软而不痛不硬,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治宜 大黄黄连泻心汤78.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方法为 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渍,附子另煮,取汁79. 证见“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治宜 旋复代赭汤80. 甘草泻心汤证的治法为 和胃补中,消痞止利81.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泻心汤的主治 干嗳食臭82. 原文“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治宜 生泻心汤8

9、3. 治疗饮停胸胁的主方为 十枣汤84. 具有发汗解表,升津止利功效的代表方剂是 根汤85. 黄芩汤适用于 少阳邪热迫肠道而致的下利86. 阳明病提纲中“胃家实”中胃家指 胃肠87. 阳明病的“汗出濈濈然”是指 汗出连绵不断88. 柯韵伯所指“阳明起手三证”的三证是 栀子豉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89. 白虎汤证的主脉 浮滑90. 白虎加人参汤证“背微恶寒”的病机 津气两伤,汗出肌疏91. 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主治方为 白虎加人参汤92. 猪苓汤的使用禁忌是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93. 阳明热证与阳明腑实证的鉴别要点 大便硬结的有无94. 下列症状,一般不属于阳明实证的是 呕多95.

10、伤寒论所述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 脉滑而疾96. 下列何方无大黄芒硝的配伍 小承气汤97. 下列何证无腹满的表现 麻子仁丸证98. 脾约证的病机特点为 胃强脾弱99. 大黄在大承气汤中正确的用法为 先煮枳朴,去滓后下大黄100. 茵蒿汤证的治法是 清热利湿退黄101. 栀子柏皮汤的药物组成 栀黄柏皮炙甘草102. 湿热发黄兼表证的主要方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03. 不属于茵蒿汤证的主治是 全身无汗104. 栀子柏皮汤证,处身热发黄的症状外,还当有 胸中懊恼,口渴,舌红,苔黄105. “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属于下列哪个汤证的治法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106. 少阳病出现目眩的病机 胆火循经,上扰清窍1

11、07. 小柴胡汤证的主证中没有哪个 胁下硬满108. 少阳病喜呕的病机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109. 下列何项不是小柴胡汤的或然证 或喘110. 下列要求“去滓再煎”的方剂为 小柴胡汤111.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一证”是指 小柴胡汤主证之一或部分主证112. 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但见一症”的理解,较为合适的是 只需见到少阳部分主证113. “往来寒热”意指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114. 下列何证无心下痞与下利的表现 柴胡加芒硝汤证115. 大柴胡汤主治下列哪种病症 少阳阳明合病116. 下列何方无桂枝与茯苓的配伍 柴胡桂枝干汤117. 柴胡桂枝干汤证的

12、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呕而不渴118. 下列何证无小便不利与口渴的表现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119. 下列处何证外均可出现“谵语”一证 大柴胡汤120.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后,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主要特征的治宜 大柴胡汤121. 下列诸项除何项外,均可见到“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122. 不适于治疗少阳兼变证的方剂为 黄连汤123. 下列何项不属于太阴病提纲证 胸下结硬124. 太阴病的治法 温阳补中,健脾益气125. 辨少阳寒化证病机的关键 心肾阳虚126. 下列何证可见“身反不恶寒”通脉四逆汤127.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物组成相同,其不同是通脉四逆汤中 附子干用量较大128. 下列

13、诸证中不属于四逆汤证的是 似睡非睡129. 白虎汤与四逆汤的区别在于 面赤与否130. 下列何方不属于四逆汤类方 四逆散131. 具有温阳化湿,祛寒止痛功效的方剂是 附子汤132. 桃花汤证下利的特点是 脓血夹杂,色暗,腥133. 通脉四逆汤证可见“利止脉不出”者,其“利止”的机制为 阳气大虚,阴津枯竭134. 黄连阿胶汤证中“心烦不得卧”的机制 肾水不足,心火亢盛135. 猪苓汤证中“心烦不得眠”的机制 阴虚有热,热桡神明136. 某,男,50岁,素体畏冷,近日沐浴感寒,症见咳嗽咳痰清涕,发热恶寒,手足欠温,身倦乏力,曾服解表药诸证有增无减,舌苔薄白,脉沉迟,方用 麻黄细辛附子汤137. 下

14、列何证无手足厥逆的表现 真武汤138. 阳郁四逆证的主治方是 四逆散139. 下列方剂中甘草生用的是 桔梗汤140.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症状的病理机制 胃中有热,脾虚肠寒141. 病人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又烦,为下列那方证的辩证要点 乌梅丸证142. 乌梅丸中需用醋制的药物为 乌梅143. 干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的治疗原则是 清胃温脾144. 乌梅丸主治 蛔厥145.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 当归四逆汤主之146. 当归四逆汤证的脉象特点 脉细欲绝147. 病“干呕,吐涎沫,头痛”治用 吴茱萸汤148. 病“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列最适宜应用的方剂 白头翁汤149. 伤寒,脉滑而厥者 白虎汤主之150. 瓜蒂散主治 痰厥151. 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特点为 病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二、多项选择1. 著伤寒杂病论参考撰用的著作有:素问 九卷 81难 阴阳大论 胎胪薄录2. 广义伤寒包括:中风 伤寒 湿温 热病 温病3. 六经传变与否取决于以下因素:正气盛衰 邪气轻重 治疗当否4.伤寒论中包含的治法有: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相同的证状有:发热头痛 恶寒 脉浮6.太阳中风证的主证是:发热 头痛 脉浮缓 汗出 鼻鸣干呕太阳伤寒证的主证是:发热恶寒 头项强疼 脉浮紧 身痛8太阳病传变的脉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